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冬至这一节气在中国人眼中的含义及相关的传统习俗。冬至被视为大吉之日,象征着阴尽阳生,万物复苏。文章详细描述了冬至的三个关键候:蚯蚓结、糜角解和水泉动,并解释了见阳、数九和吃暖等冬至习俗。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冬至夜晚的梦和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冬至在中国人眼中的含义
冬至被视为大吉之日,阴尽阳生,万物复苏。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亮,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关键观点2: 冬至的三个关键候
蚯蚓结、糜角解和水泉动,这些关键候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阳气初生。
关键观点3: 冬至的习俗
见阳、数九和吃暖等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这些习俗庆祝一年的结束和美好的启航。
关键观点4: 冬至夜晚的梦和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冬至那夜做的梦被认为最准,人们期待春天到来,对万物复苏满怀希望。
正文
《三礼义宗》记载:“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至者,极也。阴气至极,阳气生,北半球的白昼一天比一天亮的早。冬至的妙就在于“新生”。《淮南子》中把“阳气萌”,称之为“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暗地里默默地为万物复苏做铺垫。人们都喜欢春暖花开,欢喜良辰美景的到来,对天地寂静没有生机感到落寞,对山河冰封没有流动感到枯竭,然而美好恰恰酝酿在了这些为人不喜的时刻。冬至就是那一丝丝的蠢蠢欲动,再经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和沉淀,九九八十一天后,便是桃花开。冬至,一个蓄力前行的节,是节气之节,也是“冬至大如年”的节。人们庆祝的是一年的结束,美好的启航,虽然仍是漫漫长夜,但行则将至。图|pexels-darya-grey_owl ©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灵物,虽然“一阳已生”,但阴气还旺盛,因此它们仍蜷缩着身体。图|pexels-nadine-wuchenauer ©
阴气盛极而反,阳气悄咪咪地发生了,意味着阴阳进行了交替。太阳运行到了南回归线的极点,虽然天气会逐渐冷,但天一日比一日亮得早。这一天始皇陵兵马俑坑,会在下午三四点太阳落山前,有阳光斜照进来,打在兵马俑的身上。那是地坑一年仅有一次的光亮。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也在下午的时间,斜阳从西南方向而来,把桥洞染成了金色。一些灰暗的角落,抓住了仅有了光亮,如果这天有太阳,请你也好好把握,勿错过。
冬至虽阳气已生,但毕竟只是刚刚萌动,阴气冷气的势头还很猛烈,未来一段日子仍是严寒。这样的日子,人们总是期待暖意,便想出来了“数九消寒”的法子。有染梅法,描绘九朵梅花,一朵九个花瓣,一天染一朵,染完81天,天就暖了,桃花也开了。有描书法,“珍重垂柳待春風”,一日添一笔。有的人觉得一笔还不够好玩,就在旁边添上了当日的晴霜雨雪,令人触动的事情,比如有朋远来、下了小雪、吃了羊肉......有人吃一种是没有馅的小汤圆。糯米粉粉,加入热水和和成实心的小汤圆,煮的时候,丢两片姜下去,有甜有辛香。吃了“冬至团”,人间团圆,诸事圆满。有人吃饺子。因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羊肉饺子祛寒保暖,白菜猪肉饺子有甜甜的汁水,三鲜饺蘸着麻酱吃咸鲜具足,粉汤饺红汁味美......中国人把难以言说的情感,都和吃联系起来。吃好了,一切情感表达到位。冬至,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将迎来一年中黑夜最漫长的一天。我希望这一夜是个好梦。梦见岸上的蜡梅正在开放,沿岸的柳树虽在沉睡却等着替,坚冰之下蠢蠢欲动,人们为年节的到来又满怀热情.....杜甫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让我们怀着同样的心愿过冬吧!图|pexels-sergey-platonov ©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有读者反映最近看不到封面头图,因为平台规则调整了,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星标”《物道》公众号,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推送和精美封面哦!看图指示,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