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美的、海尔、格力
......
谁才是中国的“白电之王”?
最近“以旧换新”盛宴开启,美的、海尔、格力又恰逢“中考”成绩比拼,“三雄争霸”格局再起云涌。
半年报显示,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三家白色家电巨头
2024
年上半年营收分别是
2172
亿、
1356
亿、
997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
208
亿、
104
亿、
141
亿元。
总结来说,
家电三巨头,一家称霸一家追赶,另外一家还在多元化!
在白色家电赛道,真正的巨变往往都是无声的!
十年之前,营收破千亿的格力算的上是国内家电一哥;
12
年后,美的才是当仁不让的霸主;
而海尔更像是家里“外出打工”的老二,虽没老大有名,却已走出了自己的路。
这场“三国杀”估计还要持续很久,你更看好哪家呢?
01
如今,汽车市场争的热火朝天,却不知在家电领域,早已潮如火海。
近日,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三家白色家电巨头,先后披露半年报,谁才是真正的“中国白电之王”?终于可以见分晓了。
财报显示,
2024
年上半年美的、海尔、格力营收分别为
2172.74
亿元、
1356.23
亿元、
997.83
亿元,同比增长
10.3%
、
3.03%
、
0.55%
;归母净利分别为
208.04
亿元、
104.2
亿元、
141.36
亿元,同比增长
14.11%
、
16.26%
、
11.54%
。
对比三家数据可以看出,
美的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长率,都领先较多,不仅半年营收首破
2000
亿,增长率也都达到了两位数,与其他两家差距越拉越大;
不得不说,在国内家电市场增长趋缓,出海和多元化发展成为家电企业发展必选的大趋势下,多元化和出海均有不错表现的美的集团,取得了优于整体家电市场的表现。
海尔赚的最少,不过增幅却是最高的,而且是近三年来三巨头中唯一保持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的企业;
海尔智家通过高端化和全球化战略,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稳定增长,还在海外市场实现了显著突破。
相对而言,多元化发展成效待显且海外市场占比较低的格力电器,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增长牵绊。
格力电器营收增长趋于停滞,净利润增幅同样是三巨头中同比最低的。
从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对比看,营收复合增长率美的最高
8.98%
,格力电器最低
2.05%
,海尔智家居中
5.49%
;利润复合增长率海尔智家最高
14.49%
,美的集团居中
14.05%
,格力电器最低
11.03%
。
综合数据,
美的集团凭借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领跑三巨头,海尔智家也处于逐步上升阶段,格力电器进入平台期。
02
其实,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想要继续实现高增长比较困难。
数据显示,
2024
年上半年,白电市场零售额为
2319
亿元,同比下滑
7%
,零售量为
7774
万台,同比下滑
3.6%
;
厨卫大电零售量为
4149
万台,同比增长
0.5%
,零售额为
771
亿元,同比下滑
2.3%
;
空调市场全渠道零售量为
3315
万台,同比下滑
11%
,零售额为
1114
亿元,同比下滑
14.5%
。
空调业务是三家竞争最激烈的战场,曾展现过“三国争霸”的局面,如今差距仿佛越拉越大。
美的暖通空调业务的营收达到
1014.6
亿元,同比增长
10.3%
。格力空调业务营收为
779.6
亿元,同比增长
11.4%
。海尔空调业务为
290.1
亿元,同比增长
3.6%
。
如此可见,
在空调产业美的占据中国空调销售第一王座,名副其实!
但是,美的暖通空调收入占营收比重为
46.7%
,格力空调收入占营收比重为
78.14%
,海尔空调收入占营收比重仅有
21.4%
,已然不是最大的主营业务,海尔冰箱营收
408.6
亿,占营收比重超
30%
。
值得一提的是,
美的空调业务
在超过千亿营收的情况下,也未占到半壁江山。
消费电器是指包括冰箱、洗衣机及小家电在内的家电品类,营收达到751.4亿,占比34.6%。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营收为183亿,占比8.4%。
可见,美的在家电品类多元化上,无疑是比较成功的。
虽然格力不断加大多元化的投入,但格力空调业务独大的情况仍然十分明显,其他品类尚未成气候,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突破压力。
总体来看,
家电巨头上半年的
“
三国杀
”
,美的再次称霸,海尔正在拼命追赶,格力亟待多元化。
03
谁是真正的“中国白电之王”?还有待观察,因为中国家电行业一直在变化。
家电行业与楼市深度绑定,遥远的楼市黄金时代,美的、格力、海尔等巨头享尽红利。
以美的为例,
2009—2019
年
10
年内,其年营收从
690
亿元暴涨至
2793
亿元,净利润
16
亿元暴涨至
242
亿元。
美的集团市值巅峰曾超过
7700
亿元,妥妥的耀眼明星股!
作为对比,格力电器巅峰市值近
3500
亿,海尔智家巅峰市值也才
3200
多亿。
后面几年的情况相信大家都知道,家电行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美的的业绩增长已无以为继,
2022
年利润增速更是创出近
10
年来新低。
国内家电行业饱和后,最直接的应对策略是涨价、出海,也就是家电企业描述的高端化、全球化。
其实早在
2015
,格力和美的就意识到,求变刻不容缓。
那一年白电低迷,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和格力电器营收全线下滑。
抉择时刻,格力走上跨界之路,手机、芯片、新能源车什么热就折腾什么,而美的选择家电多元化、国际化路线。
不同选择带来不同结局,
2017
年—
2020
年,格力净利润分别为
224
亿、
262
亿、
247
亿、
221
亿,再无高增长。
同期,美的净利润分别为
172
亿、
200
亿、
242
亿、
272
亿,利润增长明显好于格力。
双方的差距在
2020
年迅速拉开,不过尽管格力一直以来市值都不及美的集团,却能在之前稳稳压了海尔智家一头;
但是资本市场风云诡谲,谁又能想到格力在
2020
年市值走巅后,一路下滑,海尔的形势却是逐步逆转。
截至
2022
年末,格力市值跌至海尔的
77%
,而在
2019
年末这个比例是
259%
。海尔不仅在市值上完成了对格力的超越,在营收上也是不逞多让,逐渐完成了对格力的全面超越,仅次于美的集团。
04
放眼过去三年,海尔智家的增速都是最出色的。
从
2022
年一季度到
2024
年一季度,海尔智家的利润增速分别为
15.44%
、
12.6%
、
20.2%
。
以
16.3%
的复合利润增速,超过了美的集团的
11.8%
、格力电器的
8.07%
。
凭什么呢?
凭它的战略眼光,率先抓住了出海的风口。
要突围而出,唯有靠出海。
而海尔智家又是三巨头中最早布局出海的,从
1990
年代就开始积极探索自主品牌出海了。
早期经历了很多困难,只能通过小冰柜等边缘化产品,以低价方式切入发达国家市场。
后来,海尔摸索到了一条收购海外品牌
+
本土化产品技术结合的方式,才迎来了突破。
2011
年,收购三洋洗衣机业务,获得日本市场;
2012
年,收购
Fisher & Paykel
,获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
2016
年,收购
GE
家电业务,获得美国市场;
2018
年,收购意大利
Candy
,获得欧洲市场。
正是靠着这四笔关键收购,海尔彻底打开了发达国家市场。
截至
2023
年,海尔智家的海外营收高达
993
亿元,占比
52%
,是三大巨头中最高的。
说到出海,排名第二的是美的集团。
美的在
2023
年,海外营收占比
40%
,虽然不如海尔,但海外营收高达
1509
亿元,规模已经超越海尔了。
至今,格力电器仍然是靠空调一个产品打天下,出海也是最慢的,
2023
年的外销比例只有
12%
。
最终,
资本市场会用脚投票,拥抱业绩表现更好的那个。
如今美的市值近
5000
亿元,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家电一哥,而格力市值仅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