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自重只有458克的工字梁模型,可承受5148公斤的重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内,该校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冯桂诞手中的这个模型,打败了来自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28支参赛队,一举夺冠。
今年5月,在由美国SAMPE总会举办的2018国际超轻复合材料大学生桥梁竞赛中,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国参赛院校中唯一的高职院校,技压全球多所知名高校获得总冠军。这已是该校第三次获得此赛事的总冠军。
一所高职院校打败全球众多名校,“秘诀”何在?6月15日,记者走进该校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室,一探究竟。
国际超轻复合材料大学生桥梁竞赛是业内的顶尖专业比赛,被称为复合材料竞赛领域的“奥林匹克竞赛”。今年5月中旬,提前飞抵美国加州长滩市的冯桂诞、李晶等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参赛学生代表开始了赛前准备。“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李晶坦言。
按照比赛规则,竞赛设置了碳纤维工字梁、玻璃纤维工字梁、天然纤维工字梁、碳纤维箱型梁、玻璃纤维箱型梁等共8个组别的比赛项目,参赛队伍根据不同的项目各提交1件作品,评委们根据作品承受重量以及自身重量进行现场测试和评比。
“5000磅、6000磅……”李晶还记得,随着承重数字的不断上升,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7000磅,过了!”全场响起掌声,最终,由李晶和她团队制作的玻璃纤维箱型梁以自重608克、承重9500磅(即4310公斤)领先,战胜了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参赛队伍,拿下了玻璃纤维箱型梁项目的冠军。
在8个分项比赛项目里,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揽获了7个项目的冠军。
事实上,从2015年至2018年,该校已3次获得此项比赛的团队总冠军,且因在以8年为期的循环赛季中获总冠军次数最多、成绩突出,获得此项赛事的“永久性总冠军奖杯”。
“多次摘冠,意味着成功绝不是偶然。”在该院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室里,带队教师黄频波谈到,从每年的11月开始,该专业的参赛学生们,就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长达半年的赛前准备。
其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年轻专业”,最初参赛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为这个专业打名气。
没想到这一试,便试出了成绩。2014年,该院在全国超轻复合材料桥梁机翼大学生竞赛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2015年的国际竞赛。
“从一开始,我们便抓住高职院校学生善于动手和实践的优势。”黄频波回忆,在准备期间,师生队伍不断进行仿真训练,制作大量试验件进行反复测试,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我们为每个比赛项目所提交的作品,平均准备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超过了其他参赛队伍。”在和其他学校参赛队伍的交流中,李晶也捕捉到了“夺冠诀窍”。
正是凭借这种韧劲,该院在国内外大学生复合材料竞赛领域打出了名气。
出名后,这些参赛学生也成为各大企业争抢的对象。冯桂诞坦言,在长滩市的赛场上,当评委宣布他所在的团队作品获得第一名后,刚走下讲台就被业内“大牛”公司询问求职意向,“受到学界和业界的认可,感觉这几年的艰辛付出,值了!”
每日奉上职教新鲜事儿
ID:zjtea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