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房价的数据更新了。
老规矩,在公众号底部的对话框里回复下面表格里的城市名,可以看到过去12个月的房价走势图。
因为春节的原因,每个城市的「关注」曲线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我发现沈阳走出了不同的曲线,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没有逻辑地侃侃房事:
1
2017年初去重庆买的房子基本翻倍,复盘了一下,没踩到什么坑。
坚决把老妈赶了过去,选的配套成熟等补涨的冷门板块。
半楼王,高层无遮挡看江才5千多,非常便宜。现在单价过万,依然不贵。
我看了下目前在售的,低楼层看江已经破万。
但是捂着空置有成本:
重庆是有房产税的,我没太研究过,老妈说目前交了1106.4元,税单上的日期是2018.7月到年底,物业费是128元/月,房贷1.5k+/月。
2018年重庆开始限售,目测2020年开始二手房市场上会有很多待售的获利盘。
记得当时我让老妈去重庆帮忙看房,中介大姐偷偷给我发微信说:你妈压力太大,吃火锅的时候都哭了,怕没买好。
现在再提这事儿,老妈很得瑟地说:哎呀买两套好了。
我是想装修一下出租的,硬装报价800元/平左右,再买点儿家具家电,装修又得8、9万,还在犹豫。
这要是二手房可就方便多了:约个深度保洁,置办点儿绿植、家具,改善下审美,一个周末就能搞定。
2
关于城市选择,二线城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一些人趁着三线城市还有关注度,价格还坚挺,棚改还没有完全停止,选择卖掉老家多余的房子置换成二线城市。
尤其是年轻人,对他们来说,三线城市确实舒服,但赚钱费劲。
还有些年轻人选择不去一线凑热闹了,挑个单价在3万以下的二线扎根,选择城市就是选择了人生。
一线的房子保值没问题,但是基数太高了,不会再有多大的上涨空间。
如果未来真的按照「套内面积」统计单价,一线房产还要再涨一截。到时候放眼全球,除了香港等几个城市,没谁能超过京沪深。
但二线的雪坡还很长,南京杭州厦门已为众多二线打开了天际线。
后面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就是往省会城市辐射圈里灌人。
省会也很给力,都在争首位度,努力招商引资,放开落户,吸引人才。只要你有本科学历,都欢迎!
二线还在承接一线城市的回流人口,我在一线是买不起了,这几年手里攒了小一百个,老家回不去,只能去省会了。
我有一线的工作经验和视野,也有不错的经济基础,房子、车子、娃都可以提上日程,真是幸福啊!
当然,现在大部分二线城市都是限购的。
不过我觉得不着急,可以等等,总有放开的一天,而且二线不会再有大涨幅,窗口期还是在的。
如果实在等不及,我前几天在「人生要选对」知识星球中分享过4种绕开限购的方法。当然,每种都很考验执行力。
以下是广告
推荐下前不久在美股上市的「富途证券(FHL)」,知名度很高了。
优势:
刚刚在美股上市,背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