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木鱼水心
三分钟不剧透影评;微剧场有剧透解说;轻松脱口秀木鱼说;从导演角度的动画教室/解析。商务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晚报  ·  多地宣布:免费!半价! ·  22 小时前  
西安晚报  ·  多地宣布:免费!半价! ·  22 小时前  
长城新媒体  ·  《哪吒2》,又有好消息! ·  昨天  
戎评  ·  哪吒,这次的瓜太猛了 ·  昨天  
戎评  ·  哪吒,这次的瓜太猛了 ·  昨天  
中国电影资料馆  ·  今日雨水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木鱼水心

生日快乐,80岁的造梦大师!

木鱼水心  · 公众号  · 电影  · 2021-01-05 22:07

正文

宫崎骏!

每次提起这个名字,都让人激动不已。

宫崎骏,可以说是整个动画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 最伟大的几个人之一

今天 ,看着他动画长大的大孩子和小孩子,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起为他送上生日祝福。


80年前的今天,1941年1月5日,彼时二战正在进行。在日本 东京都中央的文京区,一位身体羸弱的产妇,诞下了他们家第二个儿子。

男婴天生患有严重的胃病, 医生曾说,他活不过12岁

他,名叫「宫崎骏」。


幼年的宫崎骏身体并不好,也不擅长运动, 倒是对静态绘画颇有天赋,稍大点后,他更是迷上了漫画。

那时候,孩子们都看手冢治虫、杉浦茂的作品, 而宫崎骏的最爱则是 福岛铁次 的绘本《沙漠的魔王》。


从荒漠的场设、废土风的气泡框,以及分镜的分割方式上, 可以看出,它对后来宫崎骏所绘漫画《风之谷》及同名电影的影响。


宫崎骏的母亲是一位爱好读书、 经常发表社会见解的坚强女性。她告诉儿子们,凡事都有正反两面,要辩证地思考。

受母亲影响, 宫崎骏作品里的女性大都给人勇敢、坚强的印象


1956年,宫崎骏进入当地的公立名校,都立丰多摩高中,开始系统学习绘画。59年,他考入著名私立贵族大学——学习院大学,专修日本产业论。

63年毕业后,这个专修日本产业的22岁男人,以动画师的身份加入了 东映动画株式会社


从1963年加入东映, 到发布第一部原创动画长片《风之谷》,再到目前最新的《起风了》。 如今80岁的宫崎骏,共参与了近70部动画作品 ,包括11部由他担任监督的长片,以及多部吉卜力出品的电影。


《千与千寻》应该是公认的宫崎骏影史地位最高的作品, 它不仅获得了动画界最具影响力的 安妮奖的最佳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配乐等 多项大奖,更帮宫崎骏拿下了75届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 片,第52届 柏林金熊奖最佳影片 等奖项。

让这个亚洲动画巨匠的名字,真正走上了国际。

除此之外,它还是豆瓣和IMDb排名最高的动画, 日本本土票房20年来无法撼动的第一。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告别过去,找回自己的故事,许多观众对剧情都了然于胸。

有一个画面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千寻吃饭团」那一幕, 明明只是米饭和海苔,在宫崎骏的笔下,却似乎特别美味。

千寻一边大口大口地吃,一边眼泪一滴一滴地落, 让这一幕极具感染力。

宫崎骏似乎总能把最简单的食物,画得特别好吃,这也与 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共情 有关。 (更多观点,将在《电影史话——宫崎骏》中讲述)


《幽灵公主》是我看过 不下40遍的作品,很多分镜甚至能够背下来。

整部电影有宏大的史诗、细腻的感情, 有让人扼腕的无奈、也有努力的人文精神。

虽然它并没有《千与千寻》流传广泛, 但它在动画史的地位绝不亚于后者。


《龙猫》是 体现了宫 崎骏超高的 想象力

贱萌贱萌、脚下踩着溜溜球便可以浮在空中的龙猫, 以及浑身是肉,眼睛是探照灯,门可以随意开闭,脚如同毛毛虫的猫巴士,还有在一旁鼓劲,便可以长满天空的树种子……


这不是一般的人能想出来的。
只有天才。

30年后,《龙猫》终于登录国内院线。我带着小孩坐在影院,看得泪流满面。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真的是看着宫崎骏的动画长大的。


在《龙猫》《千与千寻》相继引进国内院线后,老爷子的动画电影 《悬崖上的波妞》 (《悬崖上的金鱼姬》)也在20年12月31日登陆国内院线了。


这是我们在国内大银幕上,看到的第三部宫崎骏老爷子的电影。


说起来,这部动画电影,和宫崎骏其他作品有相似的特点。

比如都具有奇幻色彩,都拿小女孩作为主角,还有故事本身都很简单但又非常生动感人等。


如果硬要说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悬崖上的波妞》的受众更偏向儿童。

《悬崖上的波妞》是两个孩子的故事,他们单纯、 温暖而善良

海神的女儿波妞从深海出逃玩耍,却被困在玻璃瓶里冲到岸上,人类男孩宗介救下了她,两人因此相识。


之后,即使父亲阻止,甚至即使整个小镇被海啸淹没,波妞也坚持要变成人类跟宗介在一起。

最后,在波妞妈妈的帮助下,波妞和宗介真正在一起了,迎来圆满的结局。


在一部 《宫崎骏:十年一梦》 纪录片里, 完整讲述了《悬崖上的波妞》这部动画电影诞生的全过程。


首先,《悬崖上的波妞》这部动画是 纯手绘 制作。


从概念图、分镜到原画都是如此, 5秒钟的动画,就需要上百名动画师整整一周来完成。

(宫崎老爷子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手绘完成。)


每一位动画师的原画完成后,宫崎骏还要一一审阅、修改,这些都在增加电影制作的难度。

其次, 宫崎骏对于电影方方面面的把控细致入微。

如果你看过《悬崖上的波妞》,应该记得电影中有个场景—— 波妞变成人类,和宗介再次相遇时,两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在宫崎骏看来, 这个场景必须达到 「紧紧抱住」 的效果,突出波妞对宗介的感情。

但是一开始,原画表现得并不明显。

宫崎老爷子通过将 「宗介衣服的下摆向外翻起」 「波妞的脚趾张得更开」 等细节做出调整,波妞的拥抱立刻显得力气十足,整个人都紧紧贴在宗介身上。


这样的改动,人物的情绪精准而生动地传达了出来。

像这样的细节,在宫崎骏的电影中还有很多很多。

可以说, 宫崎骏的每一部作品,都来之不易,都是呕心沥血之作。

而与其他创作者最不同的地方, 宫崎骏是 从「原画」或者叫「概念图」,开始创作一部电影的。


宫崎骏的友人押井守、高畑勋等人多次在采访中提到: 宫崎骏的创作是热情驱动的 ,时常会为了画一个大场面,说 「好想画这样的场面啊」,于是为它设计一整套剧情。

这在很多剧本思路的创作者眼中, 是很不可思议的。
因为一般来说,电影通常是从剧本开始创作,动画电影也如此。

但是, 宫崎骏则是以灵感为基石,不受制于剧本。

一张张概念图,就是一个个创意闪光点。


因为创作由冲动开始,并以经验来完善。这导致他的故事虽然也会安排高潮,但总有一些个人化的 「非结构化素材」。

这让他的作品常常不够类型片。但同时,观众也不会有被设计好的感觉,所以常常会出现超出人们想象的名场面,再辅以他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这可能正是他的作品看起来「不商业」,却依然能取得卓越票房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也带来了问题。

从电影工业化的角度来说, 如果宫崎骏的分镜跟不上,整个工作室的进度都会被拖慢。


这样看起来,宫崎骏的电影历经磨难、 都是呕心沥血而成,也就不难理解了。

《十年一梦》这部纪录片,除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部动画的诞生,也让我们对 电影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比如, 波妞的形象来自工作室成员的女儿,「蕗」。

她远超同龄人的坚强气质,吸引了宫崎骏。


电影里的 辰婆婆,形象来自于宫崎骏的母亲。


宫崎骏的母亲因为患有当时被视为绝症的肺结核,只得长年卧床,甚至连翻身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和小宫崎骏玩耍亲近了。

这成了宫崎老爷子一生的心病,即使母亲已经去世几十年,他都难以释怀。

电影中辰婆婆拥抱宗介的画面,就好像宫崎骏的母亲在拥抱他一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西安晚报  ·  多地宣布:免费!半价!
22 小时前
西安晚报  ·  多地宣布:免费!半价!
22 小时前
长城新媒体  ·  《哪吒2》,又有好消息!
昨天
戎评  ·  哪吒,这次的瓜太猛了
昨天
戎评  ·  哪吒,这次的瓜太猛了
昨天
中国电影资料馆  ·  今日雨水
6 天前
摄影世界  ·  日常景物拍出高逼格,就用这6招!
7 年前
基因漫游指南  ·  这个专栏写什么?
9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