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文章来源:Mangal K. The long-run costs of highly competitive exams for government job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24: 103331.
我关注到这篇文章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抓人眼球的研究主题“考公的长期成本”,一个是作者亮眼的“独立研究者”的身份。Mangal长期关注的议题是通过择优考试进行的政府职位竞争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这篇文章正是Mangal在哈佛大学攻读公共政策博士学位以及2021-2023年在阿齐姆普莱姆基大学担任博士后期间独立完成的。
那么,作为极少数以独立研究者身份在JDE上独作发表的文章有何特别之处?这篇文章揭示的考公大军面临的成本究竟是什么?在竞争激烈的考公中失败后有何长期成本?且看下文分析。
全球约有80%的国家采用择优考试来选拔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了提升考公的竞争力,考生可能会选择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全职备考学习,这无疑会带来极高的备考成本。备考对于考生而言是一个长期的人力投资,由于准备考试造成的以及未被选中的心理和社会成本可能会产生长期的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那么,这场考公的competition究竟是鼓励考生提升自身能力,还是在备考方面的投资会给未能被选中的考生带来负担?目前,考公对于考生的净效应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该文通过研究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部分公共部门招聘冻结(hiring freeze)对男性大学毕业生的影响来回答这个问题。2001-2006年期间,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出人意料地实施了部分岗位的招聘冻结,导致受该政策影响的政府部门的职位空缺减少了86%。作者采用家庭调查数据、政府报告以及泰米尔纳德邦公共服务委员会(TNPSC)的行政数据,使用Arkhangelsky等(2021)提出的合成DID估计量,评估了招聘冻结的冲击对剩余职位的竞争程度的影响,以及招聘冻结对面临更激烈竞争的考生在短期和长期的作用。
(1)招聘冻结导致剩余职位的竞争加剧。尽管职位空缺急剧下降,但申请人数并没有下降。因此,以每个职位空缺的申请人数量衡量的竞争在招聘冻结期间跃升了约390%。
(2)候选人通过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在招聘冻结期间,年轻男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了约8个百分点(17%)。受影响的男性群体没有从事公共部门以外的工作,而是失业或者继续研究生的学业。
(3)在招聘冻结期间,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工资率仍在增加,表明考生决定坚持准备考公的决定导致劳动力的供给减少,因此劳动力工资上升。
(4)在招聘冻结结束十年后,受影响最严重的男性群体显示出长期社会和经济创伤的迹象。这些男性群体结婚更晚,因为长期失业因而对家庭消费的贡献减少,并且未来失业的可能性更大。
(5)为了应对补偿家庭中考生的收入下降带来的财务冲击,其他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供应显著增加,家庭中的老人会选择延迟退休。
(6)随着选拔过程的竞争日益激烈,具有理科背景的学生在印度公共部门招聘考试的成功候选人中占据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政府职位的竞争既可以改变劳动力市场结构,又会对未被选中的候选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该文的结果证实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担忧:待遇丰厚的公务员岗位会使人们转向无益的考试准备。
(1)招聘冻结政策
在2001年11月至2006年7月期间,泰米尔纳德邦政府暂停了大多数“非必要职位”的招聘。医生、警察局和教师被明确豁免于招聘冻结(这些被称为豁免职位)。受影响的职位主要是非专业的行政职位(如“科员”或“初级助理”)。所有受招聘冻结影响的职位均由一个名为泰米尔纳德邦公共服务委员会(TNPSC)的政府机构招聘。这些职位是通过“集体招聘”的形式来招聘的,也就是所有的职位通过一次考试来统一招聘(类似于中国的国考和省考)。在冻结时期,集体招聘占所有职位空缺的80%,约占所有职位申请的93%。
非常合理的对照组和处理组划分依据在于:导致泰米尔纳德邦冻结招聘的重要原因是1990年代以来一系列公务员加薪引发的财政危机,而其他州同一个时间也经历了财政危机,但是并没有实施类似的严重招聘冻结,因此不包括泰米尔纳德邦的其他州可以作为非常合理的对照组。
上图展示了职位空缺的数量以及招聘数量。在招聘冻结期间,平均职位空缺数量下降了约86%,招聘数量从平均每年37人下降到总共9人。在解除招聘冻结后,政府继续对受影响的职位进行大量招聘,但职位空缺水平反弹到甚至略高于招聘冻结开始前的水平。但是,相对于劳动力的整体规模,因冻结而被取消的职位空缺数量很少,仅占所有职位数量的0.6%。因此,职位空缺的下降对总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谁受到了招聘冻结的影响?
作者认为该州的男性大学毕业生最容易受到招聘冻结的影响。
第一,TNPSC收到的来自州外的申请很少(2019年不足1%),可以合理地预期招聘冻结的影响局限于该州。
第二,公务员考试有几个资格要求。对于入门级职位,候选人必须年满18岁,并且必须至少接受过10年级标准教育。更高级别的职位需要大学学位,或者拥有特定领域的学位。
第三,不同年龄和教育水平的申请率存在很大差异。下图绘制了2013财年进行的集体招聘中是否为男性的申请率。可以发现两个事实,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申请率最高,且申请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所以年轻的男性大学毕业生可以视作是最容易受到招聘冻结影响的群体。
招聘冻结对考生选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作者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三个可能的影响机制。考生作出备考的决定是一个动态优化问题。在每个时期t,考生决定在备考上投资多少(s_t),因此s_t的值越高,考生就业的可能性越小,准备考试的可能性越大。考生的优化问题可以写成:
其中s_t-1=(0,1,...,-1)是备考的历史;g是政府工作的价值回报;p表示候选人对上岸概率的信念;c是备考成本,c_t(0)=-w_t,w_t是选择其他工作的工资率。因此,只要选择其他工作的薪资小于考生备考的收益,考生就会选择继续备考,即满足下列等式:
其中s*_t是最佳学习努力水平,V_t+1是当前投资决策的未来价值。当职位空缺的数量受到冲击时,考生可能会减少考试准备(s_t下降)。但招聘冻结也可能影响备考的边际回报率p_t或V_t+1(增加),从而鼓励考生在备考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
因此,招聘冻结对于考生备考的决策可能有如下三个影响机制:(1)职位空缺的减少可以增加那些认为自己处于边缘地位的考生的备考回报,候选人的信念越过于乐观,这种影响就越大。(2)招聘冻结使得考生缺乏考试的反馈,可能导致考生过于乐观的信念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备考时间更长。(3)由于招聘冻结的时间长度不确定,因此持续学习是有利的策略,能使得考生在招聘冻结结束时保持竞争力。
由此看来,申请人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现在和未来被选中可能性的信念。现实中,候选人往往对被选中的可能性持严重过度乐观的信念(近期TNPSC候选人样本的调查数据显示,他们相信大约50%的候选人会在下一次尝试中取得成功,而真实数字接近0.1%),可能有足够多的候选人认为位于上岸的边缘,以至于对招聘冻结的反应可能会影响劳动力市场总量。
(1)实证设计
首先,作者先考察了招聘冻结对于剩余职位竞争程度的影响。数据来源于1992-2009年TNPSC发布的年度报告,该报告显示了通知的日期、职位类型、通知的职位空缺数量和收到的申请数量。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y是申请数量,Freeze表示通知日期是否发生在招聘冻结时期的虚拟变量,After表示通知日期是否发生在招聘冻结结束之后。
(2)结果分析
表1的第1列显示,与招聘冻结前相比,政府在冻结期间提供的职位空缺减少了约-72%(exp(-1.256)-1),然而申请量却增加了约10%(第2列)。由于申请量增加而职位空缺率急剧下降,因此在招聘冻结期间,竞争水平急剧增加。第3列显示,与招聘冻结前相比,在冻结期间发布的职位每个职位空缺吸引的申请数量多了390%。
(1)实证设计
招聘冻结对劳动力供应有何影响?作者采用1993/1994年至2005/2006年(即第50轮和第62轮之间)进行的所有轮次的全国抽样调查(NSS)提供的就业情况数据解答了这一问题。劳动力的就业状态有就业、失业或退出劳动力市场三种。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又可以细分为(1)仍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2)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由于年轻的男性大学毕业生在所有年龄和教育水平中的申请率最高,因此分析样本主要包括20至24岁的男性大学毕业生。
作者采用Arkhangelsky等(2021)提出的did估计量来估计招聘冻结对年轻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影响:
其中,下标s(i)和t(i)分别引用该观测值的状态和所处的NSS轮次,TN是泰米尔纳德邦的虚拟变量,X变量是一系列的控制变量。
(2)结果分析
表2中的数据表明,在招聘冻结的5年期间,就业率平均下降了7.9%。同时,失业率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率都在增加,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
(3)稳健性检验
该识别的主要挑战是,对就业情况的影响也可能是招聘冻结之外的同期冲击驱动的,因此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招聘冻结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在此期间内最有可能申请政府工作的人群。第二,关注招聘冻结对工资率的影响,如果观察到招聘冻结显著提升了工资率,那么表明招聘冻结主要影响了劳动力供应,而非劳动力需求。
A.异质性分析
作者采用两种方法证实了更有可能申请政府工作的群体更有可能受到招聘冻结的影响。第一,低于10年标准教育的个人不允许申请TNPSC工作,因此预期对满足10年标准教育的申请者影响更大。第二,采用符合申请资格的人群中招聘冻结风险敞口的变化。年龄较大的群体应该较少受到招聘冻结的影响,因此作者将申请者分为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两个群体。高暴露组由预计在招聘冻结期间完成本科学位的候选人组成,即他们在2001年的年龄在17至21岁(含)之间,低曝光率组由剩下的五个年龄较大的队列组成。
表3的面板A显示,招聘冻结的影响完全集中在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身上,那些不符合资格的人的就业状况几乎没有变化;面板B显示,对于暴露程度更高的年轻群体,影响要大得多。
B.对工资率的影响
如果就业人数的减少反映了总劳动力供应的减少,那么可以预计劳动力市场中剩余参与者的工资会有所增加。相反,如果就业人数的减少反映了总劳动力需求的下降,那么工资应该会下降。对此,作者采用(1)来自NSS的收入数据;(2)用每周收入除以每周工作天数来计算工资率;(3)使用世界银行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时间序列将收入从名义值转换为实际值;(4)为了考虑对不符合申请考试资格的劳动力产生溢出效应的可能性,按照教育水平分别进行回归;(5)衡量对广延边际的影响,即过去一周劳动天数为0的劳动力所占的比例。
表4显示,招聘冻结增加了所有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实际工资(面板A第1列),但该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招聘冻结期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日工资率会增加(面板B第1列),但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的影响很小(面板C和D第1列)。在已经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找到有薪资的工作的人数净增加(面板B第3列)。总体而言,招聘冻结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这说明招聘冻结会导致劳动力供应的减少。
前述结果表明,考生对对招聘冻结的反应是继续准备考试,那么继续备考的策略会带来怎样的长期后果呢?
作者使用了来自消费者金字塔家庭调查(CPHS)的数据。CPHS是由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收集的印度家庭小组调查。作者采用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的所有调查,同样将样本限制在受过大学教育的男性群体,主要关注招聘冻结对五组变量的影响:获得政府工作、私营部门的职业选择、收入和支出、家庭劳动力供应和家庭的构建。
由于估计长期影响的年份不包括在招聘冻结之前的日期(均在2006年之后),所以没有办法直接划分处理组和对照组。作者采用一个间接的划分方式:通过划分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把更容易受到招聘冻结冲击的年轻群体作为处理组,把不易受到招聘冻结冲击的老年群体作为对照组。对于年轻群体,把当时在校的即将毕业生群体作为高暴露组,把已毕业的群体作为低暴露组。
(1)基本结果
面板A显示,高暴露群体中的男性获得任何政府工作的可能性要低约5%。但是对于低暴露群体的影响虽然也是负但并不显著。
面板B-D估计对各种子样本的影响。C组包括至少有10年教育年限但却没有大学毕业的人。D组仅包括标准学位低于10年教育年限且没有资格申请政府考试的个人。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前一周的有薪劳动总收入除以工作天数。
对于没有成功考公上岸的求职者,他们主要转向从事了和商业相关的私营部门的工作(面板B)。此外,受到招聘冻结影响的群体的家庭成员的消费会降低约10%(面板C)。为了应对受到招聘冻结影响的男性收入下降带来的家庭财务冲击,其他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供应显著增加,并且家庭中继续工作的老人比例显著增加,表明老人会选择延迟退休来补偿更多劳动力收入下降的损失(面板D)。最后,高暴露群体中受到影响的男性群体成为家庭户主,以及组建家庭的可能性更小(面板E)。
(2)谁更有机会上岸?
招聘冻结带来的长期影响主要是未能上岸的失败考生驱动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当考公竞争更加激烈时,哪种类型的考生更有机会上岸?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分析了上岸考生的教育背景如何因招聘冻结而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