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
来自微信公众号:理想集MOOK
微信公众号ID:yiduoqingnian
好看的人 都置顶了
总有一个地方,来倾听你对这个世界的理想
好朋友小D和我吐糟,自从有了仅展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太不爽了,她之前每天会翻翻自己暗恋的男生的朋友圈了,现在打开看不了几条,空空如也的状态让人很失落。
是啊,作为一个编辑,我采访人之前一般会浏览下被采访人的朋友圈,感受下此人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什么的,多少能心里有个数。现在也是经常打开后啥也没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朋友圈成了我们快速了解一个人信息的最佳途径。
朋友圈自从有了“仅展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我们有时候无法看到某些朋友的更多信息,还有那些关闭朋友圈的人,让人有无法查阅的不舒适感。
我也曾经拉黑过一个人,原因是,在我们并不熟的情况下,她主动加我,她的朋友圈还关闭,朋友,你不知道信息是要相互的嘛。这个世界就是有拉黑了对方还来给对方点赞的人存在你也没办法。
怎么想的?
一 、我们在朋友圈中重新向儿童心理靠拢
所有的社交网络都是基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场景设计的,在社交网络中,我们成人重新向儿童心理靠拢。一个人在朋友圈的样子更接近他本性里面的隐性性格。
爱发朋友圈,内心期待他人的点赞和关注,就像一个孩子通过哭喊想要得到大人的关注。孩子总是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兴趣,一旦得到的关注低于自己的内心,就会失落。而我们在社交网络期望引起他人关注的的方法是发出各种信息,改变静止的状态。我们不停的更新状态,也感觉自己仿佛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每一个成人的内心都安住着一个小孩,那是童年的自己。这个小孩渴望受到关注、渴望被理解。
成人在现实世界中会有意展示出更大众化的一面,这是我们的显性性格部分,显性性格往往带有一定自我保护的潜意识,趋于和大众行为更接近。比如我们在同事面前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它不完全等同于我们在好朋友面前的样子,也和我们在家人面前的样子更不同,更不用说和独处中的自己差异多大了。
心理学家勒庞的解释是:“进入了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人,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不由自主失去自我意识。” 这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集体潜意识会有意识的掩藏自己偏个性化的一面。而我们平时在他人面前展露出的自我和独处时候的自我并不一样,我们在网络中的看到人的一面和他在现实世界中的一面也不一样。
个人独处时的行为方式和你处于集体中的样子的差别,正是人性有趣部分所在。
二 、他们是更渴望被关注的孤独小孩
无论是选择只“展示三天朋友圈”,还是关闭朋友圈,都是打破静止的方式,表示了一种改变,表面上看只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式的隐藏信息,不想被看到更多,但是实际上,在社交网络的每个改变的举动,本质就是想引起关注。
而渴望被关注的人,内心的孤独感会相对一般人要强。
获得爱和认可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提高人的热情,即使事后你发现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错觉。所以在朋友圈里面我们喜欢展示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晒娃、晒幸福、晒美颜、晒成就。
西伊利诺伊大学做过意向研究,研究294名学生使用Facebook的习惯,他们认为活跃在社交网络中的人大多自恋性格明显,不能忍受被忽视,也不会错过展示自我的机会。
当然,处于恋爱或者单恋中的人,可能仅仅是想引起某一个人的关注。
三 、内心寻求安全感、掩盖自我意识
每个人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中适度展示脱离群体的一面,发出相对自由和符合个性的声音和观点,有些展示也是比较私人的一面。这个时候其实我们既希望被关注又怕被发现,所以就会有了分组设置、隐藏功能以及“仅展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
你选择性的展露自己,又不想被更多你不信任的人做出过多的研究和解读。
心理学上常常把安全感比喻成一个洞穴,洞穴可以给人保护,就像未出生的婴儿呆在母亲的子宫中,洞穴的保护已经成为我们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本能反应。在人类还处于狩猎时代的时候,遇到危险也首先想到躲在洞穴里。
所以在朋友圈这种又私人又公开的场合,“仅三天展示朋友圈”适时出现,满足了我们内心安全感缺失的时候,适当遁藏起来的心理。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说,我展示的一切,仅仅是因为——好玩而已。
你过着一种双重的生活,有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
——茨威格
梨小屯
×
现当代文学硕士,辅修心理学。资深出版人,新媒体专栏作者。
一个喜欢看小说、看电影、画画、徒步的天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