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读新书 第一期 | 尤陈俊:《聚讼纷纭》
主办: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律人类学云端读书会
阅读书目:
尤陈俊:《聚讼纷纭:清代的“健讼之风”话语及其表达性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主讲人\作者:
尤陈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主持人:
李浩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届法学硕士
特邀嘉宾:
许心晴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本书责编
与谈人:
刘顺峰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杜 金 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时间:2022年8月5日 19:00
地点:腾讯会议 623-490-812(无密码)
欢迎积极参加,有机会获得主讲人签名赠书。
作者简介
尤陈俊,浙江永嘉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度),兼任《法学家》副主编,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文化、法律社会学、法律史、法学学术史、法学研究方法论。在《法学研究》、Modern China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有专著《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明清日用类书与社会日常生活》,编著《法学的11种可能: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等,以及译著《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内容简介
在清代的地方志、官箴书、官府文书等许多不同类型的文献当中,常可看到声称某地区存在“健讼之风”的记载。上述现象,与学术界以往惯于强调的“无讼”乃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典型特征的说法形成了某种反差。本书结合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和社会实践向度的不同视角,对历史文献中那些关于“健讼之风”的书写展开分析,将其视作一类充斥着权力关系的话语,认为此种话语所展现的更多是一种表达性现实,而不能被直接当作对其时历史社会现状的完全如实反映,追问主要是哪些主体基于何种目的对“健讼之风”进行书写,并对此种话语加以传播,以及为了强化“健讼之风”话语的某些预期功能,这些主体又运用了其他哪些话语来加以配合,采取了哪些在其看来有针对性的实践行动。本书勉力追随瞿同祖所开创的那种研究范式的学术旨趣,在方法上践行法律和社会研究的历史进路,并不以单纯回到中国古代的历史现场去复原有关“健讼之风”的史实作为最终目的,而是重在带着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关怀,去剖析关于“健讼之风”的史料记载背后所潜藏着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希望从历史的维度,推进我们对于传统中国的法律、社会与国家的深入认识。
购书链接
京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