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红楼梦》里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有次大型节日,贾母发现袭人没在眼前伺候,就批评了几句。其他人一边替袭人解释,一边提醒老太太说,袭人请假是跟您请示过的,您怎么忘了呢?
以前读的时候倒没觉得什么,这次忽然发现,“平常”两个字用得极妙,富贵人家的老太太真是自信啊!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会因为错怪了别人,以及自己记性差而自我苛责,贾母只是觉得自己记性平常了。
我发现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富人身上,他们真的很容易更自信。
我带小汤圆上早教课,遇到一个别墅区的小朋友。那个小朋友特别特别害羞,害羞到什么程度呢?他见到人就往姥姥怀里钻,别人和他说句话,他可能就哭了。
每次课前老师会让每个小朋友自我介绍。其他小朋友都会大大方方去找老师,坐在老师的腿上,哪怕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也会跟着老师的引导做一些动作。而那个别墅区的小朋友,寸步不离姥姥,老师喊他他也会羞涩地躲进姥姥怀里。
我们已经一起上课几个月了,这样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变。
我喜欢观察人嘛,所以我就观察那个别墅区的姥姥。我发现她对于孩子的表现不以为意,从来都落落大方,常常会夸奖孩子,还时不时流露出优越感。
而另外几位普通住宅区的家长则完全不同。他们很在意自己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比其他小朋友落后了,他们就会很紧张,会批评孩子或者做出解释。
他们的精神内耗比较少,常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看起来更舒展更有能量,似乎运气也总是更好。
前段时间有个观点很流行,大意是,爱会流向不缺爱的人,钱会流向不缺钱的人。
细想之下,是有道理的。
一个匮乏的人,内心似乎有填不满的黑洞,常常处于自我消耗和攻击,以及极大的精神高压之中。缺钱或者缺爱的人,哪怕遇到很好的机遇,或者很优秀的爱人,他们也往往会搞砸,陷入恶性循环。
而富足的人,则看起来轻轻松松就能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这个世界对他们总是更慷慨。
真是不公平啊。
一个人到底是因为富足了才自信,还是因为自信所以各方面会做得更好,更富足呢?
可能这两者是互相成就,正向循环的关系。
因为富足,所以容错率高,能够更专注地做自己擅长和坚信的事。因为自信而专注,能量饱满充沛,所以做事情的结果往往会更成功,也因此更富足。
很多能在企业里做领导的人,其实普遍的一个品质就是自信。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们总能坚信带领团队完成目标。这种品质是稀缺的。
04
富人的自信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觉得更了不起的,是普通人的自信。以及普通人在匮乏或者困厄的境况里,依然保持内心的乐观和自信。
我自己的起点很低,回想这一路走来,虽然也有过自我怀疑的时刻,但总体上还是比较乐观和自信的。
人性中明亮的底色,在无数次遇到低谷和坎坷的时候,拯救了我。
这种乐观和自信的底色,我觉得来源于两点。
第一,小时候多次体验过成功的感觉,奠定了性格基础。
我小时候在镇上的小学读书,那个学校学生很少,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我总能考全校前三名,其实就是全班前三名。
因为学习好,还当了少先队大队长。其实我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但老师同学都很喜欢我,我也因此做任何事都很自信。
现在回想起来,曾有段时间我带领全校同学做广播操,其实我肢体根本不协调,做出来动作也不美观,但当时我完全不会因为这个而怀疑自己,还觉得自己挺好的。
后来无论是考学工作还是辞职创业,我都有一种盲目的自信,结果也都比较好。
第二,多读书,在书中寻找智慧和精神力量。
我很喜欢看名著和名人传记,尤其喜欢看他们在困境中怎样自处的。
人生起起伏伏,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低谷的时候,这个时候只能向内寻找精神力量的支撑。
多看看那些精神力量强大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源泉。
我很感恩自己的少年时代,没有手机和短视频,也没有钱买游戏机,我每天的娱乐就是读书。
尤其是读了很多经典名著,那些作者都是高能量,有智慧的人。
他们对我的正向引领和塑造,如今看来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05
有了孩子之后,我常常会回想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人在年幼的时候,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真的很重要。
最近因为小汤圆过了2岁,在早教班升班了。上周我带她去新的班级上课,发现同学都比她大半岁左右,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她显得畏畏缩缩,没那么自信了。
我果断和老师商量,再回到原来的小班上课。原来的班级,几个孩子普遍比小汤圆小1-2个月,其实也算是同龄。她在班里一直表现得比较出色,所以上课的过程很快乐很自信。
今天带她回到小班上课,果然她又如鱼得水了。
我并不在意她学到什么知识,孩子年幼的时候,性格的培养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普通人,一生都应该去挖掘自己的“长板”,做自己擅长的事,减少精神内耗,在能力范围内,尽量让自己快乐富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