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先生
赛先生由百人传媒投资和创办。文小刚、刘克峰、颜宁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主编,告诉你正在发生的科学。 上帝忘了给我们翅膀,于是,科学家带领我们飞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妈,穿不穿秋裤跟老寒腿真没关系! ·  昨天  
科普中国  ·  医生告诫:这 7 ... ·  昨天  
环球科学  ·  你的眼睛随时都在抖动,只是你不知道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先生

在浩瀚宇宙中找到你——新星的发现之旅

赛先生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4-30 07:23

正文


最近,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围绕它的行星环尺寸惊人,比土星的环还要大上200多倍。这颗行星非常年轻,行星环中可能正在诞生它的卫星,而我们从地球上就可以看到这个超大行星环的阴影。现在,天文学家正在寻找其他像它一样有着巨大行星环的行星。就在今年,2017年,可能就能观测到行星绘架座βb(beta Pictoris b)以及它的行星环啦!



“给少年的科学前沿”系列(8)


作者 Matthew Kenworthy(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天文台)

翻译 贾小方

编辑/校对 李娟


赛先生“中小学生评审”张及晨、陈一帆为本文提出了修订意见,并撰写了点评。

小黑板

凌星:一个天体在另一个天体前面经过时的天文学现象。

假阳性:类似于要观测的现象,但由于干扰因素存在,造成了虚假信号。

双星系统:有两颗恒星的星系,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着共同的引力吸引中心运行。


寻找新星的方法

当一颗行星运行到它的母恒星前面,会挡住来自母恒星的一部分光线,这个阶段长达好几个小时,被称为行星凌星。天文学家正是通过这种掩星法发现了银河系里的很多行星。他们利用小型望远镜,测量行星在恒星前面移动而造成的恒星亮度的改变,进而发现并观测新的行星。像木星这种巨大的天体,其直径可达恒星的十分之一,它挡住的光相当于恒星总光线的百分之一。

 

第一次用掩星法发现行星是在2000年[1]。当时,配合计算机控制的摄像机,大卫·沙博诺(David Charbonneau)教授使用的是4英寸口径(约102毫米)望远镜。现在全世界有许多不同型号的望远镜,每隔几分钟就会拍下夜空的照片,寻找由于行星凌星所致的可辨别出的亮度变化。

 

其中一个寻找行星凌星的天文台叫做超广角行星探测器(SuperWASP)(见图1)。这种探测器配备了八个强大的摄像镜头,分别连接着八个照相机,每晚都拍下夜空的照片[2]。使用的镜头越多花费也越大,镜头少虽然省钱,但要耗费更多时间。截至2010年,超广角行星探测器收集了超过一千八百万个星体多年来的珍贵数据!这些数据对其他天文学家们来说也很有用,它们可以被用来研究感兴趣的行星,探索行星的活动。

 

在发现新行星方面,这些小小的望远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地球上观测到了300多颗行星绕着母恒星移动。还有更多行星没被观测到,因为它们的运动轨道跟地球上的望远镜不在一条线上。2009年发射的开普勒号空间探测卫星,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了1000多颗行星。


图1. 超广角行星探测器(图片来自:http:// www.superwasp.org/)

 

但同时也有一个问题。使用电脑根据亮度减弱来探测行星是有难度的,因为还有其它天文现象跟行星凌星很像。比如,当两颗恒星运行时碰巧互相阻挡对方的光亮,看起来与行星凌星类似,探测就会出现假阳性。

 

有些恒星也会因为如下原因导致亮度改变:膨胀、坍缩、表面发生爆炸,或者正把附近其它恒星的星屑吸引过来。这些现象都可能造成假阳性。由于众多天文现象的误导性,超广角行星探测器的建造者把所有数据都放到了网上,以供其他天文学家下载,方便大家一起研究。而他们也就是这么发现J1407的。

 

恒星J1407的发现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Eric Mamajek 教授和他的研究生Mark Pecaut,研究了超广角行星探测器数据库里的数据。Eric和Mark都是发现年轻恒星的专家。年轻恒星有两个标志:(1)表面有许多黑子,黑子区域比其他部分温度更低,看起来像小黑点。(2)年轻恒星比较老恒星自转速度更快。太阳自转一圈大概需要25天,但年轻恒星只需要2到3天。

 

年轻恒星自转时,其表面的黑点会时而不见、时而可见,这会对亮度的变化产生小小的影响。通过观察恒星发出的光,Eric和Mark观测到每次自转时亮度的周期性改变。数据库里记录着很多恒星的亮度变化情况,为发现年轻恒星提供了完美的平台和有力的证据。

 

其中被观测到的一颗恒星叫做J1407。他们发现这颗恒星的光数据非常奇怪。这颗星的全名叫做1SWASP J140747.93-394542.6,这个名字来源于它在天空中的坐标位置,我们简称它为J1407。

 

在头两年的时间里,这颗星表现得非常规矩听话,它的光度每隔3.2天就呈现出微小的变化,这显示它是一颗旋转得很快、可能也非常年轻的恒星。直到2007年中期,它开始表现出了异常。


在两个月的周期里,这颗恒星的亮度开始变得黯淡,接着回到正常值,之后又黯淡了大约一周,然后反着重复了这个过程,最后才回到正常值(见图2)。而且,它变暗的速度非常非常快。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光度就下降了一半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图2. 2007年4月和5月获得的J1407的光数据。红点是测量得到的恒星的光度。通过用电脑模拟行星环在恒星前面的运行,记录被行星环遮挡后恒星的光度变化,绘制出了图中的绿线。绿线恰好和实际观测的红点相吻合[3]

 

几个月之后,Eric给我看了这颗恒星的光变数据。与此同时,其他的天文学家也在持续关注这些数据并研究J1407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假设——也许这是一个双星系统?答案是否定的,它的光数据太复杂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奇怪的光变曲线背后的真相

唯一行得通的解释,就是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位于大行星环内的大量小行星环,就跟围绕着土星的行星环一样,在地球和这颗恒星之间运行。

 

鉴于这颗恒星变暗和变亮的速度如此迅速,我们可以想见,挡住它的行星环的移动速度有多快。将此速度乘以亮度变化的天数,可以估算得到行星环的大小:它的直径大于1.8亿千米!这些行星环的大小相当于金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见图3),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图3. 环绕J1407b的行星环的最优模型。绿线显示恒星在行星环后面的运行轨迹。蓝点是J1407b所在的地方,灰色环是超广角行星探测器缺失的数据,不同程度的红色环代表行星环的不同密度[4]

 

但是这些行星环在哪里,它们在这颗恒星的周围吗?不是。最简单的解释是,有一个看不见的行星在离J1407很远的地方绕行,行星周围有着巨大的行星环(见图4)——比土星的环还要大200多倍(行星环围成的面积则是四万多倍)(见图5)!

 

图4. J1407星系的轨道俯视图(左),以及从地球上看J1407星系的轨道(右)。行星J1407b围绕恒星J1407运行。行星环的轨道绕着行星,行星和行星环一起绕着恒星运动。从地球看,J1407b的轨道几乎是在这个星系的边缘,行星环阻挡了恒星的光。

 

图5. J1407b 的行星环非常大,如果土星也有这么大的行星环,傍晚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手机相机看到它。如图所示,如果J1407b行星环在土星周围,这就是莱顿大学学术楼顶的天空。

 

天文学家用母恒星的名字加上字母“b”给行星命名。为什么用“b”而不是用“a”?原因是恒星被认为是星系中的第一个天体,被称为“a”,它周围的行星将是“b”“c”“d”等等。因此,围绕恒星J1407的行星被命名为J1407b。

 

在土星的历史早期,很有可能有更大的行星环系统,但这些物质已经坍缩,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土星的卫星。J1407b的行星环最终也会坍缩,形成环绕它的卫星。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里,这颗行星周围可能形成土星尺寸的行星环。

 

当数据提示在距离恒星大约400光年外的宇宙中游荡着巨大的天体,我们立刻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来拍摄这个惊人的星系。虽然望远镜不够强大,无法看到单个的行星环,但也许可以看到在环中心发光的行星。


搜索行星J1407b

行星形成时是一个充满致密热气的球体。而所有温暖的物体都会发出热能,行星也在不断地散发“热光”。热能的波长是可见光波长的三四倍,我们可以借助一种能“看到热”的摄像机来从地球上观测星体,搜寻J1407b。许多快速冷却的小石块组成了行星环,因此无法被这种感热摄像机所探测到。

 

当用热探测望远镜观察时,我们没有看到恒星J1407附近的天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星系没有行星。我们知道那里有行星环,而行星环的形成需要依靠行星的重力。热探测望远镜的数据说明,这颗行星比我们原先以为的要更小。事实上,如果行星特别小,即使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也无法被观测到,因此我们认为J1407周围的行星最多只比木星重80倍,否则是能够观测到它的“热光”的。

 

恒星J1407相对明亮,可以使用小型望远镜看到,所以我们希望世界各地的业余天文学家都来观测这颗星星,并拍摄照片。我们现在正在等待行星环再次移动到恒星前,不过,这一定会发生吗?已有数据推测它将在未来10年内发生,可能在明天就开始了——所以最好继续密切关注,耐心等待。

 

在数码相机还没有如今这般流行的时代,天文学家用的是感光板来拍摄天空的影像。感光板是像脑袋大小的薄玻璃片,表面涂有特殊的光敏化学物质,当有光线照射时,它由透明变成黑色。天文学家将感光板放入望远镜中,瞄准天空静静观察数小时,再用化学试剂在暗房中冲洗,望远镜所拍摄的天体就能在感光板上呈现出黑色斑点。

 

一百多年间,人们拍摄了数十万张照相板。哈佛天文台收集了很多这样的感光板,正在使用专用扫描照相机将其传到电脑上。所得到的这些旧数据可以被用来搜索过去是否记录到了J1407被行星环遮挡。现在,这个研究还在进行中。

 

2017年的宇宙新闻

2017年,有一颗行星会运行到它的恒星前面。这颗恒星被称为绘架座β(beta Pictoris),中文星名为老人增四,它的行星叫绘架座βb,比木星重约10倍。自从2010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已经拍到了这颗行星的照片,行星绘架座βb的轨道将在2017年的某个时候移动到恒星前面。我们无法预知确定的时间,因为旁边的恒星非常明亮,导致行星的确切位置很难测量。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通过继续给绘架座β拍照,或许能看到行星环的阴影路过它的样子。如果这一点被观测到,将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因为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都可以看到这颗非常明亮的恒星,并同时收集很多数据。

 

对于恒星J1407,我们正无比耐心地等着行星环路过它,等着将持续两个月的凌星现象。我们会观测到恒星的光度变化吗?行星环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答案终将揭晓,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本文的主要内容来自学术论文:Kenworthy, M. A., and Mamajek, E. E. 2015.Modeling giant extrasolar ring systems in eclipse and the case of J1407b:sculpting by exomoons? ApJ 800:126. doi:10.1088/0004-637X/800/2/126

 

其他参考文献:

[1] Charbonneau,D., Brown, T. M., Latham, D. W., and Mayor, M. 2000. Detection of planetary transits across a sun-like star. ApJL 529:45. doi:10.1086/312457

[2] Butters, O. W.,West, R. G., Anderson, D. R., Collier Cameron, A., Clarkson, W. I., Enoch, B.,et al. 2010. The first WASP public data release. A&A 520:10.doi:10.1051/0004-6361/201015655

[3] van Werkhoven,T. I. M., Kenworthy, M. A., and Mamajek, E. E. 2015. Analysis of 1SWASP J140747.93−394542.6 eclipse fine-structure: hints of exomoons. MNRAS 441:2845. doi:10.1093/mnras/stu725

[4] Kenworthy, M.A., and Mamajek, E. E. 2015. Modeling giant extrasolar ring systems in eclipse and the case of J1407b: sculpting by exomoons? ApJ 800:126.doi:10.1088/0004-637X/800/2/126

[5] Lagrange, A.-M., Bonnefoy, M., Chauvin, G., Apai, D., Ehrenreich, D.,Boccaletti, A., et al. 2010. A giant planet imaged in the disk of the young star Beta Pictoris. Science 329:57.doi:10.1126/science.1187187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青少年评审:

Jonah(10岁,来自美国北加州,小学四年级学生):

我喜欢跑步,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包括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作品。我也热爱科学,包括物理、空间科学、化学、计算机编程以及生物学。我经常和爸爸讨论科学,一起玩名叫“我的世界(Minecraft)”的电子游戏。我想发明新的东西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比如说发明时间旅行机器会很酷哦!


赛先生青少年评审:

张及晨17岁,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学生)

简介: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尤其对天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曾参加过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并多次获得金牌,三次入选中国国家队,代表国家参加多项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并均获奖牌,现为北京市中学生天文联盟主席,入选“英才计划”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学习天文科研,研究成果论文已在国内外学术论坛赛事上获奖。

点评:

天文学的研究推动力是人类对未知宇宙的求知欲。系外行星的搜寻,可能是天文科研领域中对民众吸引程度最高的一个。本文中介绍的测光法是天文观测中十分重要的手段,由于大多情况下我们没有能力对系外行星直接成像,所以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推测出系外行星的轨道参数。根据数据做出合理假设,也是科研过程中十分重要并有趣的一部分。本文写到的行星环结构也是学者们的假设,至于是否能验证成立,还得靠时间以及大量观测数据的积累。文中提到下一次J1407b的行星环凌星发生的时间可能是未来十年、或者就是明天,形象地体现了不确定性。毕竟,对于宇宙来说,我们人类的时间尺度简直太短暂,百年也不过一瞬而已。

陈一帆16岁,来自太原五中,高中生)

简介:热爱编程、绘画与运动的理科生,也是“福迷”和“哈迷”。希望能对这个世界有多方位的探索与思考。

点评:

文章很有趣!发现新星的原理很简单,但实际操作并非如此;面对观测现象,找到合理的解释也比理论预测难得多了,因此,在探索过程中总会阻碍重重。这篇文章就是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给我们展示探索之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不断有恍然大悟之感:“哦,原来这个现象是因为有巨大行星环呀!”仿佛自己也随着科学家们一起经历了这一发现过程。另外,我觉得关于绘架座β的内容放在文章末尾有些突兀,虽然原理相同,但它与文章主体没有太大的联系,不妨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小文章。

本文译自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网站。

原文标题:Seeing the Shadow of Rings around a “Super Saturn”

原文链接:http://kids.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rym.2016.00025

Copyright Policy:CC BY 3.0


延伸阅读

太阳系外还有别的“地球”吗?天文学家找到百年前答案的新线索

为什么中文阅读比英文阅读更难学?

细菌如何保护自己?这副“盔甲”让它们如虎添翼

既视感:似曾相识究竟是怎么回事?

厉害了,病毒里也有我们的朋友!

如何把太阳能电池“打印”出来?

如何抚慰哭泣的宝宝?爱TA你就抱抱TA!



《赛先生》第六轮选题发布,期待你来创作!

1. 傅立叶变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

2. 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究竟有多难?

3. 科学家怎么知道宇宙年龄是138亿年的?

4. 如果又有小行星撞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5. 我们离人造大脑还有多远?

6. 能熬夜这件事,是基因决定的吗?

7. 听古典音乐真的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吗?

8. 计算机是如何识别人脸的?

如果以上有你感兴趣的选题,请迅速跟“小赛”(微信id:saixiansheng2017)微信联系,也欢迎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与我们进一步沟通!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您可回复"年份+月份"(如201701),获取指定年月文章,或返回主页点击子菜单获取或搜索往期文章。

赛先生为知识分子公司旗下机构。国际著名科学家文小刚、刘克峰担任《赛先生》主编。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赛先生”。


微信号:iscientists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科学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