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阑夕
逐鹿网(www.zhulu.com)创始人 微博签约自媒体 这个号好像又没有被禁言了。总之备用帐号是:weibo.com/visiondaily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阑夕

前天和潘乱连麦聊RSS的文字版总结来啦,这期话题不光是考古,文艺-20240924125918

阑夕  · 微博  · 热门自媒体  · 2024-09-24 12:59

正文

2024-09-24 12:59

前天和潘乱连麦聊RSS的文字版总结来啦,这期话题不光是考古,文艺气氛也拉满了,我设想的标题方向要么是「Google Reader死去10年了,我很怀念它」这样的,要么是更雷蒙德·卡佛一点的「当我们在谈论RSS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哈哈哈你们感受一下⋯⋯

嘉宾也都是见证过RSS兴衰周期甚至参与其中的,分别是知乎的前COO张宁、豌豆荚和轻芒的创始人王俊煜。

在我看来,任何时候聊到RSS这么一个宏大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协议标准,场外信息都一定要比场内信息要多太多了,很难系统性的去把它完完整整梳理清楚,直播本身也无意科普这么一个过气概念,虽然以2013年Google Reader关停为转折点,RSS一直就在小众的悼念和复兴两端循环,但本质上,对它的招魂情结,其实就和对人生里的白月光念念不忘一样,是在追忆那个「迎风尿三丈」的互联网时代,落后,清冷,不好用,但是开放。

只是就连这么一个本着向理想主义致敬的预判,也被证明在很多程度上是连麦前的一厢情愿。

我们都知道,RSS尽管在产品端以阅读器的形式出现、是服务于内容消费者的,但它也在同时得到了内容生产者的认同和支持,无论是个人网站还是独立博客,至少需要供给端提供RSS源的输出,才能实现订阅的功能。

但这不意味着内容生产这个行为,就发生在形形色色的RSS阅读器里,它更像是一个互联网平台角色缺位下的代餐,用尽可能符合直觉的古典方式,去满足了供需两侧的诉求:写的人能把过往未来的所有内容打包到一个链接里随身携带并做分发,看的人可以一站式的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源,且在一个统一纯净的环境下阅读。

RSS的繁荣时期,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博客/网志成为上网青年们精神食粮的那短暂片刻,一五一十部落、爱枣报、煎蛋、掘图志、连岳、钱烈宪要发炎、土摩托、带三个表、东东枪、可能吧、keso等等,包括博客这种BSP产品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的标配,罗永浩同样自建了牛博网,加上老中们特有的人情关系,热闹这块属实拿下了。

潘乱说他那会儿还在读书,每天往网吧跑就是为了把Google Reader的未读都点掉,我也差不多,每天上班开了电脑,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刷两个小时的Google Reader,现在回头来看妥妥的摸鱼行为,感谢当时的老板纵容。

但实际上RSS从来都不能算作中文互联网的主流内容摄取模式,潘乱在2007年的时候看到有人统计Google Reader的数据,当时整个产品抓了差不多哦800万个RSS源,其中2/3的RSS源只有1个订阅者,原始数据只用10TB就能存完,70%的流量来自FireFox,而FireFox在浏览器市场里的份额当时只有15%,什么叫小而美啊,这就是了。

王俊煜则提供了2010年的数据,Google Reader的周活勉强达到了100万,这在Google的标准里的确很难活下来,虽然Google Reader的单均用户访问量很不错,人均日阅读83篇文章,按网页打开量来算,巅峰期能在Google除搜索外的所有产品里里排到第3,只比Gmail和Orkut低。

简单来说,就是聚集了一小撮死忠用户的产品,所以在Google裁撤项目后引起的情感憎恶,也理所当然的被放大到了与真实声量并不符合的高度。

张小龙和张一鸣当初都对Google Reader的关闭有过表态,而且很有意思的达成了隔空共识:

「Google Reader的离开,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多少人的资讯需求这个问题上没回答好,订阅模式对用户要求太高,既要善于组织信息,又要有自制力。」

「你的后台技术要有能力找到用户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不需要他订阅,一旦要订阅了,这个体验就打了80%的折扣。」

你们可以猜猜上面两段话分别是谁说的?

无论如何,张小龙做了微信公众号,延续了他在QQ邮箱时期就放不下的订阅推送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以自己的审美和趣味重造了一个封闭化的类RSS系统,而张一鸣则是彻底掀桌,完全舍弃了订阅模式,用推荐算法做出了今日头条和抖音,把内容产业做到了全球互联网都未曾抵达的边界。

围绕RSS生态的国内产品也曾有过辉煌,但也都遇到了太容易触顶的问题,豆瓣买了RSS阅读器抓虾,拿走技术做了自己的九点,最高的时候日活都到不了20万,同期被誉为最有Google Reader气质的还有鲜果,以及用来烧制和托管RSS的FeedSky,很多年后我和创始人吕欣欣在推特上认识,说自己当年薅过他的羊毛——FeedSky是最早尝试给独立博客群体引入话题广告的公司,有点像现在的MCN,我还蹭了几百块钱。

就依然可以看得出来,RSS高度依存于去中心化的内容环境(上游)和非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下游),而当中心化的巨型平台和碎片化的移动场景接管桌面互联网之后,它的消亡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结局。

王俊煜说得更加直接,创作需求和消费需求在过去二十年来其实都没怎么变过,变的是连接效率,RSS时代相当于大家用一种DIY的方式来做连接,很有田园美学的味道,但工业化起来之后就没戏了,平台的效率碾压是既无情也合理的。

潘乱提了一个内容生态的三段论——来源、中转和目的地——以过去20年为尺度,所有最后做成功的平台,都是把这三位一体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它既是内容生产的起点,又掌握着分发的权力,而用户也把打开产品视为内容消费的终点,在这个集中化的过程里,RSS的所有优势顷刻间全都变成了劣势。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Google Reader被关了很可惜——就Google的体量而言,它完全可以被当做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被富养着充当门脸——但实际上抛弃RSS的也不只是最容易被针对集火的Google。

潘乱曾经参与过的微读项目,相当于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用新的标准重新分发一遍,然后就被腾讯的律师函给掐没了,公众号的作者也不买账,觉得你这么做是在削弱他在微信里的传播力,影响他的涨粉。

只有感受到水深火热,才知道以前的稀松平常到了现在是多么危机四伏,潘乱说现在全世界只有唯一一款产品可以合法的抓取微信公众号——不是搜狗哦,合作协议早就到期了——是微信读书,事实上的确也有不少人把微信读书当成一个订阅号的专用阅读场景使用,在健全的法规管理下,爬虫行业这些年来都团灭了,大家还是要小心的。

张宁是古典时代过来的博客作者了,现在写newsletter也对RSS那套规则不怎么买账,原因在于RSS其实是一种迎合用户利益远远大于迎合生产利益的产品,消费者自然省事方便,但创作者失去了直接连接读者的能力和数据,所以哪怕是邮箱订阅这种模式,在张宁看来都比RSS要好太多,他至少能看到打开率。

继续这么惋惜下去,改编成电影就变成「被嫌弃的RSS的一生」了,虽然事实确实如此,在互联网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过程里,RSS几乎处于一个静止状态,而它的不受待见,也滑落向了全方位:平台意识到内容的资产属性,从技术到法务都在阻断外流,作者不再接受用爱发电的游戏规则,疏离感纵使可以吊起张亚东但满足不了现在的正反馈需要,至于用户,可能压根就对RSS没有感知⋯⋯

我的暴论是,在技术进步的光谱移动后,不变的RSS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完成了从先进到反动的角色转变,就好比说康有为年轻时之于满清是变法派,年岁渐长后之于梁启超那帮学生又成了保皇派,身处在奔流不息的河流里,刻舟求剑是徒劳的。

如果说Google Reader的落幕,预示着原教旨主义RSS的结束,那么在后面这十多年来,其实又有很多很明显建立在RSS文化的基座之上、同时又增加了些许创新的产品,说是续命也好,重造也好,在接受了阅读注定不会是大众市场的设定之后,反而有了一种高度自知的宁静感。

比如Feedly和Reeder这种靠着接济Google
Reader难民活到今天的,都实现了小富即安的财务平衡,推特的创始人Evan Williams在出局后也建了长阅读平台Medium,还买了一家RSS源服务商,要做订阅接口的多样化,更不用说Flipboard这样甚至能在中国落户运营的产品。

其中还有一个证明「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故事,Substack作为后RSS时代可能是最成功的产品,其创始人说过启发自己的灵感来源之一就是中国的微信公众号,而Substack的早期框架也非常像一个拆分出来的美国版公众号体系,同时这老哥的上一个创业产品是手机聊天应用Kik,而张小龙开发微信时的参照对象,就包括Kik⋯⋯

这波互相致敬简直了。

至于中文产品,第一代即刻其实非常具有新意,它是在RSS提供的规范里做了更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数据挖掘,由此凭空创造了RSS生态里本来不存在的信息源,比如用户可以订阅「利物浦输球提醒」,只有在输球时才会给你推送消息,还有只订阅某个博主在谈特定话题时的内容,同时忽略掉他的其他发言,这种可定制化的能力,一度引起了相当新鲜的观感。

后来即刻也遇到了法务上的问题,其他平台都不接受它到处去把内容抓过去重组,于是即刻被迫社交化,走到了今天的这个模样,虽然也不能说错误吧,但和最早想做的事情肯定是完全偏离了的。

王俊煜做的轻芒也算是曾经得到验证的尝试,后来下架的时候他去做用户调研,问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把其他地方刷到的文章放到轻芒里读,最多的回答是氛围感,或者说是仪式感,有这么一部分用户,觉得社交媒体是一个很吵闹的地方,他们需要有产品专门创造出一个可能是5分钟或者10分钟的阅读空间出来。

在轻芒的发展同期,海外市场上还有很多昙花一现的稍后阅读产品,这也可以算是RSS的变体,拿场景去切需求,但基本上都半死不活的,王俊煜说因为需要用户对阅读这件事情认真到一定程度,才能改变和对抗主流产品提供的体验,这太不容易了,你的竞争对手,是内容平台自带的收藏按钮、是浏览器的多开标签页、甚至是用户的相册截屏。

最好笑的是字节2022年做出了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上线了去算法化的App识区,提供了RSS订阅和自定义Bot两大能力,然后不到半年就关掉了,我评价为寸止挑战。

再就是现在一码难求的Follow,开发者之前做了好评如潮的开源项目RSSHub,同时也是RSS3的标准制定者之一,架子搭得很大,把AI、Token都糅了进去,或许配得上未来可期。

Follow团队写过一篇讨伐推荐算法的抽象檄文,大意是对黄铮做拼多多是为了把资本主义倒过来那套原理的效仿,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代币设立回报机制,让人替代算法去分发内容——比如像是书单那样的订阅列表——是不是就可以用资本化的手段改造信息消费的入口?

这又回到了一个核心矛盾上,那就是真正有野心的团队,是绝对不甘于只做一款RSS阅读器的,Follow就很反感这样的归类,Google Reader的设计初衷也不是阅读器,而是某种社交网络的雏形,反过来说,正是因为Google Reader阴差阳错的走偏了,没能承担Google当年在社交化上的宏大理想,才导致了那么斩钉截铁的放弃。

王俊煜那会儿还在Google上班,还为Google Reader在中国的本地化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帮忙审了Google Reader的中文命名,最开始是机翻成谷歌读者,王俊煜纠正成谷歌阅读器,虽然意思是对了,却依然不是Google想要的市场,而Google Reader的团队大多数都被调去做真正意义上的社交产品Google+了,其中有一个实习生离开公司,做了后来风靡世界的Instagram,我记得即刻的创始人也是Google+出来的,散是满天星了属于是。

张宁在知乎时,也是每年都会参与组织创作者大会的,这已经是内定平台的行业惯例了,出来秀肌肉晒数据,讲流量分配和造富激励,分享下一年的扶持政策,这些同样不是工具产品可以涉足的领域,面对一个成熟自洽的自循环机器,今天再去鼓吹工具产品的简洁优美之类,毫无意义。

现在来看,也许引入新的技术是真有机会带给RSS一线转折的,比如订阅模式的过载问题,在用户利益这边RSS原本是用来提效的,大多数的下场却是沦为效率吞噬怪兽,越是勤用越看不完,连微信也不得不用「万物皆可折叠」的手段解决——最近连服务号都折叠了——但AI起来之后,用私有化的大模型来处理未读,是能化解焦虑的。

资本化也是,因为在平台经济铺完基建之后,事实上把创作者变成了既得利益者,我们可以说沧海遗珠,总有高手流落民间,得不到社交和算法的赏识,但在充分竞争的环境里,这样的占比不会很高,那么靠什么去说服大家重新用起RSS来,发币发出来一点泡沫可能是必要的。

一个比较特殊的意外是,播客(Podcast)可以说是建立在RSS的废墟上繁荣起来了,因为最早的时候苹果自己不做内容,但它要卖iPod,所以在搭建播客生态的时候用了最开放的RSS模式,然后就像「马的屁股决定铁轨宽度」的因果关系,把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加上播客本身的古典性质,也在纷扰的社交化运动里占据了一片安身之地,更多的是在靠审美和圈层去做分发。

总之,潘乱本来给这期连麦起的调子是RSS作为创作者和消费者拿回主权的尝试,但聊完大家都发现好像并没有什么主权值得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去争取,有这功夫不如跟平台勾兑勾兑看怎么给我更多流量好吧⋯⋯

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