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财经韬略(ID:tttmoney8); 作者:韬略哥
过去两三个月,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
楼市调控升级了,开发商发债被收紧了,从银行获取房贷越来越困难了,央行加息了,房贷优惠取消了、利率上升了,很多城市的成交量下降了,新房价格环比下跌……
总之,炒房者快要完蛋了,楼市的冬天即将到来了。楼市的冬天,就是实体经济的春天,就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春天。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一直缺乏有效的数据来验证。即便是有,有人也会说:房屋交易有一个过程,数据会滞后至少1个月。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所以,楼市降温仍然很难验证。
这两天,央行公布了截至5月末的贷款数据。按照楼市成交的一般手续,这个数据至少反映了4月末之前的市场状况,因此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下面让我们看看自2016年10月以来,住户贷款增量占人民币新增贷款的比例。一般来说,住户贷款可以看做是房贷。这很好理解,你的亲朋好友里,有几个人会在买车、装修、买家电的时候做消费贷款?居民家庭的贷款,基本上就是房贷,即便是有所谓的“装修贷款”,也往往是掩人耳目的“首付贷”。
时间 | 新增人民币贷款 (万亿元) | 新增住户贷款 (亿元) | 住户贷款占比 |
2016年10月 | 0.651 | 4331 | 66% |
2016年11月 | 0.795 | 6796 | 86% |
2016年12月 | 1.04 | 4973 | 47% |
2017年1月
| 2.03 | 7521 | 37% |
2017年2月 | 1.17 | 3002 | 26% |
2017年3月 | 1.02 | 7997 | 78% |
2017年4月 | 1.10 | 5710 | 52% |
2017年5月 | 1.11 | 6106 | 55% |
可以看出,个人房贷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在去年10月、11月是非常高的。按照滞后一个月来分析,则2016年11月的占比86%,显然发生在楼市调控全面收紧的“十月新政”前后。说明有大量成交,被地方政府认定在新政之前,给予了放行。
接下来的三个月,房贷比例急剧下降,占比分别是47%、37%、26%,俨然一副浪子回头的样子。仿佛从此以后,中国经济就要告别房地产依赖了。
结果,到了2017年3月末,数据大幅反弹。我估计,房贷数据之所以在一季度末大幅反弹,可能是1月和2月隐藏的数据,当时为了给上面看故意做出来的。到了季度末,各种考核比较严厉,这时候隐瞒不住了。所以,出现了单月数据的飙升。
平均计算,2017年一季度,房贷占新增贷款的比例是43.8%。
好了,一季度是43.8%,四月是52%,5月是55%。我们看到,房贷占比开始卷土重来。事实上,春节之后以北京为首的中心城市的确再次收紧了楼市,这反弹的数据是从何而来的呢?
只能是三四线城市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恰恰是在过去几个月渐入佳境的。你看看碧桂园的销售收入,以及股价走势图就明白了。碧桂园,就是“三四线楼市之王”。
所以,中国楼市的真相是这样的:
1、大城市的楼市的确在降温,二手房成交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至于新房价格走低,则完全是政府控制的结果,主要是通过不发预售证的方式,逼迫开发商降价。
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城市的楼市已经开始入冬。但这种情况是不稳定的,随时可能出现反弹。在中心城市,居民购房的热情和恐慌已经被激发出来,想真的“凉透”,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以及调控政策的坚持不动摇。
2、众多三四五线城市,政府仍然在鼓励买房,甚至给予各种财政补贴、入户便利,棚改则只拆不建、发放购房券等。所以,在中东部“市区人口有增量”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了普遍上涨,吸引了炒房资金的流入。
最近几个月,房贷占比的再次上升,更多的是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结果。
鉴于房贷占新增贷款比例再次回升到55%以上,我们只能认为: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看来真的是“斩不断、理还乱”。
三四线城市房价大涨,对中国经济的杀伤力可能比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涨还要大。中心城市房价大涨,不会传递错误的市场信号,带来的新增住房建设,未来可以被市场消化。
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则不同,房价大涨,引来土地热销,最终会产生更大的库存。未来中国人口分布将更加失衡,困在人口流失的三四线城市楼市里的资金,将来恐怕永无翻身之日。
“房贷占新增贷款的比例”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根很有用的体温计。当我们飘飘然的时候,不妨先量一下自己的体温。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韬略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