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
本科院校和专业:
某西南985,环境工程专业;
前五学期排名及绩点:
5/60,3.54;
英语:
CET6未过,CET4 491;
科研:
国家级大创负责人(未结题),无论文专利;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团队负责人;
获奖情况:
国家级励志奖学金(两次)、校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五次)、建筑方案设计大赛二等奖、校优秀学生、争优创先文艺先进个人、“五四评优”自立自强个人
学生工作:
院团委新媒体宣传中心干事、副班长;
推免院校
: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
其实保研是一个很长的战线,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好好规划
,例如高数、大物等学分高的课一定要认真修完,但真正进入保研的准备阶段应该是从3月份左右开始。
三月份主要是对以前环境专业夏令营情况进行收集并归纳整理,
建议可以列一个表格对照自己的条件与院校夏令营条件对比,以此选择合适的院校
。我因为六级没过,所以放弃了像上海、浙江这些可能对英语要求较高的地方。
四月主要是对自己的获奖证书进行归纳整理,并将英语证书等扫描成电子档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制作了个人简历和自我陈述的PPT。
部分高校保研夏令营通知开始发出,
留意在之前已经确定要报的心仪院校的报名信息,同时准备报名材料
,由于这段时间我们还有许多专业课考试,因此五月是复习报名两手抓。
返校。找老师写介绍信,打印成绩单、排名证明等,
这段时间的夏令营报名信息较多,因此我也选择了海投策略,选择了几所比较有把握的学校作为保底。
夏令营申请情况:
中科院生态中心(未入营)、南开(未入营)、西交(入营未参加)、北师大(入营未参加)、哈工大(优营)、中科大(优营)、南大(优营)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和南开是我最早报名的夏令营,当时都没有入营的时候心里还是很焦虑的,
因为六级没过确实是很大的弱势,基本上看见你没有六级成绩就直接拒了
,因此当时为了给自己一点自信选择报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环境专业学科评估为B-,比我的本科学校要差一些,由于我并不想留在本校读研,因此西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后面与哈工大夏令营的时间冲突了,故而放弃了西交。
中国科大的环境工程系是最近几年独立出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水处理方向,师资力量非常雄厚。
1)夏令营安排
中科大的夏令营时间较长,从还未开营就会有一些破冰小游戏,且会把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开营之后也会有很多与老师、师兄师姐的交流机会。
2)面试问题
a)自我介绍(5min)
b)老师根据你的自我介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主要还是偏向科研方面。
3)自我感受
由于开营后前几天的破冰游戏以及沟通交流很融洽,因此最后面试的时候氛围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中科大的优营没有承诺肯定录取,
你只有和老师达成双向选择,才算真正录取
,由于中科大老师较少,因此最后录取的几率会小一些,但是把中科大当做一次面试训练的机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1)夏令营安排
哈工大的夏令营安排就比较集中和短暂,前两天主要是讲座与院系介绍,最后一天是面试。
2)面试问题
a)中文介绍2min+英文介绍1min
b)老师提问15-20min,主要包括英语提问(但他只问了我六级是不是没过就没用英文问我其它问题了,同组的同学有用英文提问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提问(哈工大也以水处理为强项,
因此专业问题都是水处理方向的,可以重点复习)+科研相关提问以及一些家常问题。
3)自我感受
哈工大我感觉我面试的不好,老师问的几个专业问题都没有回答上来,
而且都是一些很基础的专业知识,但最后还是拿到了优营,因此很惊喜。
其实北师大我是提前联系了老师的,但是北师大的面试包括笔试、面试与英语口试部分
,
当时我选择的老师是有一点跨专业的老师,对他们的专业课不那么熟悉,而且很慌英语口试,因此北师大的夏令营我也选择了放弃。
南大是我最想去的院校,但夏令营是八月底,当时我放弃了和哈工大签约,并在中科大那边也没有怎么联系老师,
因此南大夏令营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但我是在报名后就选择联系老师,在入营后也和老师有几次沟通,因此心里稍微有一点底气
。
1)夏令营安排
也是讲座+面试的安排形式。
2)面试问题
a)ppt自我介绍5min
b)老师提问15-20min,主要是提问PPT内所涉及到的内容
3)自我感受
南大的夏令营面试也是比较舒服的一个,基本上没有英文和专业课提问,
老师更多的还是关注你的科研,以及个人生活这块。
想要保研南大是我大二开始就有的目标,很多次在夜里辗转反侧
,想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直到10月拿到本校的推免名额之后才算是真正松了一口气。
保研这条路从来都不是轻松的,也许在路上会觉得很孤独,因为能找到合拍的朋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所以我一直觉得即使不合群也没关系,寂寞会让你找到前进的方向。
就用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