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金融行业网,金融大拿、业内人士都在这里
今日微信号力荐 理财头条licaitt (长按红色字复制)
文章来源:鸣金网(ID:mingjin-wang)综合深圳梦、南方都市报、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深圳第一、深圳小产权
来到深圳打拼的人,都希望在深圳安个“窝”!但是,总感觉钱包太小而房价太高,幻想有一天房价降下来。
幻想终归是幻想!
许多人在与友人谈笑中总会说起:“如果在2008年把房买了就好了……”
捡到一张2008年的深圳地产广告,看哭了我……
2008年,龙华还是一颗不起眼的小行星,当年金地梅陇镇单价才6670元。
当年那句“宁要罗湖一张床,不要龙华一栋房”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只能呵呵了......
是的,你没看错!
现在金地梅陇镇的价格是55046元/㎡
足足涨了8倍多!
2008年,8115元/㎡能买到山海家园的房子,还是复式。
现在,这里的房价是66930元/㎡
那一年,18万起就能买到金众蓝钻风景,首付3万6,你们自己感受下...
如今的价格嘛,25243元/㎡...
当年,460万能买中旅国际公馆的4房2厅
现在,这里均价120146元/㎡,少了10平方米都要1980万
南山区观海台!200万!140㎡!4房2厅!
如今这里102460元/㎡
默默的算一算,仿佛损失了几个亿!
同样是在南山区,350万买到无敌海景房
我们对它爱理不理......
今天,它以10万元/㎡的姿态让我们高攀不起
1981年
房价1000元/平方米,职工月薪约100元
1980年8月,深圳第一个,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1981年开售,一平米约1000元。
1987年
最高1700-220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223元
这是深圳房价第一次飞涨,年初,每平米597-720元,年末涨到650-920元,半年后又涨到1700-2200元。
1987年,东晓花园地块拍卖被称为中国土地第一拍,以525万成交。第二年,东晓花园售价每平方米1600元,不到一小时就卖完。从那之后,深圳乃至全中国的地产时代,开启了!
1994年:均价6738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881元
1995年:均价6418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1023元
1996年:均价6262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1029元
1997年
均价547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1378元
香港金融危机,深圳楼市受牵连。楼市和股市这对怨侣相爱相杀由来已久!
1998年
均价519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1532元
1999年: 均价5004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1726元
2000年: 均价5275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1920元
2001年: 均价5531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2162元
2001年,红树湾地王拍卖,共卖出22.35亿元,一时成为全国闻名的“地王”。
2002年:均价557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2352元
2003年
均价568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2551元
“非典”之下,戴口罩看楼,调控政策首现。同年4月,深圳宝安和龙岗取消购房入户。
2004年
均价598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2661元
2005年
均价704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2706元
政府首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国八条”
2006年
均价923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2926元
2007年
均价13370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3233元
调控政策:“9•27房贷新政”
9月《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正式出台,这亦是后来被频繁提起的“9•27房贷新政”。
市场反应:当年楼市价格暴涨、地王频现。政策出台后,深圳楼市“集体坐过山车”,在疯狂中倒下。2008年全年房价明显下跌,当年深圳新房成交量全年“垫底”,低迷一直持续到当年12月。
2008年
均价12794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3621元
调控政策:放宽二套房贷
对个人购二套普通自住房贷款予以放宽,并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进行大幅减免。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国13条”。
市场反应:中国楼市出现10年大拐点,量价齐跌。因此下半年宏观调控转向,管理层启动大规模刺激楼市消费政策,其他金融政策全线松绑,2009年楼市复苏,后继续大涨。
2008年深圳房价一路暴跌,业主维权潮遍地开花。“降价”、“特价”、“促销”、“救市”……“关外4988元/平方米起”、“关内7380元/平方米起”等表述,现在看来让大家恍若做梦。“五一”黄金周期间,深圳新房成交均价2008年来首次连续三天跌破万元/平方米。
2009年
均价14858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3894元
调控政策:国四条
10月24日,《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四条)出台,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
市场反应:短期内现观望,二手房成交量下降,2010年春节后市场恢复。
当时在某楼盘,一位老太站起高举写有“价格高”大字的标语抗议房价高。
2010年
均价20297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4205元
调控政策:限购令
市场反应: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高价地王继续产生,3月后房价飙升。
2011年
均价19469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4640元
调控政策:二套首付提高
“新国八条”公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至60%,贷款利率提至基准利率的1.1倍。上海和重庆正式实施房产税。
市场反应:房价继续上涨。
深圳限价格令出台,楼市迎来双限时代。2011年深圳楼市始终低迷,加上二手房“评估价”过户政策。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新盘出现降价潮,成交量暴跌。同年十月深圳在重点城市中成交量同比跌幅最大,达65.03%。
2012年
均价18729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4918元
调控政策:严打小产权房
多部委多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2月住建部称加快推进房产征收税扩大试点范围。国土部出台土地监管新政策,严打小产权房。
市场反应: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
2013年
均价21626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5218元
2014年
均价23973元/平米 职工平均月工资:6054元
2015年
上半年均价28041元/平米
调控政策一:2014年11月22日 降息
时隔28个月再度降息,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4个百分点至5.6%。
调控政策二:2015年2月5日 降准
时隔两年多央行再度全面降准,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调控政策三:2015年3月1日 降息
时隔3个月多再度降息,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5.35%。
调控政策四:2015年3月30日 330新政
公积金贷款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为2成,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降低为4成。同时规定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免征年限由5年降低为2年。
调控政策五:2015年4月20日 降准
时隔2个多月央行再度全面降准,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调控政策六:2015年5月11日 降息
半年之内,央行三次降息,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基准利率降至5.65%,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3.75%,双双跌破2009年历史最宽松时期执行的5.94%与3.87%的最低历史记录。
调控政策七:2015年6月28日 双降
仅仅一个多月后,央行降息降准并用,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各0 .25个百分点,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双降”历史上并不多见,只在199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时使用过。
仅在2015年上半年,政府就有七次关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出台,可见其救市心切。
2017年1月20日,深圳再发文控房价:商务公寓中枪,大幅波动已被扼杀。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公布《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预、现售价格管理操作细则》。《细则》规定,对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预、现售价格进行管理,开发企业申报均价不得明显高于周边同类房源销售均价。
从2016年3月开始,一连串调控组合拳接连打出,一路狂飙的深圳楼市开始有所“降温”,多方的数据和分析显示,深圳楼市供需各方已经进入深度观望阶段。根据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公布的数据,去年10月到12月深圳新房均价依次为每平方米55611元、54986元、54946元,在调控政策影响下,深圳房价在去年第四季度得到了抑制和理性回归。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4个一线城市中去年12月份新房环比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深圳,下跌0.4个百分点,而深圳也是连续3个月房价出现下跌。
从1981年到2014年,房子均价从1000元到23973元,平均工资从94元到6054元。关于房价和收入,我们做个不太严谨的对比。
而从2000年到2014年,14年时间,房子均价从5275元上涨到23973元,涨幅是354%,平均工资从1920元到6054元,涨幅是215%,妥妥差了100多个百分点!
在2000年,要在深圳买个100平米的房子,需要50多万,不吃不喝275个月,也就是23年左右。
在2014年,要在深圳买个100平米的房子,需要240万左右,不吃不喝396个月,也就是33年左右。
如果从2000年开始不吃不喝到2014年,之前那不吃不喝的十几年都全白搭了。对了,还没算物价上涨幅度呢!
一起来感受一下,1981年到2015上半年深圳商品房均价和职工平均月工资的变化。
回顾完深圳36年的房价,深圳房价涨了约28倍,工资却涨了60倍左右,悲剧的是你还是买不起房。你还想回到过去吗?
最后,来点正能量吧: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关于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电话:021-61551834;微信:hjwh123】
基金定投一直亏,到底该不该赎回 ?每天读财的财姐,告诉你亏的基金该如何操作。赶紧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