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森林树
一个愿意陪你读书的人 新浪微博@森林树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中医  ·  《中医药-桂枝》ISO国际标准发布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森林树

No569:2021-0317-我想每天和你做快乐的事

森林树  · 简书  ·  · 2021-03-17 23:18

正文

文:森林树

“打篮球需要天赋吗?”

“要啊,天天付出,就是天赋!”

“打篮球贵吗?”

“贵啊,贵在坚持!”

“努力不会白费,成功未曾缺席!”

今天在朋友看到这样一则广告觉得很是有趣,没错,确实一则篮球培训广告,下面一行就是教练的联系方式。

虽然是是一则广告,但是觉得很是在理。

这2条法则几乎是学习所有技能都需要的,天天付出,贵在坚持。

今天组织主题为《扫除道》的读书会,在自我介绍环节,让大家都说一件最近想要干成的小事。

有的说想学整理,有的说想要学习做菜,有的说想要都陪一下父母……

相比更多宏大的梦想,现在更加容易被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事情感动,我更喜欢在细节和持久里去找能量和一个人的品性。

之前在备忘录上记录过一句话:人性的高尚不在于一次伟大的行动,而在于日复一日承担琐碎的艰辛。

所以,我非常喜欢《扫除道》一书作者的韧性,或者家庭教育给他传达的高品质,不给人添麻烦,凡是彻底。

再小的事,一旦彻底做好,它便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记得有一位书友在分享时说过:但凡一件事能够沾“高、广、深、长”一个样就很厉害了。而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最容易达到的其实是“长”。

《扫除道》作者最让我感动的点关于他执行打扫的一组数据。

他在自己创立的公司很难的时候,觉得自己不会管理,于是开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打扫。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打扫卫生,六十年如一日。他会觉得每天早上去打扫卫生是一个洗心革面的过程,所以慢慢地公司的氛围就发生了改变。

他说十年的时间是他一个人在打扫,十年以后,有一两个员工开始帮忙,就是周围有的员工说,老让老板这么打扫有点不好意思,自己也来吧。

到了大概二十年的时候,整个公司形成了这样的氛围和文化,就是大家都打扫,每个人都要参与打扫卫生。而且每个人都是早上六点半到公司就开始打扫,一直打扫到大概八点多钟,大家在一起吃一顿早餐。

在二十年以后,人们开始来学习,就是他们的合作伙伴跟他们的供货商或者是日本其他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企业都听说有这么一个公司,就跑来参观。参观完了以后,他们说,干脆咱们开个课。于是他就把这个“扫除道”开了一门课,经常让大家来一块儿学习。

所以,20年以后,人们开始来学。

到了30年的时候,他们成立了“扫除学习会”。

40年以后,整个日本把扫除变成了维护治安的对策,就是哪个地方治安不好,哪个地方的暴走族很多。

将“扫除”变成“扫除道”这个过程,作者花了30年。

我们会用心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坚持30年呢。而且前面十年的时间是没有人理解的和支持的。

因此,我坚信,扫除本身这件事是有魅力的,即使他人一开始不理解,做这件事的本人也是也是享受这个过程的,它真的能带给人力量,也会反过来映射成他本身的魅力。

我认真地爱过一个非常爱干净的男孩,他的家干净得让我作为女孩有些惭愧。

他说:家是自己和最爱的人呆得最久的地方,当然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整理,那些说工作上一丝不苟,回家变成懒狗的人,是不在乎家人呀。

每天不过回家多晚,他都把家里的每一寸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因为他觉得早上起床看到一屋子整洁,自己和家人心情也会变得很好。

虽然后来分开了,他带给我爱上清扫和整理的好习惯却留了下来。

扫除也好,或者其他好的习惯也好,如果偶尔集中搞一次,其价值是要减半的。只有每天都做,才有意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