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泰科钢铁
泰科钢铁网,www.itechgt.com,钢铁产业交流平台,你可以学习分享钢铁行业知识,可以解疑答惑,可以销售推广技术及产品,可以结识钢铁行业精英等等,欢迎访问,参与讨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欧盟警告,拜登、哈里斯发声 ·  昨天  
参考消息  ·  “伊朗已准备好回应”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涉征兵丑闻,乌总检察长辞职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商务部:对这些国家100%“零关税”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军确认:两名飞行员死于坠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泰科钢铁

周传典:鞍钢“三大工程”回忆

泰科钢铁  · 公众号  ·  · 2017-06-25 00:13

正文

总有一段难忘的记忆,因为在过去的岁月中,在一个期间,总会发生过刻骨铭心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就是 1953 年的“三大工程”建设。

1952 年传来特大喜讯,党中央决定鞍钢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把旧社会留下的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改造成为为现代化的先进的钢铁大厂,并且号召“全国支援鞍钢建设”,一声令下,行动非常迅速; 东山上突然间拔地而起,竖立了一座大宾馆,几百名前苏联专家进来; 十四条盖起一长排三层楼的新宿舍,迎来从全国各地抽调的有领导能力的干部;称为三角楼的两栋大楼,有名的第四宿舍及其前边的红楼清理出来,接待应聘前来的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员。生产建设工人除广泛动员老工人来厂外,还到关内的几个小铁厂招来许多工人,炼铁厂就迎 来两批山东莱芜来的工人,还对紧急招收新工人组织培训、对炉山一大片房子成了他们的家,鞍钢总公司迅速组织起来四个方面军,即鞍钢公司主管生 产厂矿、建设公司主管建筑、设计总院主管钢厂改造设计和地质勘察公司为鞍钢生产找矿源。原来不大的鞍山城,一时间沸腾起来,大白楼、小白楼彻夜灯火明亮,工地上人喧车鸣,到处搭起脚手架,闪烁着电焊火花,人们走起路来,像是跑步,各自奔忙自己的工作。这情景在我过去的生活中还只见到过这一次! 

动员大会是在当时市总工会旁边的运输部礼堂开的,当总经理宣布鞍钢 “三大工程”已经批准即将开工时,会场欢声雷动,经久不息。会后总经理找我谈话,说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由甲、乙、丙三方组成,甲方为建设单位,乙方为生产厂矿,丙方为设计院。7 号高炉工程的甲方代表是回吉胜、白良玉,他们是高炉建筑公司的经理,总公司和铁厂研究决定由我担任乙方代表。这个任务光荣而又繁重。设计是先进的,设备也由前苏联供应。公司完全相信, 只要三方鼎力合作,联系依靠前苏联专家,密切依靠职工群众,是能搞好这项重要工程的。 

当时的炼铁厂还不像样,原有的9座高炉是1919年开始陆续建成的,已经落后当代水平二三十年,工艺装备十分陈旧,二战期间前苏联进军东北,从日本手里夺回鞍钢后,拆走了 3、5、6、7、8 号高炉的机电设备,只剩下破炉壳,9号高炉在日军占领时,被美国飞机全部炸坏。1948 年我们接收后,铁厂只剩下残垣断壁,遍地蔓草,日本人在撤退时说:“这里只能种高粱了”。共产党人没有被困 难吓倒 ,我在1949年调来鞍钢时,早来的人们已经组织起来,准备修复。1、2、4 号三座炉子容积小于 800立方米被称为中型,大型设备未被拆走,比较容 易恢复,但在国民党占领时期较小的零部件都被拆卖盗得一干二净,散失到社会上去。 

当时是无法购买到的。总公司决定发起一次献交器材的群众运动,解放了的鞍山工人和市民,在大白楼前排起队伍,争先恐后送来他们搜集到的器材零件,在1949年先后迅速地修起1、2 号高炉,1950 年初又修起4号高炉恢复生产。论其水平,就拿我工作的1949年6月第一个修起的 2 高炉为例,其落后状况不但现代人们闻所未闻,就是 1953 年以后参加炼铁工作的也是见所未见,这种炉子的炉身竟是耐火砖砌筑的,外边加几道铁箍,铁水不是流进铁缸运走,而是在炉台上用沙子筑起格子坑,铁水流进后造成块。但是我们不要小看了这三座破旧炉子,在当时全国几乎手无寸铁,这近 2000 立方米的三座 炉,加紧生产,有力地支援了南下的解放军,支援了北上的抗美援朝志愿军, 立下了不朽功勋,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志愿军三次派来代表团表示谢意!

为什么我要叙述一大段旧高炉的情况?这可以用我传达公司指示时全场欢腾来说明,许多职工说,这下子就把我们落后的 20 年代老技术一步提高到50年代的现代水平,跨越 30 年,是个飞跃的发展,谁能不高兴呢!乙方代表队伍很快组建起来,人人争取参加,我们同各工段研究,他们都愿把精兵强将抽出来,参与工作。几十年了,我还记得调来人员的名字,有杨来鹏、王洪顺、姚 其美、钟成德、包秀良、彭元伶、施文通、张士良等数十人,他们没有辜负上级的重托,配合设计人员,协同建筑人员,日以继夜,坚苦卓绝打好7号高炉这一硬仗。在缺乏施工机械和吊装工具的条件下,几乎全靠肩挑人抬,硬是在最短时期内以很快的速度建成了 7、8 号两座高炉。这里要说明,过去习惯上称 7 号高炉是“三大工程”之一,其实 7、8 号高炉的原型相同于现代化改造的设计,又是在相差不多的时间内建成,“三大工程”之一应该是这一对孪生子。当时鞍山《工人生活》报登载过许多称赞职工忘我劳动的文章。建设的速度很快,工程质量怎样呢?工程质量也被评优等。三方人员一心报国,都有很强的责任感。记得有一天,炉子砌砖有些问题,乙方检查员提出来,甲方还有点犹豫,因为返工要影响 3天的速度,工地上谁也不敢决定。事情提到指挥部,我和白良玉当即决定立即返工。延误 3 天工期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汇报上级后,各级领导都支持我们的决定。几年前,在闲谈中,白良玉同志还提起这件往事,并说这次返工在建设队伍中引起很大的震动,使建筑工人受到一次最为深刻的教育,以后在武钢、包钢、首钢、马钢、湘钢等厂建设中,十分重视工程质量,把关心质量变成建设工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因此取得很好的成绩。 

出色地完成了“三大工程”建设,中央、东北局发来贺电,加以表扬,许多领导来鞍钢参加竣工典礼。在一次小组会上,同志们包括大报的新闻记者,要我谈谈 7 号、8 号高炉的先进技术,我从六大特点说明 7 号、8 号高炉代表着当代世界钢铁技术的先进水平,评论为它开辟了我国钢铁史的新时代,以此为起点,中国钢铁进入当时世界先进之林。这篇汇报稿被登载在《人民日报》上,我不再重述。为什么作这样的评价呢?几十年来的发展史已经作了证明。当时人们务实而不说空话,各级领导狠抓这些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各个企业踊跃采用鞍钢技术和国产设备建设自己的工厂,如鞍钢继续建设起 来 3、5、6、9、10、11 号高炉,改造好 1、2、4 号高炉,本钢、武钢、包钢等厂均在 50 年代建起新一代高炉,所以说 7 号、8 号高炉是我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起点,并非过誉!连这些新厂的人员也都是 7、8 号高炉分出去的。

当时,为了加速建设,中央提出“全国支援鞍钢”,全国人民为之欢呼,我们鞍钢人决不会忘记,应当记下大家的功劳!看看“三大工程”:各省市自治区 的领导人纷至沓来,一睹新技术的异彩;志愿军来过几个代表团;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亲自前来视察。我记忆我在7 号、8 号高炉上接待过的领导人就有少奇同志、周总理、朱总司令、李富春、薄一波、王鹤寿、林枫等。他们非常高兴、热情的关怀和鼓励,亲切的教导和对未来殷殷的期望,都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每次在职工集会上传达之后,都能变成鼓舞力量,催促我们勇猛前进。 


编辑 墨涵 成成

图 | 文来源:鞍山市政协  编《城市记忆》一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鞍山生活圈儿。

(作者简介:周传典,安徽凤台人,19211月~2017年6月14日,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西安国立西北工学院。原冶金部副部长、总工程师。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委员,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工 业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冶金学院教授。曾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欢迎参与讨论,您知道的正是大家所需要的!更多钢铁信息、技术交流,请访问泰科钢铁网!商务合作请加微信itech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