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在“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指出,消费金融并非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风口,而是处于风带中,具备长达二三十年的长期价值,因此,消费金融也并非是很多新金融机构的避风港,遵循金融的本质,消费金融将依靠数据技术和风控驱动实现其长期价值。许凌判断,未来的消费金融和新金融机构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于,做一些传统金融不能做或者做起来成本很高的事,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服务实时化、规模化,京东金融也将通过金融科技能力的输出,带动整个消费金融行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让消费更高效。
消费金融并非处于风口 需坚定长期价值
在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下,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互联网技术与消费金融产生交集,激发了万亿级体量的庞大市场。市场机构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就是要让没有享受到银行贷款的长尾用户享受到第一笔消费金融服务,在生活中获得金融支持,中国的消费金融需求潜力巨大,仍然处于蓝海阶段,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说,“2014年2月,京东金融第一个推出互联网的消费信贷产品白条,三年后消费金融市场如此火爆,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到这个市场。当一个行业成为热点,就会伴随着一些风险,不少机构会扎到这个热门行业中避险。我认为,消费金融并不是一个风口,而是处于风带中,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期,消费金融将具备长达二三十年的价值,我们所有参与者要做的是抱着长期投入、长期培育、长期发展的态度和目标,坚定地站在这个风带里。”
实际上,消费金融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0年,信用卡就是触动消费变革的第一个消费金融产品,但过去,传统金融服务的重心在产品本身而非用户体验,因此,在发展中屡遭瓶颈。在许凌看来,产品的创新是短暂的,因为产品非常容易被复制,需要关注的是产品背后的用户体验,这是产品的本质。
目前,京东消费金融通过三年的实践,搭建了消费金融三大板块,在资产端包括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白条”、现金贷的产品“金条”,以及进一步拓展更多的消费场景,在今年9月份上线了白条闪付功能,覆盖线下1900多万家商户,在800多万台银联POS机上都能实现打“白条”;在用户运营方面,京东金融提供了小白信用评分,与银行发行联名信用卡产品“小白卡”,同时和金融机构、商户合作将消费积分打通,推出了积分资产管理产品“钢镚”。
“通过京东金融的科技能力输出,我们开发了业内领先消费金融大数据模型系统,包括风控系统、量化营销系统、用户洞察系统、信用评估系统,全部自己自主开发,每个系统中又涵盖两三百个模型体系,共同驱动我们的业务快速迭代。”许凌指出,“对于消费金融服务机构而言,消费金融的目的是快速转化消费,转化率很重要,如何把金融交易转化为用户可以带走的消费服务,时效很重要。用户需要的是一种更好的、更移动化的产品体验,简单推出一款产品是靠地推、强销售获得用户,还是靠强大的产品体验获得用户,能够让用户自己从不同产品体验中进行主动选择,这是产品的生命力。”
遵循金融的本质 消费金融依靠技术和风控驱动
消费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最重要的创新领域之一,也是金融市场活力与机构盈利的领域之一,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看来,国内居民部门仍可以适当加杠杆的空间,并进行结构性的杠杆优化,对于消费金融的服务机构而言,关键在于风控和稳健。
许凌说,“做消费金融很重要,第一遵从金融的本质,本质上是金融业务,核心目标是提升消费的效率。我们很多机构提供了很多种消费金融的产品,但最终是否能让消费者和消费场景通过金融服务提升消费闭环的效率,这很重要。未来在消费金融里,一定是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因为受众量太大,需求太碎片化,服务端太多,服务产品多样化,而用户的耐心很低,紧迫性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线下的通过人工的模式将跟不上规模化的需求,所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是未来做消费金融的一个前提。”
另外,如何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降低行业成本,行业包括各类金融机构、消费服务提供商、用户,让整个市场效率和成本是否有极大的优化。“未来消费金融和新金融的竞争优势是做一些传统金融不能做或者做起来成本很高的事,过去在线下做起来效率很低、客户销售很不经济、金融服务规模很分散,如今在线上通过互联网技术就能够实现单笔几块钱、几千块钱的金融支持,用自动化、互联网化、数据化的模式去做的时候,反而变的经济起来了。”许凌进一步表示。
对于消费金融的风控,在许凌看来,“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并不是说对业务说不,而真正有效地做主动风险管理,通过主动风控来推动业务,靠风险管理支撑整个业务这条大船出海,避开礁石、避开海浪,触达用户。”
立足消费者金融是核心 白条产品将着眼品牌化
业内普遍认为,消费金融与消费场景相连,场景化的消费金融服务是着眼点。对此,许凌指出,场景的意义其实在于转化用户和做风控的补充,场景能够感化消费者,让用户转化更加迅速,并且,场景能够实现风控的价值,让资金直接对应到消费中,提升业务效率。“场景即人心,最终是要抓住消费者的需求。”许凌说。
杨涛判断,未来的消费金融将从固定场景走向移动化场景,并且从单纯的线上或线下走向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金融。“未来的消费金融将从稳定时代的消费金融,到大变革时代的消费金融,从过去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到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在服务人群的范围和维度上,将会从服务于居民个人到服务于居民家庭,甚至从个体消费金融到社区消费金融,从个人生命‘阶段性’的消费金融服务到‘周期成长性’的消费金融服务。”
“互联网消费是消费金融的一个差异化竞争优势,但互联网只是当前技术的一个代表,它有更多样性的技术,所以,未来的消费金融将是利用各种的手段和技术,使得消费者享受的金融服务可实时化、可规模化、体验无感化。对于消费金融业务本质而言,消费金融一定要做成金融的快消品,并且一定要品牌化,用品牌化的方式,以产品技术能力、质量成为基本的要素,让消费金融产品更富有人性。”许凌进一步表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