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通信世界
在路上,读懂世界!在这里,读懂通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通信世界

ICT年度十大影响力人物,正是他们在推动产业极速前行

通信世界  · 公众号  ·  · 2017-12-26 15: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折射出了中国通信领域发生的积极进展和重大变化。我们可以读出这些代表人物在通信业转型时期的从容和淡定,可以读出推进改革创新的决心和意志。


这些通信业的代表人物以他们的观点或者决策,为ICT行业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因此,在2017年《通信世界》杂志的大盘点专题中,我们依据产业影响力,评选出十位ICT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ICT年度十大影响力人物


王晓初

中国电信业“混改”第一人


“混”已经基本结束,下一步的重头戏是“改”。相信这句话的分量,足够登顶2017下半年通信行业热搜榜。毕竟,“混改”牵动了全国25万联通人以及整个ICT产业发展的脉搏。


作为国企率先尝试体制改革的急先锋,联通的“混改”工作一直备受行业关注,当时临危受命执掌联通的王晓初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很多知情人看来,联通资金短缺、净利暴跌、内部管理臃肿混乱,改革之路可谓千头万绪。就是在这样一片质疑声中,王晓初还是接过了联通的指挥棒。


凭借多年的电信运营管理经验和对互联网产业的敏锐嗅觉,王晓初在这2年多时间里马不停蹄:引入民资、改变股权、精简机构、跨界合作、成立专业子公司,这一连串的重大举措简直让人不得喘息,业界不禁感慨这位电信行业老将的深谋远略与杀伐果断。


如今,联通业绩已经“止跌回稳”、用户总数得以回升,网络规模和用户体验也有起色,业界对此也是赞扬不断,但背负改革重任的王晓初并未感到轻松——“混改”开始进入深水区,2018年王晓初带领的中国联通仍将砥砺前行。



曹淑敏

政界女巾帼的科技兴邦之路


2017年1月初,曹淑敏在人民大会堂得到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作为通信技术大拿、科技先进代表,曹淑敏以获奖者身份参加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她组队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


这也许是曹淑敏最后一次以科技界代表身份出现于公众视野,就在随后的1月23日,曹淑敏正式上任鹰潭市委书记。从曾经的技术大拿转身政界领导,如此大跨度的身份转换令人始料未及,业界也在期待着技术出身的曹淑敏将如何打造一个别样的鹰潭。曹淑敏将视角投向了ICT领域的新热点——物联网。


经过1年多的产业积累和发展,2017年6月13日,鹰潭成立了中国移动物联网产业园,至此令人景色神往的鹰潭又有了新的名片——物联网之城。目前,鹰潭已完成4万块NB-IoT水表安装,10万个NB-IoT智能水表商用,实际试点应用场景多达15个,“鹰潭样板”真正叫响中国物联网产业界。


(最新消息: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任职鹰潭市市委书记后,近日已经升任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12月25日正式到任,副部级。)



李正茂

5G路上的学术派领路人


中国的5G速度令人刮目,离不开背后默默耕耘的5G技术干将们。就在2017年底,IEEE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授予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2017 Distinguished Industry Leader Award-杰出行业领袖奖。这也是中国专家首次被IEEE这类国际权威学术组织授予行业领袖奖,重在表彰“李正茂在通信领域,特别是在4G移动通信和宽带传送网络方面,对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事实也是如此,李正茂自2008年5月任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党组成员,主要负责公司技术、研发、对外投资、信息安全等重要领域。李正茂以自身深厚的技术功底和透彻的产业理解,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带领中国移动在ICT领域大踏步前进,不仅在无线领域一骑绝尘,而且在宽带方面也是后起直追。在他看来,过去通信只是基本完成了“沟通泛在”的要求和部分的“信息泛在”要求,未来更高的“信息泛在”“感官泛在”“智能泛在”要求将使得移动通信网络走向4.0时代。我们相信,在李正茂通信4.0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移动未来将更加值得期待。



雷军

草根英雄的再度逆袭归来


就在雷军40岁生日时候,他跟朋友们喝酒时说:“人不可能推着石头上山,这样很累,我们要做的事,爬到山顶踢石头下去。”这一年,雷军离开金山2年有余。第二年,他创办了小米,凭借独特的互联网营销和小米式生态,雷军成为了互联网界的传奇,成为了炙手可热的IT新贵。有人说,草根雷军的小米时代来临;有人说,站在风口的雷军真的飞了起来。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去年,小米手机的惨淡业绩让雷军的心情跌倒谷底,甚至很多铁杆的米粉们都认为小米可能撑不过去。毕竟手机市场竞争太过惨烈,市场一旦出现下滑就很难挽回局面。不过,雷军还是做到了。开启全面屏、MIX 2收获口碑、专注线下经营,雷军制定的一系列市场战略让小米公司走出了一条完美的触底反弹之路。来自Strategy Analytics 2017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小米重返世界第五,排名仅次于华为和OPPO。


2017年,重新逆袭归来的雷军终于可以跟小米员工们说:我们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赵伟国

迎战世纪芯片大战的中国掌门人


在紫光系之前,被称之为国际经济命脉的国际芯片和存储市场中,除了中国台湾几家小企业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国内份额。如何改变中国的芯片逆境,这是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的任务和使命。


赵伟国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改写全球芯片格局,板凳要坐十年冷。正是这种惊人的战略耐力和心理素质,赵伟国领导下的紫光集团敢于直面挑战国际芯片巨头。通过一系列的企业并购和技术战略部署,如今紫光系的芯片版图已经初见成效。收购展讯,紫光集团跻身全球前三大手机芯片设计商;并购锐迪科,紫光展锐位列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阵营。


而在2017年,Intel对紫光集团旗下展讯、锐迪科的投资(人民币 90 亿元人民币)更是中国芯片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业界称之为首战告捷,不过对于赵伟国而言,国际芯片之争才刚刚开始。



潘建伟

中国量子通信之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


2017年5月,潘建伟带领其研究团队在上海正式发布了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在光学体系,研究团队在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的基础上,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在光子体系,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并于2016年底把纪录刷新至十光子纠缠。在此基础上,潘建伟的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可以说,因为潘建伟的团队,中国科技大学,以及整个中国,已经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王建亚

全新诺基亚贝尔的掌舵手


今年7月1日,上海贝尔和诺基亚通信大中国区业务整合而成的诺基亚贝尔开启正式运营,因此第三季度也成为新公司的全新起点。而在此前的整合过程中,王建亚走遍了国内31省的50余个办公室,与一线团队沟通、倾听客户声音。

在王建亚和全公司的努力下,诺基亚贝尔的能力通过合并覆盖端到端网络,在垂直行业的拓展进度也不错,进入了能源、交通、公共事业、互联网、金融等多个市场;同时,作为国资委直属央企,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与实践,将中国的创新带到全球去,迄今为止已经惠及沿线近40多个国家。当然付出就有回报,在中国市场上,诺基亚贝尔超宽带业务逆势增长,报收净销售额3.25亿欧元、环比增长18%。



高念书

数字转型使能者


目前担任亚信软件CEO的高念书,在一年之前还是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总经理。从谨言慎行的大型国企高管到能够畅所欲言的民营软件公司掌舵人,高念书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身份转换。

亚信软件作为一家软件服务公司,一直为客户提供运营支撑服务。作为最核心的用户群体,电信运营商几乎占据了亚信80%以上的业务。高念书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亚信软件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关联程度。

在2017年,亚信跟随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运营能力、产品能力、集成能力,成为包括运营商在内的大型企业进行数字转型的使能者以及运营者。同时,为了满足不断演进的客户需求,亚信软件首次整合现有产品线,全面推出AISWareBigData产品家族,涵盖人工智能平台、大数据平台、计算机视觉识别系统、智能数据标签系统、智营系统等五款主要产品。



张小龙

用自我进化来对抗质疑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引来狂热关注。然而,火热过后却是长达数月的冷寂。

但在这段时间,张小龙和小程序团队多次升级小程序,调整思路。2017 年上半年,微信调整组织架构,成立了搜索应用部,大举进攻搜索领域,下半年,微信逐渐开放了二维码、群聊、搜索、H5 跳转、视频等入口,让推广功能日趋完善。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结果是,小程序在年末几个月终于迎来了真正的火爆。

在移动影音增长遇到瓶颈的当下,小程序连接线上线下服务的应用场景和相对低廉的开发成本,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根据微信2017年 11 月 9 日发布的数据,微信用户数突破 9 亿,其中 2 亿用户使用过小程序。小程序已经覆盖了交通出行、电商平台、工具、生活服务、IT 科技等 200 多个细分行业。



王坚

“城市大脑”构造者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云栖小镇及雪浪小镇创立者”,如今的王坚拥有许多头衔。王坚曾经一手打造了阿里云,而在过去两年,王坚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城市大脑”的打造上。

在王坚看来,世界各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没有进一步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也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就是利用基于互联网、数据和计算的机器智能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的问题,例如各国都没能解决好的交通治理。

阿里巴巴“城市大脑”的内核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缺陷,成为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在2017年11月,国家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发创新平台,共有四家企业所提出的项目入选,其中就包括依托阿里云建设城市大脑开放创新平台。





关注 通信世界 请长按

微信号: CWW-weixin


《通信世界》旗下公众号

最新丨行业丨资讯


关于通信世界

一个全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

是中国通信产业的前瞻媒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