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奕超
我为今年十一买了去西安的机票,从上海出发,一号去,七号返。只订了第一天晚上的青旅,剩下的日子里,没有任何计划。
因为太想离开粘腻潮湿的江浙沪地区,想感受粗砺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一大口一大口吃掉淋着辣油的面,走过可能几年前曾经挖出过夏商周器皿的马路。
(图:Daisy)
我刚过25岁生日,是三明治的全职员工兼作者之一。
12岁以前,我生活在广东潮汕地区的一个县;12岁到18岁,我在广东惠州学会了一口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大学四年,我在青岛学新闻学(中间还出了点理科转专业读文科的小波折);大学毕业,我去了北京;去年,我来了上海。
所以,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经常按需取用,需要夸自己热爱烹饪,品味不凡,温柔善良,就说自己是潮汕人;说自己爱吃辣的时候,就说自己是潮汕的叛徒;想夸自己性格直爽,就说我是东北人;不喜欢上海下雨,就说哎还是我们老家北方好......
平时我爱看书看展,听电音和摇滚,除了写作和瞎侃之外,暂时没有一项技能可以傍身。最近我走在人群里回头率稍微有点高,因为我把头发染成了这样:
哦对了,我还是西安舍友。我在北京的舍友 Luka 是土生土长在西安的女娃娃,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又去英国读了博物馆学以后,她回到北京。两年多里,我们一起逛画廊,去看Live,逛胡同,听电子音乐。
从她那里,我知道西安除了输入法打不出来的biang biang面,还有无数我记不住名字的面食;油泼辣子是每个西安女娃的必备技能;西安有郑钧、张楚、马飞、红花会......
去年我结束了和Luka的同居生活,离开北京,来到湿漉漉的上海,加入三明治。敲下这段文字时,外面还下着雨。
这两天我常在想,或许西安的风并不粗砺,毕竟杨贵妃有着凝脂般的肌肤。当年她吃的荔枝,应该是从我的家乡广东运过去的。很快我将把自己运过去,打破想象,用自己的视觉和触觉去了解那里的人,尝尝那里的食物。
很可惜,这次我去西安,Luka不在。也好,没有计划,也没有“地陪”,我把自己空投到古城的土地上,期待用一颗真心和一杯酒,听陌生的朋友你,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恰好10月3号在西安,恰好想和一个陌生人喝一次酒,聊聊自己的故事,欢迎你来参加这次的“陌生人对话”活动。
我将邀请5位左右生活在西安的陌生人朋友,以特别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从西安回来后,我会为中国三明治“在地计划”完成一篇文章,写写自己眼中的西安,和与我分享故事的你们。
点击下图,阅读我为“在地计划”写的南宁:
《在南宁,说白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 三明治在地计划》
期待和你见面。
时间:
2017年10月3日晚19:30-22:00
地点:
西安市区某酒吧
(毕竟我连去西安住哪儿都不知道。放心,到时就知道了)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链接。人数有限,以收到回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