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蓝博士
用生命影响生命,伴您找到内心的宁静和与人的和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NE文艺生活  ·  “我四岁,给爸妈买了一套房” ·  23 小时前  
深夜书屋  ·  每天睡觉枕它,舒服太多了! ·  昨天  
洞见  ·  人活着,最贵的是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蓝博士

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贵的工作

海蓝博士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7-23 22:33

正文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我们一直忽略了——原来日常生活,才是我们一生最尊贵的工作。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01


王诺诺在知乎上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乘飞机,旁边坐一女孩:

穿着丝袜筒裙高跟鞋,

一张脸描画得极为精致。

王诺诺觉得这女孩脑子有病:“要飞8个小时,我都恨不得穿睡裤上去,她竟然带全妆。”

但飞机进入平流层后,

那女孩脱下高跟鞋,换了双棉拖鞋。

接着掏出一个大号化妆包,

将卸妆水、面膜、眼罩等一字排开,

然后去厕所将妆容卸了个干干净净。

吃完饭后,她又敷了一个补水面膜,

然后戴上眼罩,安安静静地睡了。

还有一个小时就抵达目的地了,

那女孩便又去了一趟厕所,

回来时妆已画好,神采奕奕。

看着她如此娴熟的流程,王诺诺心里想:“她应该在大公司上班吧,因为工作需要而出差成性。”

飞机入港,停稳。

那女孩拿出手机,贴面说:“妈,我一会儿就到家了。”

此话一出,王诺诺被震撼得五体投地:

“忽然觉得她好会生活。”









02

王诺诺为何会被震撼得五体投地?

其实她跟我们大多数人有着一样的心理:

“又不是上班又不是应酬,

日常生活嘛,凑合凑合就得了。”

作家艾小羊讲过一件趣事:

她买了一条日和手帖围裙,300块。

粗棉布材质,越洗越软,越洗越柔。

闺蜜见了这条围裙后爱不释手,

但得知价格后,说:“太奢侈了。”

艾小羊说:“你上月才花一万买了个包。”

闺蜜立马解释:

“买这个包是有用的, 你拎着它,

感觉自己就是个成功女人;

拎着这包碰到高帅富时,你不怯场;

拎着这包去谈业务,你的可信度高。

你买这么贵的围裙, 能穿出去吗?能谈业务吗?

只是在家用而已,哪里需要这么好。”

看见没,这就是我们的“共病”——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对待生活十分敷衍。









03

我们最善于敷衍生活。

对于敷衍生活,我们有两种拿手方法。

第一种是:“凑合凑合就得了。”

几年前,和同事一起出差香港,

看上一套睡衣,很是喜欢。

虽然有点小贵,但还是果断买了。

同事说:“不就睡个觉吗,哪里用得着这么讲究,我从小到大没穿过睡衣,不还是过了。”

我问:“那你穿什么睡觉?”

同事答:“旧T恤、旧短裤啊!”

我们就喜欢这么“凑合凑合得了”:

“毛巾用坏了,凑合凑合得了。”

“牙刷用毛了,凑合凑合得了。”

…………

我们不但善于凑合,

还喜欢用否定别人来寻求安慰。

王石登山,我们不是敬佩,而是否定:

“上去干嘛,上去你也得下来。”

“珠峰上的风景,画册上也有。”

我们习惯了接受并臣服于凑合的生活,

并把自己的无奈之举当成崇高。

于是终于,我们凑合着过完了这一生。









04

第二种敷衍是:“等我有××后”。

“等我考试完了,再好好品尝那款美食。”

“等我挣了这笔钱,我就带儿子去迪士尼。”

“等我有钱了,我也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总喜欢把享受生活推到“等我有××”后,

可等到那一天就能享受生活了吗?

我表兄於宽喜欢说一句话:“先苦后甜。”

他贷款买了房子后,

节俭得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经常到菜市场买最便宜的烂菜。

我说:“凭你的收入,不至于吧!”

他答:“还完房贷,再好好享受生活。”

去年,他的房贷终于还完了。

但他,依然在菜市场买最便宜的烂菜。

我说:“你不是说还完房贷就好好享受吗?”

他笑着说:“再熬十年,给两孩子再买一套。”

委屈自己的时间长了,委屈就成了一种习惯。

有句哲言说: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05

我们就这样“凑合着”和“等待着”,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我们还发明了一套价值体系, 来肯定自己的生活。

“过日子不都是这样吗?”

“大家都这样,我这还算好的了。”

“我只是想过日子,也没多大要求。”

但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一个问题:我们每天在城市间奔波,这么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好好享受生活吗?

但现在我们只记得努力工作, 却忘了好好生活了。

起床,将就对付一顿,上班;

午饭将就对付一顿,再上班;

回家,晚饭再将就对付一顿;

然后刷手机刷到凌晨才睡觉。

如果我问你:“这就是你人生在世的最后一天,你愿意这样度过吗?”

你一定会跳起来说:“我当然不愿意。”

但问题是——你现在每一天不都这样度过吗?

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件大事:人生最重要的事业,是好好生活。

正如生活大师松浦弥太郎所言: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贵的工作。









06

松浦弥太郎,是公认的日本最会生活的人。

30岁之前,松浦人生理念是“努力工作”,

30岁之后,他的人生理念转变为“好好生活”,

但一直寻求“好好生活”的他,

却一直都难以“好好的生活”。

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40岁,他终于想清楚了一件事情:生活=工作。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理念: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贵的工作。

他开始把日常生活当成一份工作来规划:

早上五点起床,慢跑一小时。

回来后洗个澡,做早餐。

然后一边看新闻一边吃早餐。

早上9点上班。

下午5点半必须准时下班。

周末绝不可以加班。

每个工作日要参加两次茶歇。

要安排时间陪孩子,和朋友喝茶。

坚持一周买一次花。

坚持两周剪一次头发。

坚持每个季度出去旅行一次。

坚持一年四个季节里,有四次不可错过的享受当季美食的机会。

…………

把生活当成一份尊贵的工作来规划后,

松浦居然就真的找到了“好好的生活”:“我从来没发现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他的这个人生理念影响了很多日本人:

“松浦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日常生活才是我们一生最尊重的工作。”









07

拾遗最近来了一名新员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