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日报有风来
云世界再美,也要有风。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日报有风来

镇馆之宝︱从战国穿越而来的水晶杯 它的故事仍未讲完

浙江日报有风来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03-11 14:17

正文

文 | 俞吉吉 汤洁

摄 | 魏志阳



开栏词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浙江有三百家左右的博物馆,各馆每每有其镇馆之宝。它们见证着历史,体现着华夏传统文化独特的气度和神韵。 


此刻,它们有的陈列于展厅,有的深藏于库房,有的家喻户晓,有的鲜为人知。我们从中遴选出最珍贵的宝藏,推出“镇馆之宝”系列报道,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 


无一例外,每件镇馆之宝背后都有一个悠长的故事,一段鲜活的历史。透过它们,我们或能触摸到诸多巨匠的技艺之美。它们穿越时间的尘埃,凭着世代的接力,重又闪亮,使我们惊艳不已。 


曾经璀璨,今又流芳。 


在这里,我们开始讲述的,与其说是一件件珍宝的价值,不如说是一段段传承的脉络。 

   

第一期,让我们走进老杭州城最繁华的地方,去看一看那个陈列于吴山脚下杭州博物馆内的战国水晶杯。



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国宝级文物,也是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组)珍贵文物中的一件。


它于1990年在杭州半山镇石桥村出土,至今仍留下多个未解之谜,被网友戏称是“逆天”的文物。


它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宝贝?它是如何被发现的,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历史和故事?未解之谜又是什么?


记者走进吴山脚下的杭州博物馆,一睹这件稀世珍宝的风采,试图找寻历史的足迹,也专访了水晶杯的发现者,现任杭州博物馆馆长杜正贤。



这是走访的第一家博物馆,它分北馆、南馆,记者沿着粮道山的山坡往上走,大概几百米,便来到了南馆的大门。


走过序厅,走进南馆“最忆是杭州”常设展一层展厅,被放置于展览动线的入口正中的,就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


眼前的水晶杯通高15.4厘米、圈足高2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斜长直壁,深腹,圆底,圈足外撇。只见在灯光的照射下,透明水晶泛着淡粉色。近距离观察这个杯子,它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略带一点淡琥珀色。杯子的高度比家里用的杯子要高一点,杯口差不多大小,就是内壁厚不少。


外表没有什么纹路,表面看得出是经过抛光处理的,底部和中部可以看到一些海绵体状的自然结晶。



一般人见到它,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就是家里用的杯子吗?”也曾有专程过来一睹其风采的网友开玩笑说:“这是我家的牛奶杯,昨天穿越到战国不小心遗失的。”


大家难以想象的是,这只看起来不起眼的杯子,其实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


水晶杯1990年出土于杭州半山镇石桥村,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国宝级文物。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录,这只水晶杯,就是其中之一,与之并列的,是后母戊大方鼎、曾侯乙编钟、秦始皇铜车马等举世孤品。


“目前,全世界也只有这样一件。”说到眼前的这件水晶杯,它的发现者,现任杭州博物馆馆长杜正贤是满满的激动和兴奋。



水晶杯的故事要从27年前一套陶瓷乐器的失窃说起。


1990年的一天,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几个工人在取土时发现了一些陶瓷的编钟,工人们没有声张,偷偷地把东西藏起来,等到第二天拿到古董商那里卖掉了,被附近的村民看到并报了警,警察迅速出击,找到了贩卖文物的人,后从他们口中得到了古董商的消息,卖出的文物中的绝大部分都被追了回来,其中就有目前在博物馆内展出的一套原始瓷镈。



镈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与钟磬配合使用,一般只有贵族在宴飨和祭祀时才使用。


半山镇为什么会出土珍贵的原始瓷镈呢?


为了弄清楚情况,文物部门决定对发现原始瓷镈的地方进行抢救性发掘。“当时那个地方是个小山坡,因为取土已经基本上被夷为平地了,还剩下几间炒春茶用的旧房。”杜正贤回忆道。


1990年杜正贤刚好30岁,也是进入杭州文物考古所第五个年头,那时候在考古所里,他还算是资历比较浅的。


杜正贤觉得有编钟出土,这下面可能会是一个大型墓葬,经他坚持和提议,10月底,考古队再次进驻并开始挖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挖至1米多的深度时,有些部位露出了黑色的木炭灰末。“看到木炭,我们高兴坏了,木炭的出现意味着有大的墓葬。”杜正贤解释,木炭是有防潮功能,只有在贵族、有钱人家的墓底才会铺设。当时的发掘已快接近墓底了。


为了不破坏墓葬里的文物,考古人员不再使用小铲,而是改用了一头削尖的竹蔑片,蹲在地上一点点地抠土。


杜正贤小心地掀开一块土时,突然被一道刺眼的反射光晃了眼,亮晶晶的,跟普通人一样,在考古发掘时,见到它的第一眼,杜正贤就很诧异“这不就是我们喝啤酒的杯子?”



于是,现场便有考古人员怀疑墓葬在之前遭到过盗掘,但从墓外早已被拖拉机压得严实的土层和墓内并无被盗痕迹的事实来看,猜想被推翻。


为了搞清楚这个杯子的材质和年代。杜正贤和同事联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随后,这个“宝贝”被运送到北京鉴定。考虑到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毁损,杯子被包得严严实实,连同里面的土一起带到了北京。


“宝贝啊,国宝啊”,看到这个杯子,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感叹道。科研人员对杯子里的土和墓内所取的木炭标本进行测定后得到,这只杯子是距今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水晶杯,由天然水晶制成。


苏秉琦没见过这样的材料,建议让地矿部门的同志看看材料是哪里来的,回杭后,杜正贤拿给杭州的地质专家看,专家表示现在我国还找不到这么高纯度的水晶。


“苏先生把杯子抱在手里整整有40分钟才放下来。”回过头来,杜正贤对这段往事仍念念不忘。



这只战国时期的水晶杯的出土曾一度引起轰动,那么,杯子的主人是谁?跟古代杭州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拿来陪葬?是墓主人生前的饮器,还是宗教祭祀礼器?


据介绍,战国1号墓墓室内出土的陪葬精品器物共计34件,除了这件珍贵的水晶杯外,还出土了原始瓷器、陶器、漆器、玛瑙环及包括玉璜、玉虎等在内的成组玉饰件。件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目前也在杭博展出。




杜正贤推测,根据墓葬的规模和陪葬器物的品种看,墓主的身份绝对不是普通百姓,很有可能是楚灭越之后楚国派驻杭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或军事首领。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从墓的形制和规模上看,出土水晶杯的战国1号墓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大型竖穴土坑墓,坐西朝东,面向高山,平面呈“甲”字形。在古代的墓葬制度中,帝王级别的人享受亚字形墓葬,有四条墓道,王侯级别墓葬呈中字形,有两条墓道,列侯一级的墓葬呈甲字形,只有一条墓道。从墓葬的形制来看,墓主人的身份在当时应该非常高,属列侯级别。该墓也是杭州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的先秦墓葬。


其次,出土的陪葬器物。“虽然当时战国时期,杭州大多处于越国的范围内,但是在出土器物中,除了带有越文化外,还有不少楚国的元素,比如原始瓷编钟、江南地区少见的玛瑙环和充满异域情调的琉璃饰件等。”杜正贤说,“或许就是从楚国带来的”。


历史上,古代杭州曾是吴越争霸之地,越灭吴后,越国长期统治着这里,到了战国时期,又遇到了强劲的对手楚国。公元前323年,楚怀王率兵东进大败越兵,杀了越王无疆,古代杭州一带从此纳入楚国的版图。


此外,他还推测,楚越争霸时,半山镇石塘村是屯兵打仗的地方,楚灭越后,在此地建立了城池,城池四面环水,现在也还有三条小水沟存在着,有城池的痕迹。墓地距离城池的距离是1公里,也较为合理。



“水晶”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写的《天工开物》一书。在更早的文献里,人们对“水晶”也有不同的称呼。“水玉”是水晶最古老的称呼,意思是像水一样的玉。


那么,战国时期已经有水晶制品了么?古代工匠,能够制造出工艺如此高的水晶制品吗?


事实上,中国使用水晶的历史非常悠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也曾多次伴有水晶制品出土。商周以后,水晶制品的制作更加精细生动,春秋时期已有水晶生肖雕件出土。这些器物采用圆雕的加工手法,技术上较之仅为钻孔和弧面打磨的工艺难度更高。在水晶杯发现之前,国内从未出现过纯度如此之高的大块水晶。


在战国同时期和晚后朝代,也有水晶制品,但无一例外地要小得多。


原因很简单,大块、完整、均匀的天然水晶很难得,而要把水晶加工成这般模样,难度可比雕琢玉器还大得多了。


对于生产力低下、科技并不发达的战国时期,要开采出如此大块的天然水晶,并将其打磨成杯子的形状十分难得。


如此高纯度的水晶材料目前在国内几乎找不到,那么,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取材的?此外,水晶硬度高,又很脆,杯子中间的芯子怎么取出来的,杯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外壁、内壁和底部都非常光洁,抛光技术非常高超,现在都很难达到,古代又是如何达到的?


杜正贤表示,这些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谜底不出,则水晶杯的故事仍未讲完。


2002年杭州博物馆开馆的时候,博物馆曾尝试让玻璃厂制作人造水晶复制品,经过努力,几家还是以“做不出来”拒绝了。


未来,博物馆仍将不断探索水晶杯保护利用的最佳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只战国水晶杯的神秘面纱就会揭开,讲给我们听更多湮没于历史之中的故事。



本期制作 | 三也在听风


有风来


云世界再美,也要有风。

微信号:youfenglai_zj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