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临港地区管委会宣布,将全面改版升级人才政策:
在临港工作并居住的人才将享受专项加分政策,紧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户。
消息一经公布,临港人民为之雀跃。
临港作为上海面积最大的开发区,位于上海版图的最前端,是长三角沿海大通道上最重要的节点区域,也是国内的智能制造高地、上海全球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对人才的渴求十分强烈。
此次出台的人才新政聚焦人才引进、人才奖励、工匠培育、培养培训和住房保障等多方面,因其资助力度大、覆盖面广、系统性强,被称为“史上最具含金量”人才政策。
值得期待的是,新政将从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也就是说从下周就开始了!
“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带来哪些利好?
1
、独家人才落户政策
“如何优雅地在上海落户?”一直是许多沪漂、海龟们的心头大事,而今后,临港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可以直接落户,根据行业和工作年限,落户政策倾斜的力度也各有不同。总体来说,福利政策大大方便了人才的落“沪”大计,而且还是全市独家。
2
、人才住房保障政策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买房贵、租房难,成为不少人才的现实困扰,而临港在方便人才安居乐业方面也放了不少“大招”。
目前,临港已建成4600多套“先租后售”的公共租赁房房源,还计划建设2000余套可直接“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
此外,临港鼓励人才通过租赁社会房源解决居住问题,对于不同人才给予不同标准的租房补贴,其中最高的A类人才每月1600元,补贴时限不超过3年。
3
、丰厚的人才奖励政策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来源,重视人才培养,城市才能持续发展。正因如此,临港不惜成本,“重金”引才,对各类人才实行丰厚的奖励政策,不仅科研工作有经费资助,大学生也能享受实习补贴,领军人才更有最高50万元的专项奖励。
临港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扶持举措,把未来的钥匙交到人才手中。”
独占政策红利 临港未来可期
自2002年开发建设以来,政府就决心将临港建设成为上海的“金尖角”。2015年,临港行政级别从“新城”跃升为上海唯一 “独立辅城”,发展效率显著提升。2016年,临港和嘉定、松江、青浦一起,被列为上海四大新城市副中心。同年,上海市政府特别升级了“双特”政策,力求增强临港地区的人才吸引力。
十三五期间,临港更是肩负着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产能的特殊使命,是上海面向未来的战略空间和黄金引擎,将举全市之力发展。
临港这座崛起的新城,曾经是一片滩涂,如今已焕然一新,今后更将大放异彩。
临港新房成为上海楼市热门
近几年,临港的新房市场升温明显,价格较低可以说是临港板块最大的优势之一。根据搜狐焦点上海数据统计,2016年临港新城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8273元/㎡,2017年临港新房成交均价已经进入“2字头”,截至日前,临港今年已售出4213套房源,总面积399463㎡,成交均价2342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