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猫眼研究院
猫眼研究院是依托于猫眼专业版产品和猫眼海量大数据的对外咨询机构,提供实时精确的影视泛娱乐行业数据以及原创的最新市场分析报告,并承接项目咨询、票房预测、宣发策略制定、行业沙龙等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痛别!她于11时18分离世,年仅48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猫眼研究院

日本动画电影在中国影市的现状研究(一) ——概览

猫眼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9-12-16 18:11

正文

作者: 陈潇何 张荣棣 刘鹏


近年来,日本电影在我国上映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其中动画电影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不少动画电影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截至12月15日,已有6部日本动画电影取得了超过一亿的票房,且口碑良好,其中4部猫眼评分超过9分。


表1:近五年在国内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票房在500万以上)

2015年以来,上映的动画电影票房突破一亿的达到14部。其中,票房破亿的电影主要是一些人气动画的剧场版,《海贼王》、《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哆啦A梦》等,以及一些公认的大师的作品,例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龙猫》,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天气之子》。


日本动画电影的特点


动画电影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创作形式,但日本动画电影与常见的北美动画电影存在微小的差别,日本流行文化研究学者东浩纪将日本动画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了迪士尼、费雪兄弟这样北美传统动画表现形式的 “表现主义” ,以动态美学为核心,注重画面与人物的动态表现,被视为动画电影中的“正统派“,代表人物有我们熟悉的动画大师宫崎骏,以及著名系列动画《鲁邦三世》的作者大冢康生等;另一类是脱胎自日本独特的漫画文化,以洗练插画、静止画面美学为核心的 “故事主义” ,注重充实的故事与世界观,与美式动画不同,属于日本独特的御宅系文化,代表人物有《银河铁道999》系列导演林太郎及《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之父富野由悠季,皆是日本动画电影行业的教父级人物。


故事主义是当今日本动画产业中最为主流的创作形式,得益于日本丰厚的漫画积累,也可以说是日本漫画孕育了动画。日本动画,往往会用动漫来表达,因为日本发达的漫画文化孕育了动画,学者津坚信之在《日本动画的力量》一书中指出:动画和漫画是日本动漫的两轴。众多出色的漫画家的创造成就了日本动画,从漫画的发表开始,一些反响热烈的作品会被改编成电视动画,进而部分作品再被改编成影院动画。日本动画中,漫画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使得日本动画的个人风格色彩异常浓烈。


除此之外,动画电影的取材与世界接轨,内容丰富且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发行。其中主要是对西方和中国的题材选用,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和魂汉才”和“和魂洋才”的改编方式和方法,以独特的日本视角去展现不同文化范围内的故事,新鲜有趣,深受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


除了内容和题材,日本动画电影在人物造型方面,以唯美写实的风格独树一帜。日本动画画风唯美,画面精致,人物形象也拥有很高的颜值与令人追捧的身材;在制作技术方面,以传统二维技术与现代三维数码技术结合,使得日本动画电影在画面展现上有一套独特的美学标准,在国内,日本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的表达形式、世界观架构和美学特点,深受次时代年轻人的喜爱。


与此同时,日本的大部分动画电影是面向所有年龄段的受众的,不只局限于低幼的群体。日本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其实现了对人性的通融表达,全龄化的思想主题能够引发所有受众的共鸣,也更便于在国内的发行。

剧场版动画电影:


日本剧场版动画优质高产,由于电视动画的粉丝观众基础稳定,因此剧场版票房有保证。剧场版动画相比电视版动画,在画面上、制作水准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剧场版动画作为日本动画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柱,有着极其稳定的观众群体,产量极高。


剧场版动画在新世纪以来,已上映了150部左右,占据了日本动画电影总产量的1/4。新世纪以来,日本稳定发展的剧场版动画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名侦探柯南》(17部)、《蜡笔小新》(17部)、《哆啦A梦》(17部)、《神奇宝贝》(17部)、《航海王》(13部)、《奥特曼》(12部)、《火影》(11部)、《数码宝贝》(10部)、《空之境界》(9部)、《死神》(4部)等。


表2:中国内地票房过亿的剧场版动画

上表罗列了在中国人气较高的动画,至少有一部票房过亿的剧场版。这几部动画在中国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票房表现也很抢眼,有固定的观影群体,在微博、贴吧上的讨论热度也很高,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同时,豆瓣上的评分几乎都在9分以上,观众对动画的评价都很高。

《航海王》系列和《火影》系列是属于冒险类动画电影,分别由热播的TV动画《海贼王》和《火影》改编而来,集数都达到700集以上。这两个系列的剧场版都是偏热血冒险方面的,相对于其他剧场版动画电影在题材方面占很大优势,受众群很广,特别受学生群体的青睐。《航海王之黄金城》是第一部在中国内地影院上映的《航海王》系列剧场版,以82.13万元的高票房一举打破了日系动画在中国的零点场记录,最终票房达1.07亿人民币。今年九月上映的《航海王之狂热行动》甚至突破了2亿大关,令人瞩目。



《哆啦A梦》从2015年上映以来,主要在儿童节期间上映,受众相对偏低龄化,有着较为稳定的票房和受众群体,15年以来票房均过亿,最高的一部票房5.30亿,位居第二,仅次于《你的名字。》。



《夏目友人帐》则有着不错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名侦探柯南》在中国也拥有很高的人气,剧场版票房表现不俗。



剧场版动画电影持续稳定的发展稳固了日本动画的地位,“剧场版动画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剧场版围绕着动画版的故事核心,内容稳定连续,原创难度相对较小;从营销来看,剧场版动画电影乘原作IP之东风,相对原创内容起点较高,甚至受众稳定,不需要刻意培养——简而言之,是一种有基础、低门槛、小风险的电影。但相对的,剧场版动画内容和受众都相对固定,“圈子”集中,但想“出圈”就比原创内容更加艰难。

原创动画电影:


除了有IP加持的剧场版动画电影以外,原创动画电影在国内也有一席之地,新海诚和宫崎骏的电影在国内的票房成绩相当亮眼。


宫崎骏的作品,致力于在保证动画作品的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同时兼顾市场收益与传播力。宫崎骏的作品也被认为是“堪与迪士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座高峰”。


《千与千寻》在日本本土票房突破304亿日元,景色取材于日本知名游览胜地,探讨人性迷失与回归的经典作品。不只有唯美的场景与俊俏的角色,更有对社会问题的探讨,深受欢迎。今年在国内重映票房高达4.86亿元,魅力不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