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是官话
体制内各色人等的大实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夏天的陈小舒  ·  原来人生定“胜负”的核心是它 ·  昨天  
夏天的陈小舒  ·  原来人生定“胜负”的核心是它 ·  昨天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大S感染的日本流感,有什么特别么? ·  4 天前  
养育男孩  ·  我不再禁止给孩子吃零食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是官话

为什么你知道很多“机关秘籍”,却还是看不懂机关生活?

不是官话  · 公众号  ·  · 2018-04-30 21:05

正文

咱们这次不谈机关心经,来聊聊小说吧,尽管仍然离不开“机关”这个话题。


最近读了黄仁宇先生的历史小说《汴京残梦》,觉得值得与机关里或者预备进入机关的年轻人分享分享。


黄仁宇先生开篇就说:“小说者fiction也。Fiction者寓言也”。是的,小说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表达,尤其是历史小说,因为有真实的历史做背景,与虚构小说相比,具有了更为强烈的现实感。黄仁宇先生是写“大历史”的人,他总是能以“上帝视角”来俯瞰整个历史,让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


读了这本书,你或许就会想明白:为什么一些人知道很多“机关秘籍”,却还是看不懂机关生活?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好,我们不妨跳出来,从“上帝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机关生活。按时间顺序,大致分三个阶段:

1.I have a dream: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作家王蒙写过一篇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本书,如今知道的年轻人怕是没那么多了。我也是在一位机关“前辈”的推荐下,才有机会读到。小说本身呢,我觉得并不十分高明,倒是里面的主人公林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当下的“稀缺品”和“奢侈品”:梦想。


小学教员林震从学校来到机关重地——组织部。他看不惯机关里的官僚作风,便怀着朴素的“改造世界”的梦想开展斗争。尽管焦头烂额、四处碰壁,却从未退缩。这么一个傻乎乎的人物,我相信,很多刚进机关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这个“影子”往往是影影绰绰、模糊不清的。


《汴京残梦》的主人公徐承茵刚开始也是这么一个角色。他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哪怕只是一个京城(北宋,汴京开封城)的科级干部(画学谕,正九品。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档案馆或党史研究所里的科长吧),却也有自己的情怀和底线,至少还有强烈的羞耻感。就拿逛妓院这件事(当时的北宋官场,这不算什么作风问题)来说,别人都满足了,他却不满足,他觉得“两个身体间无半点羞怯的成分,更用不着说传闻中神女巫山的神秘与美感了”。一看就是个新手,但新手也有新手的可贵之处。


有人说机关是个大酱缸,我认为太夸张,但至少是一个大染缸,人在里面待久了难免会染上一点“机关习气”。而只有新来的年轻人,才会像徐承茵那样,对自己的理想念念不忘。如果你是一个刚到机关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曾经说过“I have a dream”这样的话而感到羞愧,我真的希望你还存有追求“神女巫山”的梦想,但愿你不要一到机关就老气横秋。有时间多想想徐承茵吧,不用担心自己会变成他那样的“呆子”,因为你做不到的。

2.盗梦空间: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好了,当你在机关里坚持了一些年头,比如像我这样,便会发现你的内心逐渐起了变化。你可能开始变得迷茫,一个问号冉冉升起: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有一部电影想必你早已看过:《盗梦空间》。别以为一个人能轻易地区分现实和梦境,有时候现实像梦境一样光怪陆离,而有时候梦境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机关就是这样一个现实和梦境纠缠不清的地方。我们的徐承茵这时候也已度过“机关青春期”,开始进入中年迷茫模式。他爱上了当时的皇亲国戚:皇上的千金,柔福帝姬。尽管这是一份让人动容的爱情,但徐承茵的动机仍然可疑:搞定了柔福帝姬就能当驸马啊!这当中的政治账,是个傻子都算得清。因此,徐承茵在追求柔福帝姬的过程中,逐渐进入了一个梦境,他以为自己正在追求“锦绣前程”,却不知那只是一个“残梦”,当他接受柔福帝姬被金人掳走的残酷现实,反而变得无比坚定和踏实。


再说个我身边的故事。之前我提到了一位“前辈”,就是把《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推荐给我的那位。他是我进入机关之后遇到的第一位领导。那一年,我考上了湖南西部的一个县城司法局,报到的那天,局长亲自开着警车到火车站接我(当时还没有八项规定精神,司法警车管理较为宽松)。这位局长是个不错的人,但就是不拘小节、公私不分。或许也是当时大环境所致,他从不觉得动用公家资源办私事有何不妥,久而成自然,终于在几年前被人举报,从局长变成了普通干部。但好在他这人很好学,在当局长的时候就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遭遇仕途“滑铁卢”之后,索性当起了律师,听说也干得风生水起。或许,对他来说,当局长只是一个梦境,而投身法律事业,才是他能抓住的现实吧。


那么,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别问我,我也正处于中年迷茫期呢,且来看看小说给出的参考答案吧。


3.梦醒时分:做了过河卒子


既然是梦,那就总会醒的。


徐承茵同志的梦也醒了。金人南下,京城沦陷,皇族一个没剩,全被掳到北方极寒之地,其中也包括徐承茵的最爱:柔福帝姬。应该说,徐承茵很努力,也有天赋,但再怎么折腾,也终究抵挡不住金人的铁骑啊。然而又能怎么办呢?他曾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与北宋王朝的依附关系,必将为金人所不容,他只能硬着头皮做一个“北宋遗民”,北上寻找柔福帝姬……结局如何,作者没写,但各位看官都心中有数。


再瞅瞅我们自己,何尝又不是这样?进了机关,度过开头的梦想期和中年迷茫期之后,才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像胡适先生说的那样: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4月15日,“不是官话”刊了一篇“刀哥”的文章 别总想着学北上广的公务员辞职,容易饿着 (戳蓝字即可阅读) ,是篇质量很高的“机关心经”,感兴趣的可以去读读。按刀哥的分析,梦醒之后选择离开的,只能是个别人,绝大部分还是要继续留在机关寻找出路的。哦,我明白了,这其实说的就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爬到终点。


只能如此吗?只能如此。当然,我们不用太沮丧,毕竟新时代来了嘛。这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新时代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存空间从所未有地大。徐承茵孤独北上,是因为他只有一条路可走。我们不一样,刀哥笔下的四种人,其实都能活得挺好。我的同龄人当中,有的辞职去了企业,有的已经当上了区委常委,有的韬光养晦,静候良机,也有不少无欲无求的。至于那些整天抱怨的,大多是一些有想法没行动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