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七夕节,有朋友发来这么一个段子:
七夕牛郎织女见面,抱头痛哭,织女说今年查环保不让织布了,牛郎说今年查环保不让养牛了。
这虽然是个段子,但是却折射出现实中的问题。不仅重工业的污染大户纷纷停产限产,甚至连不达标的轻工业和农牧业的小作坊,也迎来了关停潮。
而这波关停潮,起于2015年清华大学的校长履新环保部。
此后,神州大地上,除了中纪委的中央巡视组外令各地官员闻风丧胆外,中央环保督察组也同样令各地官员如履薄冰,环保部更是破天荒的频频约谈各地环保不达标的高级官员。
而这只是刚刚开始。
随着上个月底,以大量正部级官员带队的
中央督察组,再一次启动并杀奔全国,迄今,中央已实现了环保督查对全国31省市的全覆盖。
此外,还有环保部联合各部委搞的
汰落后产能工作专项督查,以及31省市环保厅搞的各类以环保为标准的限产能。
更不要说这个月,没有安监局长的安监系统也不闲着,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马上又要展开31省市的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
伴随着一波又一波全国范围的各类检查、限产和关停,国内
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又再一次拉了起来,甚至很多搞期货的朋友,戏称螺纹钢不应该算黑色系,而应该算贵金属。
区区一个环保,为啥要这么搞呢?政事堂简单解读一下。
为子孙留下青山绿水,是理由之一。
但是更重要的是,过去十年间,我们在基建方面大肆扩张,使得产能严重过剩,并引发了房地产和金融泡沫。
如今,面对系统性风险以及需求不振,如果按照上一届政府的路子,依旧在需求侧提振,则泡沫必然继续增长,并导致国家经济出现系统性崩溃的风险。
因此,中央要做的,就只能是去产能。
既然要去产能,就得有标准。
中央此次选择的,是那些给环境带来破坏的产能。
而环保不达标的产能,都是各地的小作坊,在环保督查之下,他们也无力进行治污设备的改进,因此就只能倒闭。
之前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光唐山瞒报的钢产量,都已经实现了毛主席赶英超美的梦想。可想而知,这些遍布全国的小作坊的体量。
伴随着环保督查,这些污染环境的小作坊倒闭或者限产之后,过剩的产能就得到了控制,供给侧和需求侧就实现了平衡,价格就能够回归。
伴随着环保督查的落实,虽然各地小作坊怨声载道,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随着着价格的屡破新高,国家的亲儿子,大量势力雄厚的央企在今年二季度集体扭亏,并实现巨额利润,甚至部分央企都实现了历史性的巨额分红。
因此环保督查,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
嗯,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
咱小时候接受的教育,过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宁可把自己的牛奶倒进河里也不分给穷人喝。
而如今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遭遇经济危机时,把别人的牛奶倒进河里,自己的牛奶就供不应求了。
你看,资本主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很轻松就解决了.....
当然,老读者一定会记得,政事堂有句话,说了几十次了,想要明白现在这一波的改革会怎么改,
就一定要去研究90年代初我们的改革。
只不过,很多人只是看网上的一些皮毛,想当然的把当时的改革,看作是自由派的改革,然后就彻底的南辕北辙了。
90年代改革,其开动前的十年,和如今的十年前一样,都是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疯狂进行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了供给侧的过剩。
如果真的懂历史和经济的话,那段时间,实际上才是有中国特色自由主义的套路。
其实,当年的很多的国企规模,其性质和现在的过剩的小作坊一样,都是在上一届政府在“大跃进”期间刺激出来的,而换个角度来说,他们都是“政治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