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无疑是对塑造和变革国际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回顾2024年世界政治的变乱交织和起伏动荡,诸多事件意味着国际社会正在面对一个不确定性更加明显的转型时代。
首先,2024年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被纽约曼哈顿法院12名陪审员裁定犯有34项重罪的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7届总统,
“特朗普2.0版”开启。这意味着一个美国利益中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美国即将登场。
自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冷战终结以来,美国政府始终标榜执行自由国际主义的政策,强调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和“基于规则”的秩序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中心要素。但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频频发出要发动贸易战,以及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巴黎气候协定》等全球治理机制的言论,让人十分担心“特朗普2.0版”的美国不仅想要按照美国的霸权实力和自私的利益观重新“洗牌”国际规则,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问题领域的国际治理机制和多边主义将会面临新一轮的“特朗普重创”
。
更为令人担心的是,特朗普提出了多项地缘政治扩张要求:一是控制丹麦所属的格陵兰岛,二是控制巴拿马运河,更是戏剧性地提出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格陵兰岛地处北冰洋航道的枢纽位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航道的重要性日趋显著。此外,格陵兰岛发现有重要的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美国如果强势控制格陵兰岛,将标志着帝国扩张在21世纪的回归。当然,美国试图通过军事行动占领格陵兰岛的可能性不大,但即便美国对丹麦政治和经济施压、试图按照美国国内目前有人提议的出资1.5万亿美元购买格陵兰岛的做法,也将是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灾难性挑战。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4年目睹了俄乌冲突的无情延续。战事导致的无辜平民伤亡数字仍在冷酷攀升。2024年4月乌克兰对俄罗斯发起的春季攻势让世界目睹了乌克兰军队攻入俄罗斯境内的战场新局。但在2024年年末,俄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决定性逆转。乌克兰军队在俄罗斯境内的行动已经全面失败,而乌克兰境内的俄军攻势却不断扩大,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军事占领区进一步增加,战场态势对乌克兰越发不利。尽管特朗普表示他上任后将尽快启动美俄对话,追求符合各方利益的停火协议,但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2月2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应当迈出与俄罗斯恢复对话的第一步,应考虑俄罗斯的合法利益。拉夫罗夫明确表示,俄罗斯要的不是停战,而是和平。
2024年结束了,但俄乌战场态势依然紧张,冲突风险升级的可能性居高不下,而且各方立场的对立并没有出现相互妥协的势头。拜登政府同意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中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很可能引发军事攻击行动出现灾难性上升。
朝鲜基于《俄朝全面安全合作协议》向俄乌战争派遣军队协助俄罗斯对乌军事打击的行动,使俄乌冲突出现了危险的多边化趋势。2025年,世界将目睹乌克兰危机逐步走向对话停火,还是将灾难性进一步扩大和升级?
为了致命打击对手以扩大谈判筹码,2025年不排除出现军事交战态势扩大升级的危机局面。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中东局势在2024年出现了冷战结束33年以来最具颠覆性的变化。首先是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政府多次拒绝联合国要求停止对加沙地区军事进攻的联大决议。2024年7月,以军对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人居住区的持续攻击摧毁了医院,巴勒斯坦民众痛失了医疗卫生设施。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性军事打击和对黎巴嫩、也门胡塞武装和真主党势力的持续军事进攻,使得2023年10月7日以巴冲突爆发以来的中东乱局进一步深化,以巴冲突已经从加沙地区扩展到巴勒斯坦周边地区。
2024年11月中旬,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对首都大马士革发起进攻行动,在12天之内推翻了统治叙利亚已经超过半个世纪的阿萨德家族势力,总统阿萨德被迫逃亡俄罗斯。目前,叙利亚已经建立了朱拉尼临时政府,但北部的军事行动还在继续。阿萨德政府的迅速崩溃,使得过去30年在中东北部形成的以伊朗-叙利亚为核心的制衡以色列的“什叶派纽带”已经断裂。目前在叙利亚执政的朱拉尼政府得到了美国、土耳其、以色列的支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海军基地和军事驻扎力量也面临着被实质性削弱的风险。
2025年伊始,叙利亚新政府提议举行国内各大政治力量对话,以期通过选举方式重建叙利亚权力架构。
但问题是,“后阿萨德时代”的叙利亚,将会“阿富汗化”还是“伊拉克化”?具体来说,未来的叙利亚政府将会重新陷入穆斯林极端政治势力掌控,还是进入一个多方势力联合执政的脆弱过渡期,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但“后阿萨德时代”的叙利亚政局走向,无疑将牵动整个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