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石家庄市板桥区政府再次通报了疫苗调包事件的进展。
调查报告中说
经石家庄市桥西公安分局侦查,汇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人员关某某供述,为牟取私利
对29名儿童
使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替代五联疫苗接种,行为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已对其刑事拘留。
这个供述
不可信
。
此前,当地警方的调查显示,关某最早篡改登记记录,将五联疫苗调包为HBI流感嗜酸杆菌疫苗的最位姓,发生在
2016年12月
,整个调包持续了整整
两年零一个月
。
而在此次调包行为被发现时,那位冯姓妈妈核查了过去一周的接种记录,就发现该卫生院领取了26个五联疫苗,而登记接种五联疫苗的,有44位孩子。也就是说,至少有18位孩子的疫苗被调包。而进一步的调查显示,电脑中登记接种了五联疫苗的那26名孩子,其接种记录也不可信。
好吧,就算那26名孩子接种的全都是五联疫苗,
过去一周调包了18个,但一周前的两年间,一共只调包了11个孩子,这个可信么?两年的时间处心积虑小心翼翼调包了11个孩子,到了最近一周,突然贼胆包天肆无忌惮调包了18个,符合逻辑么?
虽然有人指出,五联疫苗曾经在2017年缺货一年左右的时间,一直到2018年9月才重新供货,但缺货并不能自动理解为该卫生院就没有欺骗孩子家长的行为。更何况,即便扣掉这期间五联疫苗缺货的一年,也还有整整一年的作案时间。一年的时间只调包11个,也不符合常理呀!
政府调查公报,应该以核查的事实为依据,不应该随意引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尤其是这种
完全不合情理、未经证实
的供述。
这一通报发出后,各媒体的报道都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自动当作是已经证实的信息,纷纷说一共有29名孩子的五联疫苗被调包。
我们的媒体都堕落到这种地步了?随意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当作已经证实的信息。
经查,30人是许多公共安全事件的人数标准。比如,
食物中毒事件,如果没有死亡病例,一次达到30到99人,就算是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我知道,这肯定是个巧合!
END
|
商务合作 | 授权转载 |
请加微信:
wangjushangwu
欢迎转发
朋友圈
|长按
二维码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