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聚藏
聚藏——邮币收藏品移动交互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佛商业评论  ·  TikTok的命运,对全球商业意味着什么? ·  昨天  
FT中文网  ·  为什么香港不能放弃联系汇率制?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昨天  
三峡小微  ·  7天11万游客!春节假期三峡大坝旅游人气旺 ·  2 天前  
FT中文网  ·  中美竞争已聚焦于人工智能和关键矿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聚藏

多年未见老赵了

聚藏  · 公众号  ·  · 2020-02-09 07:27

正文

老赵的大名叫赵复兴,辽宁锦州人,在业内曾经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对未发行的JP22“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片(俗称“片蓝”)情有独钟,甚至视它为自己的命根子。

老赵从1982年开始涉足邮票的收藏与投资,并于次年东拼西凑了310元购买了两个整版、一个半版的“庚申年”(猴)邮票。老赵先后在广州、太原、郑州、石家庄等城市收购与投放“庚申年”(猴)票,最多的时候拥有17个整版,从而得了一个“辽西猴王”的绰号。

1988年8月8日,老赵在广州举行的全国首届珍稀邮品拍卖会上,以24000元的价格购得民国东北贴用“孙中山像”三款四方连邮票,此举引起较大的轰动。《南方日报》头版刊登此事的图文,中央电视台还作了新闻报道。


1991年6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民间邮品拍卖会上,一枚盖了邮戳,“文革”期间撤销发行的面值为8分的“全国山河一片红”(俗称“片红”)邮票,被老赵当仁不让地以13100元的价格拍得。不少媒体竞相报道这一新闻,老赵的名声大振,并且被《世界商战名人录》收录,成为国际邮票界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人。


老赵是第一批认识到邮资片具有无限升值潜力的投资者,并成为市场上的实践者,尤其是他独具匠慧眼地发现了“片兰”邮资片的投资价值;不仅花光了自己的钱并且还贷款收购“片蓝”邮资片,使自己变得一贫如洗。


由于市场的连续下挫,老赵被结结实实地套在其中,为了尽快偿还债务,不得不重操旧业卖起了大裤衩子。“大裤衩子”又成了他的新绰号。“片蓝”邮资片压了整整5年之后,市场开始出现了新的上升,并于1997年暴发了前所未有的行情,老赵才得以翻身,经济实力得到壮大;但是,超级行情过后的大调整,也是老赵所始料不及的。


特别是他仍旧死抱着老邮资片不放,并且还认为这些老邮资片今后将会变成“金子”;甚至还天真地认为那些想攀登“金字塔”的投资者必定会来找求他,这就造成货越来越多,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少,压得老赵喘不过气来。


老赵对于市场上经常出现的新邮炒作深恶痛绝,从来不碰他认为毫无价值的新邮;但是,也不知怎么就鬼使神差地买进了10多万元的“抗洪赈灾”附捐邮票,还信誓旦旦地认为它是“猴王二世”,赚钱的机会还在后头呢!


然而,理想与现实相差悬殊,“抗洪赈灾”附捐邮票从此以后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老赵更是饱受着经济与心理上的痛苦煎熬。


2001年春季的时候,想做庄“片蓝”邮资片的投资者曾经找到老赵,其目的就是要一次性收购他手中的“片蓝”邮资片,因老赵对其太有感情了而没有答应,从而错过了一次解脱的良机。


老赵在马连道邮票市场呆了一段时间之后,见市场仍旧是没有什么丝毫转机,老的邮资封片更是无人问津,就踏上了回老家锦州的列车,去帮助两个儿子料理服装生意。


老赵在邮票市场上折腾了30多年,还不如当初一直拿着17个整版的“庚申年”(猴)邮票不放呢!因为它目前的市场价值达到1600万元不是大问题。(周凤迟)


(一)长期收售 :长城币、精制币、样币等

联系人:边立辉    电话:13522009109


(二)长期收售:金银币

联系人:王晓岩    电话:1893051200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