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血来潮,来小木虫发个帖,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心情。本人女,即将28岁,即将博士毕业。
2007-2012年,有幸就读于帝都某末流985高校,完成了5年制的本科学习。虽然时长抱怨我们专业又土又偏,学习期间又苦又累,工作难找又不体面,但我还是非常热爱自己的母校的,这里让我成长,还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同学,如今回想起来单纯而美好……
本科毕业又有幸保送了研究生,3年,并非自己多么崇拜热爱科研,只是当时的氛围就是好学生都去上研究生了,而且母校本专业属于排名较优,在本行业内认可度较高,每年有许多学生通过考研进入我们学校,我实在是没有魄力放弃保研而去找工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本科最后一年遇到我的男友,也就是我现在的丈夫。
说实在的,一直以来我对我的研究生生活是失望而无奈的。一方面导师不太给力,导师会管我们每天在不在学校等事,却在真正的科研上没有办法帮到我,感觉自己行走在黑夜里,不知方向。另一方面我自己又非常要强,看着原本比自己差很多的学生都早早发多篇SCI,分析原因也并非自己不努力,别人有导师现成的课题,现成的试验仪器、方法,一切都是套路,连写文章都有老师在后面跟着、帮着修改。而我需要自己在大方向内寻找一个方向,确定一个课题~真是心塞!这怪不了任何人,导师是自己选的,路是自己要走的,爬也要爬过去,好在折腾了几回之后最终定了课题。
在上了一年硕士之后,我就被导师约谈,希望硕博连读,挣扎过后还是决定上博士。其实刚开始一年之时我还是一个好苗子,对学习科研都充满热情,我轻松地找了一个仿制药作为硕士课题,做得风生水起,所以当时自信心爆满,现在这个药马上注册完成了(小开心~)。而且硕博连读5年,等于只需要多耽误2年拿个博士学位,以后要上博士可是得4年,想想还是蛮值的(原谅我的世俗)。
开始硕博连读后,我才发现最大的困难就是博士不像硕士那么简单,做的东西要新颖有深度,硕士只要有工作量即可,当时寄希望于导师的指导,结果在后面一年,我除了按部就班做硕士课题的后续工作,没有什么进步,没有方向,更别谈成果,整个人状态很差……好在我及时看清形势,调整自己,一切都得靠自己破釜沉舟的感觉。也得亏我有一个学霸的男友(丈夫),可以倾诉减压、还给建议,至今我还会经常回味当时的不幸与幸运。
虽然,做的东西有点扯淡,但无论如何,在这过程中我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完成了几篇SCI,申请了专利,体验过新药注册,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
今年即将完成我的博士学业,2012-2017年,逆境让我成长,虽然缺失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但这5年来让我成长不少。也感谢我的丈夫一直这么支持和包容我,2年的异地恋(婚姻)已让我觉得幸福十分简单,健康在一起即可。这些年的经历,让我学会爱和被爱,学会不要去深究公平不公平、委屈不委屈,其实这些原本没有标准,全凭自己。与其整天让郁闷占据,没有时间攻克难题,不如强制自己努力调整(不是鸡汤,有感而发)。祝自己2017年回到南京找个好工作,祝各位虫友2017越来越好!
亲爱的虫友,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感恩,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下载最新版小木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