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文 / 郑可君 管慕飞
微信公众号 / 腾讯创业
2013年,一批做充电宝生意的商人被“雷布斯”和他的小米充电宝“逼上梁山”。
今天这批人摇身变为“共享充电”创业者,并创下了10天3亿+人民币的融资神话。
他们真能回到当年做充电宝那样的黄金时代吗?
共享充电究竟是下一个风口,还是只是一门短期内有利可图的生意?
共享充电宝大火的背后
共享单车领域尚未决出雌雄,共享充电的大战眼看即将上演。
从3月底到现在,短短十多天的时间内,已有Anker街电、小电、来电、小电、Hi电5家共享充电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十几家资本相继入场,其中不乏腾讯、元璟资本、金沙江等知名机构。
一夜间,那些做电池出身的创始人们终于尝到了“苦尽甘来”的感觉。
据说,在2013年以前,做充电宝的商人大都拥有一座自己的工厂,生活滋润……后来,就有了“雷布斯”和他的小米充电宝。
“雷军入局充电宝行业,把整个行业打乱了。作为创业者,我觉得我已经被宣判死刑了。”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曾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此后,不少充电宝厂商被迫转型,共享充电成了另一个新的“故事”。
但这个“故事”在刚起步时,其实并未激起太大波澜。
当时,成立于2013年的捷诺科技是由快用苹果助手及奇虎360联合投资成立的公司,在全国运营线下“智能手机加油站”,这是共享充电领域的最早试水者。
共享充电真正被人注意,是从王刚和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宣布入局开始。
据悉,其实在去年年底,王刚和朱啸虎就曾在公开场合透露,他们所投的神秘项目就是智能共享充电宝公司“小电”。
3月31日, 小电正式宣布获得由金沙江创投和王刚领投,德同资本、招银国际、盈动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这也是继滴滴、ofo等知名项目后,朱啸虎+王刚的再次联手。朱王俩人搭配,必然会将这个领域搅出一番动静。
那么,共享充电会成为共享单车之后的又一个风口吗?我们先来看看入局者现状。
共享充电领域有哪些玩家?
目前,浮出水面的共享充电已有十余家,腾讯创业对其入局时间、融资情况以及商业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整理:
腾讯创业发现,共享充电创业有两个方向:桌面式充电宝和自助租借充电柜。
桌面式充电:
小电科技
Hi电
小电、Hi电等等,都属于桌面式充电宝,用户一般可在扫码后连接充电,但不能将充电宝带走。
桌面式充电宝某种程度上更像火车站、机场里传统的固定充电桩,这种充电桩的痛点在于,普通手机从无电到满电状态至少需要1-2小时时间,这就意味着用户在这段时间里哪儿都不能去。
这种场景其实更符合机场和火车站,用户在等待火车或航班时顺便充电,也比较合情合理,此外,咖啡馆、KTV等用户没有太多活动需求的休闲娱乐场所,桌面式充电宝也有用武之地。
柜式充电:
来电科技
街电科技
来电、街电等柜式充电的特性在于,用户可直接租借移动充电宝,带走充电,并在充电完成后归还。另外,来电也提供数据线出售服务。
相比桌面式充电,柜式充电的便携性更强。试想,你与朋友正在逛街,忽然发现手机电量不多了,这时如果停下来用固定的充电宝充电,那就只能在原地干等,十分扫兴,而移动充电宝则能完美适用于这一场景。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很容易联想到共享单车有桩与无桩的区别,但其实并不完全可比,两种共享充电产品实质上都是“有桩”的。移动充电宝虽然允许用户在一定时间不受充电桩束缚,但它并不像无桩单车一样,用完后可以随意停放,充电宝毕竟还是要归还的。如果线下投放量不足,那么归还充电宝又会成为一件麻烦事。
另外,参考共享单车的先例,柜式充电宝的损坏、丢失率可能也会高于桌面式充电宝。
为什么共享充电,
恰好在这个时间点火起来?
共享充电准入门槛低,没有技术难点,线下铺点容易,已然成为风投们新的宠儿。
但充电宝作为没有任何技术革新的东西,为何能披上“共享”的外衣,忽然火了起来呢?
除此之外,一个“技术革新和使用场景的Gap期”是风投下注的关键点。
现在,用户花在移动端的时间越来越长,面临着5G时代的到来,手机用电需求量势必会越来越大。
而现有的手机电池容量已经很难满足12-18小时的用户使用需求,电池革新的速度也没这么快。因此,用户对于及时性的充电需求会非常强烈。
共享充电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个“技术革新和使用场景的Gap期”。
至于“Gap期”何时结束,就要看电池革新技术,以及充电技术的发展速度了。
撇开风口不谈,至少目前,共享充电是一桩可以看得见盈利的生意,这多少也给下注的风投带来了信心。
袁炳松曾在接受小饭桌采访时算了一笔账:来电科技的充电宝每台每天被借出0.7~0.8次,单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电宝成本在90元左右,循环使用次数约为800次。在不考虑充电宝柜台成本、场地费用外,一台充电宝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
而Hi电创始人刘文源也曾向媒体透露,桌面式充电宝成本大多在100元以内,在理想情况下,一个月即可回本。
相比目前疯狂烧钱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在短期内似乎更有“钱途”。
共享充电模式真的可行吗?
上面提到,共享充电是一门现金流正向的生意。
但如果想做成一门产业而不仅仅是“生意”,就要考虑天花板以及线下铺设密度。对于共享充电来说,铺设一个点就是一单成本+一段时间内的收益,不存在边际成本的问题。也就是说,不会因为铺设的密度变高而降低单点成本。
但是,如果铺设的密度不够高的话,很难形成协同效应,也很难做更多的市场拓展。
和共享单车线下铺车的逻辑相同,更多车才能让租赁频次增加,而铺车最重要的是资金。
因此,资本在共享充电领域的竞争中,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营难度主要集中在线下店的BD难度。不论是机柜模式的机器还是桌面上座充,都需要将线下设备放置在便利店、咖啡馆和餐厅等等线下场景中,如何让他们接受线下设备的安置和摆放,以及如何进行利益分成,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共享充电能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带来的“红利”。前面也提到,共享充电的门槛很低。
坦白来说,即便是一家便利店的小老板,想在自家店里安一个充电桩,也并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事。实际上,711也早已推出充电服务,而要追赶711这样庞大的便利店网络,对创业公司来说并非易事。
披着共享经济外衣的租赁经济?
资本对于“共享经济”的疯狂追逐,甚至颇有当年O2O刚出道时的感觉。
据不完全统计,从3月底开始,10天内,5个共享充电的项目共吸金3亿+。
从《中国企业家》对“来电科技”袁炳松的采访中,也可以窥探出一些端倪:
“我发现这一轮投资来电科技比较积极的,全是本来有机会投共享单车,但是错过的。”
融资节奏异常疯狂的共享单车领域,带火了“共享经济”这个很早就被提出过的概念。
赶上了浪潮的投资机构暗自庆幸,没赶上的那些,急迫地去追赶下一个和“共享”沾边的新概念。
某知名美元基金的投资人对腾讯创业透露:
“当时就是因为Drop(放弃)了摩拜单车,我们才会去投共享充电。但这个事情线下很重,收益很难说。”
共享单车虽然名字里带着“共享”二字,但却是实实在在的B2C租赁经济。真正的共享经济,本质需要涉及四个关键性要素:个人、闲置(过剩)、收益和网络。这一点,在迈克尔·J·奥尔森的《分享经济:行业演变归集深度解读》里面也有提到,在这个经济体里面,个人是主体,也就是C2C模式,从个人到个人的价值沟通。
但不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都没有任何关于C2C的经济体系,全部都是基于B2C,也就是“租赁经济”模式的共享经济。
B2C模式带来了什么呢?腾讯创业在我们给摩拜和ofo们算了笔账,3000万辆单车订单能覆盖中国多少城镇?一文中提到过,共享单车领域大热,给原本平均内需为2400万辆的国内自行车领域,又新增了3000万辆订单。
而共享充电领域中融到资的“来电科技”,也表示准备“舍命狂奔,在三个月内花光一个亿”。
通过租赁次数和时长来获取收益的租赁经济,就这样披着“共享”的外衣,越来越火爆。
但火爆同样伴随着泡沫。
希望投资人的钱能真正改变行业,而不是烧成了街头堆得像小山一般的“残废单车”,或是烧成了当年O2O大热时的补贴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