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深度全面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解读、前沿追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褒优贬劣价值先  ·  这样赏心悦目的海景房,为何不自留全抛售? ·  6 小时前  
褒优贬劣价值先  ·  这样赏心悦目的海景房,为何不自留全抛售? ·  6 小时前  
都市频道  ·  连续久坐,一定别超过这个时间 ·  2 天前  
全网快资讯  ·  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 ·  3 天前  
宁晋人民广播电台  ·  3个变老表现,从睡觉开始!如果一个都不占,证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低血糖光会诊治还不够,还需要知道这 4 个「冷知识」?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 公众号  · 健康  · 2024-06-18 20:00

正文


低血糖的症状普遍被认知为: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四肢无力、心跳加速以及面色惨白等。当年轻人出现面色苍白和心悸时,大多数人会首先联想到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


今天就围绕糖尿病患者与普通人在低血糖方面的差异及要点,一起来梳理这些关键信息。


1

低血糖数值差异性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数值与一般群体不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定义为 ≤ 3.9 mmol/L;而正常人则定义为 ≤ 2.8 mmol/L。


原因: 鉴于许多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尤其是使用具有较高低血糖风险的药物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容易发生低血糖现象。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三餐饮食无法规律定量,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低血糖的风险。

将血糖数值定义在 3.9 mmol/L 即避免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过低,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事件。

2

低血糖分级


相对于正常人而言,糖尿病患者有低血糖分级,有 1~3 级(参见表 1)。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表现和血糖数值。而非糖尿病患者无低血糖分级。


原因: 老年群体机体部件退化、反复出现多次低血糖、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因素。这些群体在出现低血糖状态时,未呈现典型低血糖症状。若患者无昏迷、昏睡等神志改变表现,需现场运用血糖仪进行确诊。

表 1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分级


之所以将低血糖等级进行分级,主要是对患者及家属,以及后续的就诊医师进行警醒:该患者低血糖等级越高,低血糖发生率和风险就越高。


往往提示:针对当前的降糖方案不尽合理以及三餐进食不规律等情况,家属需密切关注患者状况,医生应在此基础上重新规划降糖方案,同时设定更为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3

低血糖的原因不同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原因有一定的差异性。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更高,用药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机体自身及糖尿病并发症因素。


非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多在于其他致病因素所导致,尽管机制不同,但由于低血糖所导致的危害是共性问题,因此都需引起重视。


原因: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


1) 常见因素:


①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量、给药时间不当或剂型错误,药物之间的搭配不合理;

② 外源性葡萄糖摄入障碍或不足,常见如饮食摄入不足、挑食偏食、间隔太久未进食等;

③ 内源性葡萄糖合成明显降低,如大量饮酒后等,糖尿病患者大量饮酒可能导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④ 葡萄糖利用或消耗增加:常见的日常行为包括过度运动等;

⑤ 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在高糖毒性、感染等因素解除,或者运动、体重降低等因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后,药物治疗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易发生低血糖;部分胰岛素增敏剂的使用也可以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⑥ 胰岛素的清除能力降低:肾功能不全可导致胰岛素清除能力降低,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功能不全原因之一。


2) 其他易忽略因素:


① 反复低血糖出现,低血糖感知性下降;

② 血糖控制目标过于严格。不得忽略的一些因素:如ß-受体阻滞剂(掩盖低血糖症状)


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


1)餐后低血糖:


① 功能性低血糖;

② 滋养性低血糖(胃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后);

③ 早期糖尿病性反应性低血糖;

④ 酒精性低血糖;

⑤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⑥ 特发性低血糖症。


2)空腹低血糖:


① 胰岛β细胞瘤(良性、恶性和增生);

② 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减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儿茶酚胺或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③ 肝糖输出减少(各种重度肝损伤);

④ 胰外恶性肿瘤;

⑤ 严重营养不良;

⑥ 其他药物:ß-受体阻滞剂、水杨酸类等。


4

低血糖重在诊治?


在临床实践中,内分泌科经常收治神志异常的患者,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低血糖症患者;二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如高血糖高渗状态。在病房中,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及时的低血糖纠正。然而,若患者未能接受有效且规范的健康宣教,他们日后仍有可能因低血糖症状再次就诊。


宣教是预防低血糖发生最主要和有效的手段。


原因:


1) 未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用药习惯:


一般来说,降糖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在餐前服用等。但要求在服用后需及时进餐,部分患者依从性不佳,引起低血糖;


2) 盲目加大胰岛素剂量:


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可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然而,部分患者在血糖水平出现升高趋势或持续较高时,未咨询专业医师,便自行大幅度增加胰岛素剂量,此举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或低血糖等问题。因此,患者应主动向专科医师咨询,以调整合适的降糖治疗方案;


3) 盲目听信他人意见或自行调整降糖方案:


自身降糖药物疗效不佳,未征求专科医师意见或考虑个人因素,便盲目跟随他人调整用药,导致低血糖风险升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