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动车公社
重新思考汽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  吐血也要降 ,30车企卷入,广丰刚宣战 ·  17 小时前  
交通运输部  ·  春运2025丨春运里充电这“桩”事 ... ·  2 天前  
玩车教授  ·  短视频 | 提前知道这些 遇到事故不吃亏! ·  4 天前  
有车以后  ·  大牌+大空间、超5米3排座,顶流混动,10- ... ·  4 天前  
宝马客  ·  眼前一亮!国内到店实拍巫毒蓝宝马M2!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动车公社

“新能源专属年检”即将落地!你家电动车“活”得过明年吗?

电动车公社  · 公众号  · 新能源汽车 汽车  · 2024-08-29 23:5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年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该标准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安全和电气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测。文章详细阐述了检测流程和检测项目,包括充电测试、放电测试、电气安全检测等,并指出新能源汽车年检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新能源汽车年检对市场的意义,认为其将引导市场从“拼量”到“拼质”进行转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汽车年检标准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年检是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关键观点2: 新能源汽车年检的检测内容

新能源汽车年检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安全和电气安全的检测,其中充电测试、放电测试和电气安全检测是重点。

关键观点3: 新能源汽车年检的实施细节

新能源汽车年检的实施包括送检门槛、检验环境、检验流程等方面,其中送检门槛主要包括车辆外观、未处理的违章、电驱、高压绝缘、动力电池等故障报警信号的检查。

关键观点4: 新能源汽车年检对市场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年检的推出将引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拼量”到“拼质”进行转变,促使车企和电池公司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


正文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前段时间,主管部门公开对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 征求意见。这则征求意见稿的分量可太重了,直接影响到了全国2500万新能源车主——

它就是 中国历史上首个“新能源汽车年检”标准 明年3月1号起正式实施。

汽车年检制度在中国实施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主要针对的是进口车。而从2002年开始,年检的审查范围扩大到了所有汽车类型。
后来,汽车年检的制度和标准基本上每隔几年就会调整一次,紧跟汽车行业的变化趋势。无论政策怎么变,其目的都是为了 让车上路更安全,更环保。
当然,2010年实施的部分车辆免检政策,以及2014年正式推出的6年免检政策,这些是大幅简化了年检流程的利好政策,也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才提出的。

以前的汽车市场99%都是燃油车,所以不存在、也不需要所谓的新能源专属年检。 真到了新能源车该年检的时候,还是会套用一下燃油车的年检标准。
目前 最主要的 检测项目,就是车辆有无改装;刹车、灯光工作是否正常;以及尾气排放是否达标这四项(新能源直接略过最后这关,毕竟零排放 )。
除了通过以上检测流程以外,还要处理掉所有违章, 年检才能通过。

说到这,BUG就显而易见了:
“凭什么燃油车要查发动机查尾气,电动车却不查三电系统呢?“
“电动汽车也存在自燃的可能性,真的不需要挨家挨户好好排查一下吗 ?”

确实,以往新能源还是“少数派”。但最近几年渗透率突飞猛进,月渗透率已经突破50%,保有量也超过了5%。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所以,新能源汽车专属年检,该来的不就来了嘛!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新能源汽车年检究竟检的是什么,又怎样才算达标呢?

首先,新能源汽车同样适用于现阶段燃油车的免检规则——
车龄6年以内的可申请免检;6-10年每两年检验一次;10年以上每年检验一次。 重点照顾的,依然是“上了岁数”的车。
而新能源车专属年检的适用范围,包括 电动B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REEV 等,不含 油电混动HE V
说白了就是只要是绿牌车,以后就得参加新能源年检。
送检门槛方面,和燃油车年检一样,车辆外观不能非法改装(尤其是轮胎尺寸)、没有未处理的违章,此外还要 保证没有电驱、高压绝缘、动力电池等故障报警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在把车送到年检单位之前, 还要保证车的电池 剩余电量在30-90%区间, 不能过高或过低,因为后续会涉及电池充放电测试环节。
检验环境方面,温度设置在-10℃到+40℃,湿度10%到90%,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 毕竟检测站一年四季都要开门
从新能源汽车年检检验项目表中可以看出, 整个检验流程一共分为 4大项 分别是 动力蓄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安全 电气安全
其中 “动力蓄电池安全”和“电气安全”这两项是必检 ,而驱动电机和电控为可选项。
其中最容易暴露问题的当属动力电池检测了,也 分成了充电、放电和电池容量保持率3个小项目。
其中,“充电安全”无论哪款新能源车,都必须要通过检测。
而放电安全只针对紧凑级以上的车型,比如比亚迪秦PLUS、埃安S等等。诸如宏光MINI EV、比亚迪海鸥这类的小型车微型车,就成了非必检项。
电池容量保持率,则均为非必检项。
显然,新能源车专属年检对车辆充电安全方面进行了重点照顾, 相当有针对性。毕竟新能源车发生自燃,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就是充电时发生的。

具体的原理,社长在这篇《 特斯拉车库内“原地爆炸”,到底还能开吗?| 技术分析 》文章里,和大家详细聊过。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电池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负极颗粒也是形状各异,在充电的过程中, 锂离子并不会均匀的嵌入到每个负极颗粒内。
如果BMS管理系统不够给力、或是电池制造时的一致性不够好,某些颗粒在被锂离子 嵌满时还会继续充电, 锂离子就会 沉积在颗粒表面,形成比较高的凸起。
这种高出来的沉积物,就叫 锂枝晶。

随着电池不断充放电使用,锂枝晶会像一棵树一样逐渐生长,越来越高。
这时,新生长的锂枝晶要么越来越长、中途折断脱落,不再参与电池的化学反应(也被称作死锂),导致 电池的容量降低; 要么刺破正负极之间的膈膜、导致 电芯短路, 进而起火爆燃!

为了防止这个现象,最近几年的新能源电池包都在往 “不起火、不自燃” 这个方向发展。从制造的一致性、结构安全再到BMS软件管理,车企和电池公司可谓是想尽了办法。
比如上汽魔方电池、广汽弹匣电池、岚图云母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吉利神盾电池、 长城大禹电池等等,均打出过类似的宣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的里程寿命和日历寿命也会越来越短。这时,电池相关的检验项目能够 真实反应车辆的电池状况, 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
根据《检验规程》中的描述,充电检测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1.把直流充电枪插到车的充电口上, 充电时长不小于180秒。 测试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报警信号,立刻停止检验。
2.充电过程中,用专用仪器记录 动力电池的最高温度、单体电芯的最高电压、最低电压、整体充电电压 等数据,并记录下来。
3.将专用检测仪器测出来的电压参数,和车辆自身BMS显示的电压参数进行比对,来测算车辆BMS的精度。
通过充电测试之后的下一步,就要进行 放电测试 了:
1. 把车放在底盘测功机滚筒上, 以40km/h的时速行驶300秒。 过程中如果出现报警信号同样要停止检测。

2.通过连接行车电脑等方式,读取 动力电池的最高温度、单体电芯最高/最低电压 等数据并记录下来。同时也会采集 驱动电机温度、电机控制器温度、DC-DC变换器温度、电池容量保持率 等参数。
如果没法接入行车电脑读取信息,就观察仪表盘有没有动力电池高温报警、动力电池欠压之类的报警信息。
纵观整个动力电池测试流程会发现, 放电测试的要求相比充电测试没那么严格, 主打一个“能测就测” ,真要测不了的话,如果能正常在路上跑,不弹故障码,大概率就没什么问题。
下一个必检大项是 电气安全 ,包括 充电插座绝缘安全 电位安全
说白了就是,拿万用表或者专业检测仪器,测一下充电接口或车辆外壳有没有短路或漏电风险,避免用户在插拔充电枪的时候触电。
所有该测完都测完以后,测试员会把检验结果填到一个表格里,与测试标准给出的 参考阈值 进行对比。
如果上面所有的检测结果都在阈值范围内,那么恭喜,你的车就顺利通过了今年的年检。
但,如果有下面任意一项超出阈值范围,年检结果都会被判定为 “异常” ,大概率是通不过年检的:
一是 动力电池温度过高, 无论充电还是放电。
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毕竟电池工作温度越高,自燃风险也就越大。
二是 放电单体电芯最低电压过低
这可能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失去动力,同样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三是, 电气安全检测中的任意一项
现在纯电车普遍都是400-800V高压系统,已经远超人类能承受的安全电压36V,一旦漏电短路会相当危险。
将这三个项目成 新能源车年检不可逾越的 “红线” ,还是相当合情合理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红线以外, 其他项目如果出现与阈值偏差的情况, 整个年检报告会被标为 “建议维护”。
虽然大概率能通过年检,但后续也要重点关注报告给出的维护建议。
比如, 电芯的最高电压和最低电压差距过大 ,说明大概率是 电芯一致性出现了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