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餐饮老板
争当“流水线企业家”
“你怎么看餐饮创始人做IP?”
“90%都做不成。”
这段很扎心的对话发生在昆明,当天正是晴天,空气清爽,《餐饮朝前看》两位主持秦朝、小宽,正在对话《打造个人IP》《个人IP变现》作者粥左罗。然后他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揭示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近两年,很多餐饮品牌都在做IP,前赴后继,试图解决流量焦虑。很多人觉得要做,但很少人知道要怎么做。90%的人还是没能解决焦虑。
没有想好的人一不小心就成为“流水线企业家”,化上妆,穿上西装,聚光灯前双手抱在胸前,开始一段成功学的输出……可是没人上网想看陌生人“爹式发言”,讲大道理。
千篇一律的成功学成功不了,有人索性跳出“流水线企业家”的框架,开始“做自己”。餐饮创始人做IP,从1.0阶段的千人一面进入到2.0阶段的展现真我,餐饮创始人开始更多地拍摄他们的日常、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怎么跟团队沟通,怎么跟消费者沟通,怎么跟合作伙伴沟通……
《餐饮朝前看》第一季第10集《老板IP变型记》,我们一起来关注“餐饮创始人做IP”。
做好IP
从“手撕剧本”开始
本期的嘉宾都是“手撕剧本做自己”的人,三个人三个完全不一样的个性。
宏姐串串香创始人徐宏是一个做事麻利认真,让人倍感靠谱的姐(@宏姐串串香)。她的代表作掏店系列视频,在网上有数百万人观看。网友都喜欢看宏姐杀进店里巡检,把不合规的内容一个个揪出来,有人评论“宏姐越发火,大伙越爱看”。
虽然记录的是门店的“毛病”,但很多人因此喜欢上了宏姐,和宏姐串串香。就在录制过程中,我们见到好几个年轻的小姑娘认出宏姐跑来要合照(宏姐还给她们桌免单了)。
宏姐介绍,最开始做视频的时候导演给她递剧本,她拒绝,“我不知道假的能真多久。我不是演员,我是创始人”。
出圈的“掏店系列视频”就是一个意外,某次例行巡检的时候,导演问能跟着拍吗,“拍呗”,命运的齿轮就这样转动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短视频模式就这样形成了……
W法式蛋糕创始人阿龙,小宽说他是中国普通人的最大公约数(@诚之龙 w蛋糕总部)。来自小镇县城,早早地出来“混生活”,当蛋糕店学徒。觉得自己学成时,挥斥方遒开了家700平的大店,仨月速亏。
亏完积蓄后开做“模式更轻的蛋糕店”,也就是现在的W——用模具标准化打造精致蛋糕;依托短视频平台引流;找A类商圈C类点位开小店。再把这套标准化打法复制给全国其他“命悬一线的蛋糕店”,让他们翻牌“续命”。这次3个月时间,他让全国各地超过100家蛋糕店“翻牌”了。
这主要归功于他自己吸引来的庞大的“粉丝”群体。阿龙2018年开始玩抖音,一条做蛋糕视频爆了以后着魔般接着发,发蛋糕,发自己。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已成为很多人追随的“专业IP”。
很多人都在阿龙的视频里看到了自己平行生活的更多可能:开间小店,有份自己的事业,生活更加精致一点,更加甜蜜一点。
阿龙说他找过机构帮他做IP,但结果不行,就再自己做了。
线上观众已经看过原本的他,对突然端着的他没兴趣了。他已经在短视频中成功地做过自己,难以假装另一个人。
粥左罗在昆明开了一家咖啡馆。在成为餐饮人前,他先成为IP,并且对此颇有研究。
粥左罗本来是一个新媒体公司的内容副总裁。2018年,他辞去工作开始做公众号,收获了近100万粉丝。2019年起,决定写一系列关于个人成长的书,目前已经出版了超过8本,包括《打造个人IP》《个人IP变现》等。现在,粥左罗主业还是做自己的IP,教人写作课。
粥左罗是知道要怎么做IP的人,他不找“剧本”,他找“底层逻辑”。
他说,IP就是把自己产品化最终品牌化。他说,IP不能批量打造,他得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个性的,有自己思想的,有自己人格魅力的人。他说,任何一个领域的 IP 都要显示出该领域的专业性。
显示专业性,既能利他,吸引人观看。同时,每个人天然在自己的兴趣点、专业领域闪光,变得更有魅力。
虽然三个人生活经历迥异,但无论是宏姐,还是阿龙,还是粥左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真诚地表达。
IP让信任成本变低
消费者和品牌似乎天然站在对立面。
今天再去问宏姐“您觉得做IP最大的优势在哪里?”宏姐的回答一定是,能和消费者建立距离最近的链接,能建立品牌的信任背书。
这是宏姐一开始从未想过的结果,现下打造IP对于宏姐而言,还能为新店引流,“我们现在新开的店面都不用宣传,只要牌匾一挂,新店排队至少排一个月。”
不止消费者信任宏姐,B端加盟商同样信任。宏姐告诉内参君:“后期才发现,90% 的加盟商全是看到我们的视频后,由粉丝转化而来。”
同时,加盟商看到了宏姐对于门店的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自然也会按照公司的标准来执行,减少品牌和加盟商之间的博弈和内耗。
小宽如此评价到:“创始人IP是一个品牌创始人人格的外显与溢出,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创始人开始尝试通过建立个人IP的方式,降低品牌推广成本,解决线上流量焦虑,建立品牌信任机制,甚至通过持续发力,使IP成为门店拓展与连锁加盟的重要渠道。”
“但所有另类人设,所有另立人设、偏离主业的 IP 制造,都是在变身韭菜,奔赴别人的镰刀。这样的前车之鉴,在上个年代成功学魔性风行的时候,跟很多餐饮老板被打造成所谓金牌讲师如出一辙。”
关于餐饮朝前看
鲁迅先生有名言:
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万事朝前看。
由首席餐饮经管媒体 餐饮老板内参联手一大口美食榜倾力打造,基于头部垂类媒体十余年的深耕、积累、观察下诞生的全新栏目--《餐饮朝前看》。
《餐饮朝前看》笃信,在时代命运行业洪流中,餐饮创始人个体始终是成事关键、底层逻辑,他们的思想、哲学、个性、面貌和远见,正是行业最真实的画像和蓝图 。《餐饮朝前看》力图通过他们,观照未来,阔步朝前!
第一期
,我们观察到在迷雾中前行的精致餐饮,有人踌躇满志、有人止步不前,有人主动出击、有人蛰伏过冬,我们记录下不同品牌们用不同的方式,对抗时代的变迁。
第二期
,我们决定绕到餐饮的“背面”,追随一个“经手过上万家餐饮门店”的二手餐饮设备回收商脚步,一起翻看这本写满失意、教训、惨痛案例的餐饮“反面”教科书。
第三期
,我们选取了北京三家现象级的“神店”,想通过这些红、持续红、已经成为了“长红”的门店,探寻背后的共性,为大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公式。
第四期
,我们采访到了有着20余年餐饮创业经验的“江哥”和“品质性价比”打版师们,聊聊餐饮模型。
这五期
,我们转战上海,来到中国bistro的发源地,和传统bistro品牌主理人、和做出连锁小酒馆商业模型的创始人聊了聊,碰撞出“火药味”十足的一期。
第六期
,站在黄浦江边,透过上海外滩最具风向意义的江景包间现状,窥探背后的餐饮消费,乃至经济周期的演变。
第七期
,我们来到了韩式烤肉的发源地“西塔”,从街边路头的一家泡菜小店开始,向上追溯到烤肉供应链的“黄埔军校”,最后探访到现下烤肉的解法代表,把烤肉行业尽可能清晰、完整地展现。
第八期
,我们一起关注最大中餐赛道,火锅。从3个有代表性、有创新力的区域性的品牌入手,发掘这个赛道更多的可能性与机会点。
第九期
,聊聊下沉市场。这个过去一两年来一直被视作新机遇的市场,究竟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新机遇?又有哪些不容易被看到的挑战?
第十期
,我们把镜头给到做IP的餐饮老板们,聊聊“餐饮老板做IP”。在镜头中,他们把日常经营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又各有特色,成为品牌极鲜明的标志。
不知不觉间,《餐饮朝前看》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10期。这十期来我们收获了许多大家留下的好评和建议,也在不断试错进步,努力将餐饮业更加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试图找到一些打破认知的逻辑,带给餐饮人一些启发。
感谢大家的陪伴与支持,朝前看第一季圆满收官!
餐饮朝前看第二季,即将启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