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杂志社
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是住建系统重要舆论阵地。 ■《城乡建设》杂志(半月刊,1956年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 ■《建筑》杂志(半月刊, 1954年创刊,朱德元帅题写刊名) ■《未来城乡研判》(内刊,不定期出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核酸大王”张核子,栽了! ·  2 天前  
派代  ·  又一波美妆破产潮来了! ·  2 天前  
派代  ·  又一波美妆破产潮来了! ·  2 天前  
商业洞察  ·  全国的大城市,都在为错过DeepSeek彻夜难眠 ·  3 天前  
南方新闻网  ·  格力专卖店变“董明珠健康家”?最新回应→ ·  3 天前  
南方新闻网  ·  格力专卖店变“董明珠健康家”?最新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杂志社

北京中轴线⑬ ▎20世纪90年代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五年测绘制档回顾

建筑杂志社  · 公众号  ·  · 2024-07-27 18:18

正文

我不是在劝你订杂志

是想跟你一起打开生活

点击订阅




编者按

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汇集了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在北京中轴线上,不仅能直观地读历史,还能清楚地看变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特推出“北京中轴线保护与传承”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古今对比的解读、形神兼具的阐释,品读北京中轴线建筑万象,记录在历史文化遗产滋养下的城市生活风貌,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古建筑的测绘制档,是《文物保护法》中文物单位须建立记录档案的要求和古建筑一旦不幸毁坏之后的复原工作以及古建筑研究的共同需求。


故宫古建筑测绘工作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末,历经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和40年代基泰工程司在故宫的测绘活动,以及之后近60年间故宫人及社会力量对故宫古建筑测绘工作的不断推进,直至1999年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测绘制档工作完成,才终于告一段落。


1992年,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作总结》中记述,长期以来,由于人力、物力、保管条件限制,古建制档工作始终为薄弱环节。


1992年2月,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将测绘制档工作再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故宫古建筑共存980座,已建立文字档案的有870座,尚有110座(主要是外东路、外西路的建筑)未建立文字档案。拟定今年内对这110座建立文字档案,至此我院古建筑文字档案全部完成。我部现存有400余座(古)建筑测绘资料档案,其余500多座没有正式测绘图,为此我们将大力开展测绘工作。今年我部将于9、10月份对南薰殿、丽景轩等进行测绘,预计绘制测绘图30张左右。在7、8月份组织天津大学建筑系二个班的学生对外西路约40座古建筑进行测绘工作。”


故宫奉先殿


但实际测绘建筑与计划有所出入,1992年7月至8月,故宫博物院古建管理部组织天津大学建筑系完成东华门外值房、午门外值房、西华门外值房、红本库、实录库、銮仪卫东库、南库、画馆、灯库、咸安门等20余座建筑的测绘工作。


当年8月,邀请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赵仲华对古建部技术人员进行古建筑测绘基础知识的全面培训,为高质量完成测绘制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年,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制定了1992—1997年《测绘制档五年规划》:“针对我部人员少、任务重,我们经过精细核算,制定了第一期测绘制档五年规划,在保证完成每年800万(元)正常维修工程设计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承包形式利用正常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测绘制档工作,为故宫古建筑研究、维修、保护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今年9月份已开始此项工作。”


同时,制订1993—1997年《古建彩画制档计划》:“为保存、记录一套完整的故宫现存建筑彩画资料,我部组织有关研究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进行彩画制档工作。该工作从(19)93年正式开始至(19)97年用5年时间完成。”


“为了加快故宫古建筑测绘制档工作,设计组成员在完成正常业务工作之后,扛梯子、爬房子、钻顶子,一身土一身汗地测绘着。据统计,在5年内完成测绘制档工作,他们平均每个人三天要出一张测绘图,同时又要完成故宫古建筑维修设计工作,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根据《故宫博物院1993年工作总结》及古建部《工作小结》记述,1992年9月至1993年8月是故宫古建筑测绘制档五年计划的第一阶段,重华宫全区,储秀、翊坤、永寿、咸福各区宫殿基本完成,测绘制档五年规划一期任务基本完毕。按期完成计划内200个殿座的测绘,出图1000余张。


1993年初开始彩画测绘制档工作,并调整之前计划,计划在1999年完成彩画测绘制档。


根据《1994年古建部工作总结》记述,1993年9月开始古建筑测绘制档二期工作,1994年底按时完成,包括养性殿一区、养心殿一区、乐寿堂一区、顺贞门一区、乾隆花园一区、庆寿堂一区、承乾宫一区、景阳宫一区、永和宫一区、文渊阁一区、英华殿一区及佛日楼、梵华楼等区域178座建筑的测绘制档工作,绘制测绘图1357张。


彩画测绘制档工作,由于彩画专业人员较少,且1994年古建筑彩画工程量大,致使彩画测绘制档工作只完成原计划的1/3,另2/3放在1995年完成。


根据《古建管理部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记述,1995年是紫禁城建成575周年、故宫博物院建院70周年,古建筑测绘制档工作正值第三期,按计划完成11个区域185座建筑的测绘工作。根据古建部藏《古建部图纸目录》记载,主要包括北五所、缎库、四执库、鸟枪三处、祭神库、茶库、南果房、西一所、敬事房、古董房、寿药房等区域及其他零散单体建筑。彩画制档完成乾隆花园一区30座建筑的测绘工作。


根据《古建管理部九六年度工作总结》记述,1996年,古建筑测绘制档进入第四期,测绘的建筑区域是皇极殿一区(根据古建部藏《古建部图纸目录》记载应为皇极殿一区的附属建筑)、奉先殿一区、寿康宫一区、慈宁花园及冰窖、南三所、御茶膳房、前星门及桥、清史西馆、上驷院、清史馆大库、幼儿园(清史馆区)、传心殿及神厨一区、库神庙、东华门外值房、激桶处及南薰殿、宝蕴楼及画库等192座建筑。彩画测绘制档进入第二期,按计划完成乐寿堂一区,乾隆花园中、后区的28座建筑的彩画测绘制档工作。


故宫养性殿后檐次间装修图


根据《古建管理部九七年度工作总结》记述,1997年,古建筑测绘制档工作进入第五期,基本完成神武门以西办公室区、皮库一区、城隍庙一区、神武门以东至兆祥所一区、神武门外东西值房及东西角亭、御花园一区、后三宫一区、保和殿一区、三大殿一区(附属建筑)等146座建筑的测绘制档工作。彩画测绘制档进入第三期,基本完成皇极殿一区、养性殿一区、颐和轩一区、畅音阁一区、庆寿堂一区、景福宫一区、奉先殿一区、毓庆宫一区等建筑的彩画测绘制档工作。


根据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藏《古建部图纸目录》及《古建部一九九八年工作总结》记述,1998年,测绘内容为:南三所、春禧殿、兆祥所、城隍庙、寿康宫、激桶处等区域内部分建筑,以及奉先门、皇极左门、皇极右门、咸若馆、九龙壁、摛藻堂、东长房、清史西馆南房等单体建筑,基本完成了古建筑测绘制档,并按计划完成了当年的彩画测绘制档工作。


后经过补测、补绘等完善工作,1999年古建筑测绘制档全部结束。根据《古建部2000年工作小结》记述,2000年完成计划内的彩画测绘制档工作。


除去古建筑彩画的测绘部分,仅就古建筑测绘来讲,在历次故宫古建筑测绘工作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专项建筑测绘就是此次20世纪90年代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进行的“1992—1997年五年测绘制档”工作。该工作计划五年完成,实际上1992年开始,1999年结束,历经七年。据当时设计组组长王时伟回忆:“80年代末再次提出(古建筑测绘)这件事,后来院里做了一个专项,批了100多万(元)给古建部做这件事。古建部把任务分配给设计组,当时我是设计组组长,我们承担任务开始这个工作。把(故宫内)没有图纸的建筑都做了,持续了有七八年的时间。主要是利用工程勘察设计之外(的时间)做测绘,1992年正式开始,1999年完成。项目开始之前,将当时已有的建筑图纸都做了统计,明确哪些建筑没有图纸,需要此次测绘。中轴线有基泰的图,其他区域个别的有一点测绘图,比较系统的如外东路皇极殿一区(主要建筑)测过,都不重新测了。其他没有测过的很多区域,按院落来,根据计划一个区一个区地测。当时设计组投入整个组的力量,分了四个测绘小组,每组三四人,小组人员不固定,根据测绘内容灵活安排。每个组负责一个院落,整体推进。最初我带一组,赵仲华先生带一组,季秀云带一组,尚国华带一组。经费用于购买必要的设备之外,主要的一部分是人员费用。古建部当时做过预算,画一张图50块钱,所以那时候也有动力,大家积极性比较高。测绘人员现场测量,以图纸呈现,所有图纸都是手工(绘制)的。那时,工程队配合搭架子,几乎每个尺寸都摸得到,意义重大。”


故宫养心殿明间横剖面图


此次测绘参与人员均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设计组职工有:王时伟、季秀云、刘畅、黄占均、吕小红、张学芹、尚国华、刘榕、曹炳全、常德山、赵仲华、张兆平、韩文宥、战平、范暄、李立云、许强。


王时伟先生回忆:“测绘成果有图纸、照片和测稿。每个建筑十几张图纸,斗拱、外檐装修都有详图。当时勘测时拍的照片是黑白的,贴在牛皮纸上,装订成册。建筑内外的照片都有,照片受条件的影响,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但能照的都照了。测稿是用传统的方法,在网格纸上画图,再测绘标注出尺寸,最后整理装订成册。我们的基本技术路线是以传统测绘为主,主要测绘建筑的主体,建筑上装饰性的东西,比如彩画、石雕、纹饰、内檐装修、陈设物等细部没有完全测绘,当时作为专项没做到这个程度,没有那么大能力、精力。现在勘察设计从(档案)文字到现场测绘、价值评估等都要做,最后出一个系统的成果。现在是这么要求的,但以前没这么要求。随着对文化遗产认知的提升,可能需要我们在下一个百年把这些东西弄得更加系统。”


(部分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及古建部 1992—2000 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藏《古建部图纸目录》《王时伟先生采访稿》

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