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众韵琴茶
传播古琴、香道、茶道、书法、收藏文化,体验传统艺术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企业风采丨冰雪、科技与艺术交融,这场开幕式到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宏观视野下的沉浸式演艺,未来或面临产业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众韵琴茶

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丨【日本香文化】

众韵琴茶  · 公众号  ·  · 2018-08-29 16:44

正文




作者 寄语


日本是一个不产香木的国家,但是自从香木在6世纪跟随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后,日本人就从没有停止过对香木的研究和追求。


飞鸟时代的太子、奈良时代的天皇、平安时代的贵族、室町时代的将军以及江户时代的商人都曾为香而着迷。历史上既有一次焚烧数斤香木的穷奢极欲的武将,又有亲笔修书请求南亚产香各国帮忙寻求上等沉香的幕府将军,更有虚心向造诣颇深的民间香人学习香道的天皇与皇后。


纵观日本用香历史,隋唐时期的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各种香料,模仿唐人的用香方式;唐末宋初的贵族阶层致力于发展本土文化,上流社会盛行反映季节和自然的合香文化。宋元时期的武士阶层崇尚禅宗,单品沉香是他们的主要闻香方式,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沉香进口量增大。进入16世纪,以武士和贵族为主的上流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品闻沉香的固定形式,随后又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传承、管理以及普及的制度和体系,这就是今天的日本香道。



装了麝香的首饰盒


香壶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香道与茶道是一对同宗同源的文化艺术。香木与茶叶都是随着佛教传入日本的,但香木早于茶叶,是与佛教同时传入日本的。虽然二者传入日本的时期不同,但是在室町时代,两者被统称为“茶香”,经常同时出现在文献资料当中。后来又各自独立发展,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最终形成了“香道”和“茶道”。



香木与茶叶都是随佛教传入日本的。传入日本之后,是否能在日本国内种植、再次生产加工决定了二者不同的发展方向。


茶可以播种栽培、大面积种植,而香木无法生产,只能依靠进口,所以茶和水稻等其他农作物一样通过种植生产,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可是香木只能依靠进口,得来非常不易,所以很久以来一直仅限于有钱有势的上流社会享用。香木是一次性的奢侈品,一经点燃就永远消失,不再复得。针对香木的这一特点,上流社会的文人雅士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香木的作用,形成了与他人共同分享、数人在一起品香的闻香形式。这就注定闻香最终只能作为一种上流社会的沙龙文化在少数人中流行,无法像饮茶一样成为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


主要香具


直到18世纪后期,香道与茶道在形式上又开始相互借鉴、携手共进。志野流香人藤野昌章和藤野春淳的《香之茶汤三十六段》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御家流和米川流香人也都尝试开发“香之茶汤”的具体形式。茶道的传承人在茶道创新方面也借鉴了许多香道的形式和内容。表千家第七代家元如心斋、里千家第八代家元又玄斋等茶人在大德寺无学和尚的指导下,制定了“七事式”的新茶道形式,其中有许多香道的内容。如利用猜香用具“十种香札”中的“花、月、一、二、三”五种香牌来决定一场茶席谁为主人谁为客。另外,还有以组香的形式品茶的形式,以及使用“长香盆”“重香合”等香道具在茶席间品香的内容。



日本茶道把在茶室举行的先品尝“怀石料理”,然后再品尝“浓茶”和“薄茶”的一整套茶事活动称为“茶事”。只品尝“浓茶”或“薄茶”的则被称为“茶会”。


在“茶事”活动中有两处添炭焚香的内容,第一个是在品尝“怀石料理”的前后(冬季添),第二个是在“浓茶”和“薄茶”之间。


香茶道具炭斗


“七事式”茶会的用香:“七事”源于禅语“七事随身”,原义为僧侣随身必备的七件物品,引申为茶道师范应该具备的七种品德。“七事式”茶会是在18世纪,由表千家第七代如心斋宗左和里千家第八代一灯兄弟二人在大德寺无学和尚的帮助指导下创制出来的,是一套包含品茶、闻香、插花、赋诗、书法等丰富内容的茶事活动,其中很多形式借鉴了香道的礼法。“七事式”是指“花月式、且座式、员茶式、茶歌舞伎、回炭式、回花式、一二三式”等七种茶会形式。

香付花月式的“长香盒”



根据现有史料,我们目前还无法判断香在刚开始传入日本时是装在何种容器中的。奈良时代用来装香的容器有一种叫“塔鋺”的高脚球状有盖的容器。正仓院和法隆寺的珍宝中都藏有几件这种铜制容器。在中国西域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同样形状的木制彩色容器,另外,朝鲜半岛也出土过同样的容器。有学者认为这是装佛骨舍利的,但正仓院的国宝“玉虫厨子”的台座正面的舍利供养图中有一位僧侣手持柄香炉和此容器,所以也不能排除这个容器是用来装香料的。

装香的容器


根据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宇津保物语》和《源氏物语》记载,当时的香料都是装在香壶或香箱里。香壶有金、银或木制的,四个一套,装在一个箱子里。《类聚杂要抄》中记录“方一尺”的箱子里装有四个“径三寸五分,高二寸六分”的带盖的银制香壶,箱子表面一般都装饰有螺钿和描金漆画等。


源氏香


源氏香图(部分)


形物香合相扑



日本茶道艺术包括“抹茶道”和“煎茶道”两种形式。


在茶席上点香,抹茶道使用合香香丸或檀香香木,而煎茶道只使用线香。线香也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最早出现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日本最早记录线香的史料是西川如见的《长崎夜话草》(1720)。据此书记载,线香是由一个叫五岛一官(有说此人是中国人)的人从福建传来的,一开始先在长崎制造,后来才传授给他人,逐渐在日本各地推广发展起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