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智能建筑电气专业传媒机构依托中勘协电气分会、节能协会建筑电气及智能化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三大技术资源,发挥协会的指导作用、领先的技术水平、专家号召力及多种媒体资源四大优势,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媒体宣传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丽俊  ·  精进日志723 | 2.2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IBE】责任制丨我年薪才十几万,凭什么用一生的生命来担保建筑!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 公众号  ·  · 2017-10-02 10:23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 关注我们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最近

关于建筑师终身负责制

一段来自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的采访火了


事后,虽然曾群老师对这段话澄清了:

“这是一个月前的访谈,讲了不少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建议。在那段关于责任的话之后,又接着说了: 因此收入、法规,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都要跟上才能更好的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等等的话,可是都没播啊… 又不知哪个媒体把那几句截下来传播,实在是断章取义”


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建筑师终身责任制的讨论却停不下来。

那么,建筑师负责制度到底是什么?


所谓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工程建设的通行做法。在不少发达国家,建筑师不仅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对建筑材料选取等技术问题的把握非常关键,建筑师的全程管理监督对工程质量和效果影响很大。但在国内,建筑师基本只参与整体构思和设计图纸这些工程前期工作。


1、 相关政策

今年4月,住建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完善注册建筑师制度, 探索在民用建筑项目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

7月,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建市[2017]145号),对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出目标及任务,其中指出:“结合有条件的建设项目试行建筑师团队对施工质量进行指导和监督的新型管理模式,试点由建筑师委托工程监理实施驻场质量技术监督。”


2、上海试点

上海在试行“建筑师负责制”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全市有十几个项目正在开展试点。据新区规土局表示,试点工作从原有的保税区域扩展到上海自贸区,引导和鼓励建筑师提供从前期咨询、设计服务、现场指导直至交付使用、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服务。 试点“建筑师负责制”后,政府不再为建筑活动的全过程背书。


关于“建筑师负责制”

业内人士的态度不一


支持派

网友A 工程质量出了问题,第一个就是查设计师的设计图是否不合理。第二个就是查施工单位是否施工不当,第三个查甲方是否使用不当。所以设计师首当其冲。


网友B 建筑师终身负责制是对交钥匙工程的另一种探索,责任主体从总承包公司或者代建公司变成注册建筑师。所以大家会有很多误会。设计对设计负责是没错的,但这不是建筑师负责制,这叫建设工程五方责任主体终身制。


网友C 设计问题找设计师,产品问题找供应商,建筑质量找建筑公司,有问题吗?


网友D 现在建筑质量是终生责任制,出了问题谁都跑不了,你设计没问题谁会说让你来负责?


网友E 当建筑出现问题时,应该分析出问题的原因。如果的确是当初设计方面的锅,那设计师就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如果是后期使用或者其他情况导致问题,就应该其他相应的负责人承担责任。


网友F 施工单位也是终身责任制,拿的比设计院还少,一年几万块凭什么让我对建筑负责一辈子?只要不出明显问题,责任追不到你。只是万一需要背锅侠,那就另说了…

反对派

网友G 拿着卖白菜的薪水,操着卖白粉的心。


网友H 权责利要对等。建筑设计的权利更多在甲方手中,利益被公司拿走的太多,责任却要建筑师承担一生。因此,想要设计宗生责任制,必须有更多,更完善的制度法规来保障实施。


网友I 设计师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除非你不干设计,设计永远是拿最低的钱,操最大的心,没有从事结构设计的人不要站在道德至高点去说话,你自己做了才会明白,外行人怎么会明白工程师的委屈。


其他观点

网友J 结构都没怎么激动,建筑先坐不住了。


网友K 责任越大权利就该越大。建筑师个人执业资格加强,必将造就一大批个人建筑事务所,设计主要应当只承担他的设计职责。那么,施工是就应当建造师执业,对应个人建造事务所。同理 咨询管理个人事务所。一切都个人化了,建筑企业资质是否有意义?


网友L 所以说要推行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设计施工都是你干的,都是你的责任,你负责到底没毛病,谁也别想扯皮。




话说:

淡化企业资质,加强建筑师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对建筑师个人发展绝对是好事,但相对应的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建筑师也必须背负相对应的责任。


既然做了这一行

就得问心无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