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格面具
国际人格面具学院:研究和推广人格面具技术,拓展心理服务领域,造福于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佳的投资笔记  ·  吊打97%的权益基金!实操详解:如何利用de ... ·  12 小时前  
大佳的投资笔记  ·  吊打97%的权益基金!实操详解:如何利用de ... ·  12 小时前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爆火,银行下场“吃螃蟹” ·  昨天  
债券今天有蛋吗  ·  股债三连涨,接下来怎么配? ·  昨天  
债券今天有蛋吗  ·  股债三连涨,接下来怎么配? ·  昨天  
国际金融报  ·  8家盈利2家亏损,银行系险企2024年业绩分化显著 ·  2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长江证券首席团队招聘实习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格面具

咨询师的三个面具:灵魂伴侣

人格面具  · 公众号  ·  · 2017-10-13 07:57

正文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爱心大使的特质,共情是灵魂伴侣的特质。

所谓共情,就是进入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感受,体验他的体验,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然后把感受和理解反馈给来访者,使来访者更加了解和理解自己。

共情又称 “共情理解”,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情感层面的,即感受来访者的感受,体验来访者的体验。首先,咨询师要捕捉到来访者的情绪变化,然后要识别这是一种什么情绪,这种情绪所伴随的内心体验和生理变化是怎么样的。敏感的咨询师会出现相应的内心体验和生理变化。

共情理解的第二个层面就是 “理解”。咨询师不但要识别出来访者的情绪变化,还要明白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变化,这种情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绪变化很敏感,但理解力不够,认为来访者的情绪反应是不正确、不合适的,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绪反应,因而情不自禁地安慰和劝导来访者,甚至否定和批评来访者。其实,安慰就是否定。例如,来访者遇到一件令他伤心的事,咨询师安慰他说,不要伤心,不会有事的,放心吧。同样,劝导也是否定。来访者很想做某件事,而咨询师想方设法、花言巧语,竭力打消他的念头。

如果理解了,就不会否定和批评、安慰和劝导,因为来访者出现某种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是有原因的,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咨询师如果不理解,是因为了解不够,应该深入、全面地了解情况。

怎么了解呢?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就是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来访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个性、成长史、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等),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里发生,涉及到什么人,他们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事情发生之后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等等。

精神分析认为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所以要了解来访者的童年经历和成长史。家庭治疗认为心理问题与原生家庭有关,所以要画出家谱图。这些都是了解情况的方法,在心理咨询中已经程序化了。

一般情况下,了解了,就能理解。但是,心理现象非常复杂,咨询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根源,这个时候,各种心理学理论就派上用场了。

行为主义认为,一种行为的发生是因为有一个诱因,并且得到了好处(奖励、强化),所以重点要找到诱发因素和强化物。

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是不合理信念引起的,与 “诱因”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重点要找出不合理信念。有些不合理信念是意识层面的,叫“负性自动思维”,比较容易找到;有些是潜意识的,叫“功能失调性假设”或“适应不良的认知图式”,找起来会困难一些。

精神分析认为,心理障碍是童年创伤的产物。童年创伤在心中留下阴影,形成 “情结”,它具有“强迫性重复”的特点,随时准备“再来一次”。由于创伤是令人痛苦的,正常情况下处于压抑状态,一旦冲破压抑,表现出来,就是心理障碍。所谓童年创伤,弗洛伊德认为主要是性创伤。后来发现,家庭暴力也是非常常见的童年创伤。而客体关系理论认为,缺爱才是最重要的童年创伤。所以,咨询师要重点查找童年创伤,找出童年创伤和心理问题之间的关联,比较、分析心理问题是不是童年创伤的“再现”和“重复”。

精神分析深入到来访者的潜意识,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秘密,找到病根,故有 “心理侦探”之称。心理侦探是灵魂伴侣的变体。

科胡特认为,分析师并不能真的 “进入”来访者的潜意识,来访者也不是笋,他只是根据来访者所提供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再现”或“复原”来访者的心理历程。这叫“替代性内省”。

科胡特把精神分析比作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观察法,就是研究者通过观察研究对象,发现和找出某种客观规律。另一种是内省法,就是研究者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过程。观察法在任何领域都是通用的,内省法只用于研究心理现象。如果一个科学家没有机会亲自观察研究对象,也可以通过查阅他人的观察记录,进行科学研究,这叫间接观察法。同样,除了 “直接内省”,心理学家也可以利用别人的内省,把别人的内省结果拿来做研究,这就叫“替代性内省”。精神分析就是如此,来访者在自由联想,把内心活动说出来,分析师在旁边听。他把听到的东西重新转化成内心活动,从而“复制”了来访者的内心活动。

精神分析不仅仅是 “复制”来访者的内心活动,而是以“复制品”为研究对象,完整再现来访者的心理过程。为了使其“完整”,分析师必须利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填进去一些东西。

所以,侦探总是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把别人弄不清楚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当他把结果告诉当事人时,当事人就恍然大悟了。侦探通过了解情况,而让当事人了解自己。这也是心理咨询师的重要任务。

警察可以抓人,侦探不可以。这也是野蛮分析和正规的精神分析的区别。警察怀疑某个人,就把他抓起来,而侦探不会这样做,他也没有权力这样做,他只会去找证据,等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再告诉有关部门,或者公布于众。

灵魂伴侣就是观察者。每个人都有观察者面具,只是内在的观察者有时候不太专业,需要借助于专业的观察者,而咨询师就是专业观察者。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从咨询师那里学到了一些专业的方法,变得越来越专业,说明他把咨询师的观察者面具内化了,他就可以自我观察了。

科胡特认为,精神分析之所以有效,不是因为心理侦探,而是因为灵魂伴侣。弗洛伊德曾经很纳闷:为什么有些案例分析很正确,但效果不好,而有些案例分析得不那么正确,甚至还没分析出来,效果却很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