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观众旁友们大家好,
欢迎收看本期的十三姨说事:
老一批铁都知道去年十三姨还表达疑问:
中国网红卖衣服,到底还能撑多久?
今年就...疑问更上层楼:
网红卖货,死不死啊
。
“我其实我挺厌恶那种,就是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
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啊,扎你一刀,你这血还没擦干净呢,他在那,哎,你要勇敢起来,
你死不死啊,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
“死不死啊”,这是郭德纲大爷说的。
三天两头点名网红,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一没买过网红衣服,二和网红没交集。
但是最近看了@本末测评的《暗访服装工厂 揭秘网红电商供应链全貌》视频。
视频讲了什么?后面说(就
想说我要是早点看到就好了!
还因为记得你们在后台的留言。
这让我对“网红卖货”怎么大度?
whatever,我经历了什么不重要,
你得看看网红的亲粉丝、工厂、工人、甚至消费风向正在经历什么?
以前以为网红卖货
搞专业了可以和外国快时尚PK
咱代表的是国牌
今天看来,别了吧
网红卖货
对设计、质量、甚至行业
毫无贡献
就是纯圈流量圈钱造福个人
你知道,
网红卖货,闹过新闻:
张大奕收入碾压范冰冰,雪梨和国民老公站一起,身家也不跌份。
闹过绯闻:
张大奕和彭于晏,雪梨和王思聪。
还闹过笑话:
张大奕打版CPB还振振有词的说肤质可以仿,配方可以借鉴。雪梨抄袭i-am-chen,公关和稀泥不道歉,还想收编人家做设计师?
声音很杂,但没怎么影响网红赚得盆满钵满。
张大奕月收入过百万,年收入过亿,不比明星收入低,拿出来都是成功案例,每次讲,都能赢来一片惊呼、羡慕。
怎么赚的?
还是拿众所周知的张大奕雪梨说。
年轻,好看,会穿最时髦潮流的衣服,化最流行的妆容,
人是倍儿体面
;
满世界的飞,拍照、探店、吃喝玩乐、旅行,
生活也倍儿精致
。
如此美丽动人,谁都向往成为这样的猪猪女孩。
所以关注她们微博,观察她们动向。
这就对了。
然后就会发现她们微博,也就几大块:
关于自己店铺的衣服,上新日期告知、搭配照片推送;
关于自己设计衣服、拍照的过程,多么辛苦;
关于自拍、生活照分享;
还有最重要的,
和粉丝的互动,转发、抽奖、送礼品,征集粉丝意见出成品...
都这么美这么诱惑了,但你去关注她了,人家才不是高高在上享受关注,而是下落到大众,与你互称姐妹,拉家常,征询你的意见,满足你的需求来做衣服。
换句话,就是这些衣服都是做给你的,穿上这些衣服,你也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因为你向往的她们就是穿这些的。
好像是服务粉丝。
你再想想,这叫服务吗?这是利用。
说白了,这种网红卖货,叫先网红,后卖货。
靠脸靠人设甚至靠脑子吸引人关注,而不是靠“货”。
而且,
企图用自己的颜值、精致的生活、
纽约巴黎米兰玩乐照
来掩盖本质的产品问题。
什么问题?
设计非原创,东抄抄,西抄抄,凑合凑合就成了自家品牌。
著名卖衣服的网红周扬青知道吧,
请看:
张大奕的化妆品店知道吧,请看:抄袭SUQQU腮红。
抄袭植村秀唇釉。
而网红卖货的质量问题,
光是我一篇文章就能炸出一波吐槽留言。
更别说张大奕之前做贼心虚删质量不好的评论,到今天都被diss。
而网红最烂衣服大测评里,雪梨第一,张大奕第二,后者为此还和测评者亚军结下了梁子。
这就不仅仅是利用了,还加了一些“糊弄”。
除了糊弄自己的亲粉丝,
这种网红卖货,
对工厂、工人、乃至市场都是吸血鬼般的存在。
接下来就要说说@本末测评的视频拍了什么?
服装加工厂老板爆料:成本三百五,网红店卖七百,50%的利润,杠杠滴。
50%的利润谁出?买衣服的粉丝呗。
而网红店又是怎么对工厂的?
这些退掉的一千七八件,工厂只能接受,“按照成本算,要做八千到九千件,才能把这个钱赚回来”
而工厂又能赚多少钱?三十五万,还不及网红双十一的一个零头。
工厂如此苦逼,那工人呢?
做一整件,才15块。
一做就是老半天。
这种缝盘的,一天也就两百多。
没有休息,因为做的件数多,就赚的钱多。
和张大奕雪梨同龄的女孩边车衣服边照看孩子。
按部就班的挣扎在生存线时。
卖货的网红在干嘛?
巴厘岛拍照走一波。
摩洛哥风情走一波。
吃吃喝喝与粉丝互动一下。
过得可能是工厂女孩梦寐以求的生活吧。
抛开环境因素,我们看到的是:
网红卖货,价格翻倍,质量很差,销量却很好,一分钟突破1000万、一个双十一就过亿、能打出超越范冰冰的通稿。
可是工厂、工人的生活毫无改变,大众期待的国牌设计的进步没有,对衣服的基本要求质量更没见长。
这就很可恶,这不仅是利用、糊弄粉丝,对工人、工厂、市场都是吸血鬼般的存在。制造更多的是,颜值、私生活、绯闻,制造更多的是流量,娱乐噱头。
网红可以,卖货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