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独立鱼电影
电影从未如此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樱花季,在厚朴汤河原学堂来一次身与心的对话 ·  2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今晚19:00直播 | 闲话假期综合征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3 天前  
中国中医  ·  湖南出台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考核评估标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独立鱼电影

顶级阵容,狂砸8亿,还是血扑

独立鱼电影  · 公众号  ·  · 2024-06-18 23:04

正文

最近,有部院线新片大扑。


此片在北美人气可不低。


耗资高达 1.1亿美元 (约8亿人民币)


首映夺得北美单日和周末 票房冠军



阵容豪华。


导演兼编剧 约翰·卡拉辛斯基 ,曾拍出大热的恐怖片 《寂静之地》



主演 瑞恩·雷诺兹 ,贱萌的「死侍」扮演者。


此外,还有马特·达蒙、艾米莉·布朗特、布拉德·皮特、 史蒂夫·卡瑞尔、 山姆·洛克威尔、菲比·沃勒-布里奇等众多大咖参与。



但没料,影片 引进内地上映后 表现惨淡


也因为前期宣传不足。


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


上映首日在排片占比6%的情况下,仅拿下 115万人民币 的票房,在一众新片中惨遭垫底。



评价也褒贬不一。


有人看得潸然泪下。



有人大呼「像在坐牢



这片到底值不值看?


今天就来聊一聊——


《神秘友友》

IF




初看预告,确实饶有趣味。


这是一部 真人与CG动画相结合 的奇幻片。


可爱、治愈的巨型萌物,与现实世界无缝衔接。


奇思妙想的故事搭配复古的置景,感觉下一秒就进入了《哈利·波特》的对角巷。



此片被分为PG级,意味着是一部 并非完全低幼的儿童片 ,小孩需在成人陪同下观看。


那么,到底讲了怎样的故事呢?


影片一开始,女主 就告别了童年。


她把儿时的玩具和画笔锁进柜子里,对故意扮傻逗她开心的父亲说:


「人生不需要时时都保持欢乐。 (大意)



碧虽然只有12岁,但已经历了母亲患病身亡。


如今,父亲也住院了,还进入了同一家医院。


她顾虑重重,也异常懂事。


听从大人的安排,搬进了纽约的祖母家。



就在这段日子,怪事接连不断发生。


碧在 深夜目睹了一个成年男性和一个紫色的怪物翻墙进入别人的家。


又近距离看到一个芭蕾舞娃娃像人一样冲她打招呼。



跟随它们,女孩看到了无数奇奇怪怪的存在。


会说话的红色软糖、长着眼睛的冰块、有眼睛的香蕉、已经活了快100年的泰迪熊……


他们就是片名所指,「神秘友友



原来, 神秘友友 (I maginary Friend 指的是人们儿时幻想出来的朋友。


多数情况下,当人们长大后,就看不到它们了。


被彻底遗忘后,就会像《寻梦环游记》里的鬼魂一样,彻底消失。



如此剧情设定,或许对于 成年人 更有共鸣。


片中有一幕,一个西装革履的打工人,紧张地练习会议发言,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似乎暗示了人长大后看不见「神秘友友」的原因:


我们并非不需要幻想中的朋友, 只是忙碌的成人世界不允许我们沉溺于幻想。




既有童真和想象,又不乏现实意涵,原以为此片不至于太差。


但看完后,实在是大失所望。


第一感受是, 这绝对是部分孩子家长最想看到的电影


片中,碧勇敢直面困难,顺利帮神秘友友回到了童年玩伴身边,父亲健康出院,对母亲也只留下了美好记忆。


有完美无瑕的友情、亲情,传递出真诚、善良、友爱等价值观。


全片没有任何迈不过去的坎,没有反派,没有任何消极、负面的信息。



显然,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作为一部奇幻片,没有建构出一个充满矛盾的、 真实可信的 世界。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句话—— 「全世界都在假装自己是大人。」


就像一开始的碧,故作大人姿态,推开幻想世界,只是出于对未知的不安。


好在,片中有了和神秘友友的奇遇后,她卸下防备,不再故作坚强,承认自己依然是个小孩。


并且她发现,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包括她的爸爸和祖母。



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本该是最大看点。


但片中却完全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单纯地呈现这一转变。


碧意外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怪物,就说明她还没有长大。


然后她去了神秘友友们的世界,彻底唤醒了童年回忆。


你会发现,角色没有任何基于现实的驱动力,整部影片就像一个漂亮的发条玩具,只需要在特定的场合做出相应的动作。



影片一开始抛出的难题「人无法时时刻刻保持童真」「长大后就要放弃童年幻想」是切实存在的。


我想每个人都经历过儿时无可奈何的别离, 也的确会在某一天,我们需要通过拥抱过去,才能获得治愈,继续向前。


那么,神秘友友就不仅仅是幻想中的玩伴,也隐喻了一种 疗愈机制


如何很好地表现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受伤和痊愈,也反映在这些神秘友友的形象上。



但让人遗憾的是,影片完全没有赋予神秘友友以真实的人格。


那么多神秘友友,却没有多彩的个性,只起到一个造型的作用。


就像紫色的萌物「蓝蓝」,只知道全力卖萌,用打大喷嚏制造无意义的笑料。


芭蕾舞娃娃,也只是一个温柔可爱的小女孩。



影片没有足够的情感和逻辑铺垫,有效连接现实和幻想世界。


前一秒,神秘友友抱怨自己绞尽脑汁也无法让自己被旧友看见。


但下一秒,我们就会发现,让他们再次被朋友看见相当简单。


碧的祖母小时候梦想成为舞蹈家。


如今,碧只要播放曾经跳舞时的音乐,祖母立马就能看到童年玩伴了。


还有一个成年男性小时候喜欢吃可颂。


女孩当着他的面吃可颂,对方闻到熟悉的味道,就看到了神秘友友。



类似大量缺乏想象力和因果链的情节,完全抹去了现实世界的不易,以及成长所伴随的必然隐痛


好像很多人只是短暂地忘记童年朋友,只需要有人提醒一下,就能回一秒回到童年。



同样地,「贱贱」饰演的男主,也是一个被遗忘又被想起的神秘友友。


因为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外形,还成为一个被强化的反转点。


但, 伏笔又埋得过于明显


影片开始,女孩翻开一本书,书签上是她曾经画的蓝色小丑。


后来,碧听闻,男主以前是个小丑。


直到结尾,她才意识到,男主就是被她遗忘的幻想朋友。


这在神秘友友离奇消失后,被炮制为一个催泪点。


但来不及感伤,下一秒他又再次出现,影片马上皆大欢喜收尾。



影片 吊诡的节奏 ,使得很多观众包括鱼叔在内自始至终都没能共情。


豆瓣评论区,不少人真诚发问,为什么小女孩的幻想朋友是一个成年男人?


谁会在童年幻想出一个如此具象的朋友?



有趣的是,片中还用谐音梗隔空回(jiao)应(bian):


不要纠结于细节的真假,生活有太多需要独自面对的时刻,我们都需要「无中生友(有)」能力。 (大意)



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 此片定位十分模糊。


一部号称给成年人的童话,却拍得相当低幼。


剧情直给,主题浅白,流于说教。


成年人看,不够深刻。


角色没有特色,情节寡淡如水,全无冲突和高潮。


儿童看,也不够有趣。


总体来看,只有视觉特效和画面风格还算过得去。



故事却远未能达到很多其他成长型 (coming of age) 动画 的深度 和情感力量。


与之相比,皮克斯早期的很多动画作品,不仅有可爱治愈的风格,故事也都打磨得既有趣又深刻。


像《玩具总动员3》,同样讲孩子长大后,舍弃了幻想中的童年玩伴。


我们既能共情胡迪多年陪伴却惨遭抛弃的不甘, 也能理解安迪的选择,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他要离开家去上大学,不能背上所有童年玩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