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arfalcon
想每年读完100本书吗?想在100天内培养一个好习惯吗?想搞定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吗?关注我,让你成为一个行动者,跟几十万读者一起成长,欢迎参加100天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百事在中国赚钱越来越难 ·  19 小时前  
KnowYourself  ·  有时候你反复爱上错的人,可能是创伤吸引 ·  20 小时前  
阑夕  ·  我正在与@新浪科技 ...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warfalcon

一个经济学家的育儿指南

warfalcon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1-01-12 23:59

正文


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一个经济学家的育儿指南》 作者 艾米丽·奥斯特是个经济学家,她成为母亲之后收集并评估了育儿过程中的种种相关数据,撰写了这样一本为家长带来勇气和信心的育儿指南。


2021年第4本书


晋升为父母,就意味着要不断做出决定。而经济学是一门决策科学,可以在生活中的所有领域发挥作用,比如买房、买车或者育儿、择校。


本书的角度很有趣,完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经济学 家一般根据成本—收益来进行决策,那么我们如何得到成本—收益的具体信息呢? 这时就要获取数据。




跟婴儿相关的决策



◆ 早期给新生儿洗澡没什么必要,但也不至于有害。用浴盆洗比用海绵洗更好。


◆ 给孩子割包皮有一些好处,但同时也有小风险。最终的决定通常是看个人偏好。


◆ 母婴共处一室对母乳喂养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作用(无论作用是好是坏)。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决定和孩子一直待在一起,千万别和孩子一起睡着。


◆ 应该时刻监测婴儿体重下降的情况,并和预期进行对比,


◆ 黄疸是通过血检来监测的,如果结果超过了正常范围应该治疗。


◆ 普遍建议是别急着给孩子剪脐带,尤其是早产儿;维生素K补充剂是很好的,应该用;用在眼睛上的抗生素对多数孩子来说没什么必要,但在某些州这是必须的步骤,这么做没有什么已知的坏处。



◆ 有数据表明使用襁褓可以减少孩子的哭泣,改善孩子的睡眠。襁褓中的孩子能活动腿和屁股很重要。


◆ 孩子哭得太多的现象被称为“婴儿肠绞痛”。肠绞痛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说它会自行消失。数据表明换配方奶或者改变母亲的膳食,或者给孩子服用益生菌会有一些帮助。


◆ 收集孩子的数据很有意思!但不是必须的,也不一定有用。


在孩子的体重上升缓慢的时候,记录他们吃奶的频率和奶量是有用的(更极端的例子是每次喂奶前后都要给孩子称体重)。但大多数的孩子没有这个记录的必要。当孩子慢慢长大,记录他们吃奶的时间也有助于帮孩子建立一个规范的日程安排,但是在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周,设立一个喂奶的日程有点不切实际。如果你想用数据做一些好看的图表,那就去做吧,但要明白这只是你掌控一切的幻觉。





妈妈们应该知道的知识



◆ 产后恢复时间。

○ 连续几周你都会流血不止。

○ 你会有阴道撕裂,需要好几周才能恢复。

○ 剖宫产是一项重大的腹部手术,术后需要很久才能恢复。

◆ 产后多久可以恢复锻炼,取决于你的分娩过程,但通常可以在产后一两周之内开始,大多数女性在产后6周左右可以恢复产前锻炼的日程。


◆ 产后什么时候开始性生活没有一个既定标准,但你应该等到自己充分准备好之后(如果你不想再怀孕,要记得避孕)。


◆ 产后抑郁(以及其他相关的产后精神症状)是很普遍的,也是可以治疗的,不要拖,尽快寻求帮助。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吗?


◆ 尽管证据比普遍宣称的少一些,母乳喂养对孩子的早期健康确实是有一些好处。


◆ 母乳喂养可能对女性身体健康(例如防止乳腺癌)有好处。


◆ 数据并没有支持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健康和认知方面有长期好处这一说法。


母乳喂养的操作手册


◆ 母乳喂养真的很难!

◆ 关于早期母乳喂养的干预措施:

○ 尽早和孩子进行肌肤接触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 关于孩子衔乳:

○ 乳头罩对于有些妈妈来说有用,但戒掉它很难。

○ 关于治疗孩子的舌系带或者唇系带可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证据不多。

◆ 关于母乳喂养导致母亲身体的疼痛:

○ 解决孩子舌系带的问题可以减轻母乳喂养的疼痛。

○ 关于如何解决喂奶时乳头疼痛的问题方面的研究不多,但关注衔乳会有帮助。

○ 如果你喂了几分钟奶或者喂了几周奶之后还是感觉很痛,要立刻寻求帮助。可能是因为感染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但都是可以治疗的。

◆ 关于乳头混淆:

○ 数据并不支持乳头混淆的说法。

◆ 关于奶量:

○ 大多数的女性会在产后3天之内开始下乳,但25%的女性需要更久的时间。

○ 生物反馈链是个很有说服力的理论:喂得越多奶水越多。

○ 关于非处方药能提高奶量的证据不足。

◆ 关于泵奶:

○ 糟透了。



孩子应该怎么睡,在哪睡?


◆ 有很好的证据证明孩子仰躺着睡可以降低猝死的风险。

◆ 有一些证据表明父母和孩子睡在同一张床上会比较危险。

○ 假如你或者你的伴侣吸烟或者喝酒,孩子猝死的风险更高。

◆ 有限的证据表明父母和孩子睡在一个房间有好处。

○ 孩子出生几个月后,和父母睡在同一个房间的好处就慢慢消失了。

○ 孩子如果自己睡,睡眠质量也许更高。

◆ 婴儿床

○ 找找那些可以给孩子穿在身上的毯子!

○ 防撞围栏:造成孩子猝死的风险很小,但好处也很有限。


◆ 父母和孩子一起睡在沙发上是非常危险的。


按严格的日程养育


◆ 有一些大致的关于孩子睡眠安排的指导:

○ 孩子2个月的时候晚间的睡眠会拉长。

○ 4个月的时候孩子会有规律地白天睡三觉。

○ 9个月的时候孩子会有规律地白天睡两觉。

○ 15到18个月之间的时候孩子会有规律地睡一觉。

○ 3岁的时候孩子白天可以不用小睡了。


◆ 不同的孩子日程的规划也完全不同,你几乎很难去掌控。


◆ 孩子之间最一致的睡眠特征就是他们几乎都是在早上6点到8点之间醒来。


◆ 晚上睡得早=睡觉的时间更久。


一定要给孩子接种疫苗


◆ 疫苗是安全的。

○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孩子会在接种疫苗之后发生过敏,而且这是可以治疗的。

○ 有一些因接种疫苗产生的极端不良反应的情况,大多数都发生在有免疫系统缺陷的孩子身上。

○ 唯一一个普遍的关于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就是发烧和筋挛,这些同样比较少见,对孩子也没有长期影响。

○ 没有证据表明疫苗接种和自闭症之间有联系,很多证据都驳斥了这种观点。


◆ 疫苗可以预防孩子得病。



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


◆ 妈妈休产假会对孩子有好处,但没有证据表明产假结束之后父母一方在家照顾孩子会对孩子有任何影响(无论好坏)。


◆ 在决定父母是否应该有一方全职在家照顾孩子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个人的偏好以及对家庭经济情况长短期的影响。


◆ 我们应该停止批判别人的做法和决定。


应该让谁来照顾孩子?


◆ 无论哪种育儿选项,质量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日托,你可以尝试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对日托做一下质量评估。

◆ 一般来说,孩子在日托待的时间越长,他们的认知能力似乎就越强,但是行为上好像会稍微差一些。

◆ 孩子大一些之后日托的效果会更加正面积极,孩子越小,送日托对他们越不利。

◆ 上日托的孩子更容易生病,但同时他们的免疫能力也会增强。

◆ 从重要性来讲,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与其他的育儿方式相比具有压倒性的好处,所以要确保选择对身为家长的你来说最切实可行的做法。


众说纷纭的睡眠训练


◆ 哭声免疫法在帮助孩子夜间睡眠这方面是很有效的。

◆ 有证据表明给孩子进行睡眠训练可以改善父母的很多状态,包括减少抑郁的可能性,情绪更加健康。

◆ 没有证据表明睡眠训练会对孩子造成任何长短期的危害,如果有证据,那也是短期内会带来好处。

◆ 有证据表明其他很多的睡眠训练方法都可以成功实施,这些方法的区别很小。

○ 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保持连贯性,选择一个方法,一直坚持用下去。


母乳之后:开始辅食



◆ 让孩子在早期就接触含有过敏原的食物可以降低他们发生食物过敏的概率。

◆ 孩子需要时间去熟悉新食物的味道,所以即使他们拒绝,也要一直给他们尝试,早期给孩子多尝试不同的食物味道,会增加他们接受新食物的可能。

◆ 没有很多的证据支持传统的有关辅食添加的建议,你可以选择不从米糊开始。

◆ 孩子主导断奶的方式不是魔法(基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但是也没有理由不去尝试。

◆ 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有一两天忘记了也没关系。





从婴儿到幼儿




看益智节目有用吗?


◆ 孩子2岁前无法从电视上学到东西。

◆ 3到5岁的孩子可以从电视上学到东西。

○ 但要注意孩子具体看的是什么节目。、

◆ 整体来讲有关孩子该看多长时间电视/使用多长时间电子设备的证据比较少,如果你有疑问的话,可以用“贝叶斯先验信息”的方法来完善自己所需的信息。


在统计学领域有两个大的方法派别,第一个是频率统计学,就是运用已有的数据找出数据中存在的关系;第二个是贝叶斯统计学,就是从我们先前对真相的信念开始,运用数据去改变(或者更新)我们对真相的看法。


贝叶斯的方法就是要我们把一些对其他事情已知的信息和数据一起纳入到结论中去。


如厕训练:奖励贴纸还是彩虹豆?


◆ 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的年龄越来越晚,很有可能是因为父母选择晚一些再给孩子开始训练。

◆ 总体来说如厕训练开始得早完成得也早,尽管开始得早通常花的时间更长;在孩子27个月之前开始强化如厕训练,似乎无法让你早一些完成训练。

◆ 孩子主导的如厕训练,以及更强化的以目标为导向的如厕训练,关于这两种方式的效果对比的研究很少。

◆ 孩子拒绝用马桶排便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但解决和应对的方法很有限。



扩展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