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退薪来了,这次从金融业开始。
六月初就有小作文称,公募基金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元以上被要求退薪,后被相关人士否认。
前几天,某央企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退回2023年发放的超过290万元的资金,且不区分奖金归属期、是否属于往年递延。
该传闻被相关人士证实。
其实可以预见,退薪迟早会来。
去年,部分银行已经启动退薪工作。
2023年,天津银行延期支付绩效薪酬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招商银行2022年、2023年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威海银行的数据比较有意思。2021年到2023年,分别追回薪酬32.4万元、15万元、27.28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提及已建立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
这轮退薪会不会从金融业蔓延至其他领域?
个人觉得,央企高管退薪的概率比较大,事业单位各有不同。
其实,部分老师已经被波及了。
有退年终奖金的,有退绩效的,还有些学校,居然让老师补上陪餐费。
说白了就是让老师退陪餐补贴。
陪餐的老师中午要去食堂给学生打饭,还要维持秩序,给他们提供工作餐,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现在让他们把这个退出来,失钱事小,羞辱意重。
真是燕口夺泥,针头削铁,亏老流氓下得去手。
当然,大部分老师待遇一般,像这种年薪超过300万部分退回的美事,想都不敢想。
虽说退无可退,但让老师们紧紧裤腰带,还是有不少人乐见其成的。
据私下里交流,有些地方打算砍掉老师的劳务费。
原本上一节课有十块钱,现在没了。
还有的地方砍掉了课后延时服务费和补课费。
用大白话说就是,以后干多干少一个样了。
这几年来,不少单位打着降本增效的口号,降了基层干活的酬劳,增了领导人数和待遇。
一人干活五人看,效益自然起不来。
私以为,体制内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压缩行政人员编制,提高一线员工绩效。
把管理岗砍掉30%,也不影响单位正常运转。
就如同学校,一直喊着老师多了,上课的老师却一直不够。
退薪也好,降本也罢,源头不在基层,也不能把大棒打到干活的人身上。
否则,就越改越糟糕。
当然,这只是我的美好设想。
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世道里,弱者无论如何也无法保住所有的资源。
总有部分所得,最后被强者剥夺。
而文字,不过是对世界无声的鞭挞。
推荐阅读:
轮到校长们背锅了
一个县级高中为何能考两个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