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件关乎全体中国人的重大事件,得到了中央的回复!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回应“温州房屋产权到期”事件:产权自动续期不收费!
今年四月份,温州一部分市民正常买卖土地到期二手房,若评估下来值180万,如果你要续期,那就得交60万…这一消息不仅震惊整个温州房产市场,甚至全国人民都开始检查自己买的房子的土地使用权。
近一个多月来,武汉市国土局连续发布了26份《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作废公告》,涉及业主300多户。
这让人们感到了一丝忧惧:房子还在,产权证书却被注销了,公民的房屋所有权竟然是如此脆弱?这是否意味着政府一作出决定就可单方申请注销登记?
到此,可以回答为什么中央要在今天宣布温州房屋产权到期的处理办法了,这是在给群众吃定心丸!因为产权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一定会直接影响到楼市价格,尤其是二手房交易市场。
那么,这是不是代表,你的房子产权到期了也可以高枕无忧,自动续期不收费呢?
不一定!
因为这次是为解决温州这些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时间上相对紧迫。为了最大程度的维护群众的应有权益,地方在相关“法律安排”明确之前,可以采用“两不一正常”的过渡性办法处理。请注意“地方在相关法律安排明确之前”这几个字。什么意思呢?
参照我国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看到了吗?物权法中说的是“自动续期”,可没提“免费”这两个字。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是国家的。虽然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年限常常被渲染为中国特色,但其实它还真不是中国的创造发明,甚至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出让方式。一般认为,我国的土地使用年限起源于深圳,而深圳效仿的则是它的近邻——香港。
目前香港处理方式是土地自动续期,期限同上一次土地批租年限。仅需每年缴纳新地税,实际的年缴付费相当于房产年租金的1.5‰,这一年付比率毫无疑问是极低,可以看到,香港市民每年只是象征性地付一些钱而已。
回归到实际,无非是这三个问题:1、到期的房产到底该不该自动续期?2、续期该不该交钱?3、要交的话需要交多少钱?
第一个问题,在我国的物权法中已经回答了,自动续期!第二个问题,续期是否应该交钱,答案基本也是肯定的。
通常主流观点是:
1、延长土地使用权期限。可以由房屋业主联名提出,补交土地出让金,这个价格应该低于同类的土地出让金的价格,类似于成本价和市场价的差额。
2、根据规划需要,国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对业主进行相应补偿,用类似拆迁安置的办法解决。
简单来说,要么交钱续期,要么国家收回给你补偿。
第三个问题,交多少才合适呢?参考英美的税制:英国:采取较低房产税和地税相结合的方式美国:使用高额房地产税来作为土地永久免费的弥补
但基本上都采取:房地产税根据政府评估的市场房价征收。也就是房价涨税也就跟着涨,至于房价跌,你猜会不会降税?
对于中国来说,房子可能是每个人的痛点。随着一线城市的房价的一路上扬,当房地产价格已经远超于年轻人收入水平的时候,一线城市年轻群体中,身份的变化开始出现了显著的分层,而这个分层直接来源于房地产。
如果你没有买房,哪怕你工作不错,薪水不错,但是没有房子,你基本上一直处于底层。如果你有房,拿一线城市来说,月供不是太多的话,找个年薪二十万左右的工作,就可以过得很舒服,很容易就能成为中产阶级了。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曾表示,房地产其实是一个表象,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社会问题,就是贫富两极分化。有房子的有十套八套,没房子的一套都没有,这实际上是把两极分化的问题通过房地产表现出来了。
房子不仅划分阶级,房价还摧毁梦想、抹杀努力。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房价和工资之间越拉越大的比例,让年轻人的努力和奋斗显得苍白无力。与房价攀升的幅度相比,努力升职和加薪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仔细想一下周围,你会发现这个社会越来越“人以群分”,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我们改造自己命运的机会还有多大?
BBC的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的56岁。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搏一把拼一次自己的命运。《人生七年》中的Nicolas,是一个农夫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成功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但纪录片说,这个概率约为7%。
这些人能超越自己的家庭、环境,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对他另眼相看。所以,我们也无法埋怨,只能比那些比我们生来更优越的人,更加努力,才能更有可能挤到上一层的社会当中。
来源综合自:中金在线、深圳中原地产网、中国网、华商报、第一财经日报、金融地产家、凤凰财经、姑苏晚报、观察者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