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哔哔News
哔哔是一家致力于做人人都能看懂的区块链资讯的行业媒体。哔哔,看见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宁夏高级人民法院  ·  “迟到”的抚养费让父爱不缺位 ·  3 天前  
宁夏高级人民法院  ·  “迟到”的抚养费让父爱不缺位 ·  3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习近平向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哔哔News

连币都炒不好,炒鞋不得被割吗?

哔哔News  · 公众号  ·  · 2019-08-25 21:38

正文

关注并星标 哔哔News

每天1次“好看”

带你看不一样的区块链资讯!


封面来自币圈朋友圈


最近这些天,“鞋圈”好似疯了一般。
乘着“时尚、潮流、个性”的东风,球鞋在今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热度与追捧热情,于是鞋贩子和炒鞋党们率先疯掉了,他们像打了鸡血似的连忙加紧抢鞋、炒鞋的动作。
而随着球鞋文化成功出圈,球鞋价格应声暴涨。这事儿传至币圈,韭菜们也疯了——币市那么冷清,恐慌指数都掉到5了,鞋市却如此火爆,单日流水都好几亿了,索性一拥而上加入到炒鞋大军当中。
可币圈的“鬼子们”进了村儿,那些真正喜鞋爱鞋、买鞋自穿的“良民们”就没好日子过了。面对动辄就按倍计算的球鞋溢价,他们低头瞅了瞅自个儿的钱包,于是也跟着疯了。


- 01 -
“炒鞋”的兴起

曾几何时,那些手持Yeezy、脚穿AJ的只是一个小众群体,他们多是90后的年轻男性,或钟爱篮球运动、或喜好球鞋收藏、亦或是因崇拜某个球星而热衷于偶像的同款球鞋。
但现在,一切都不太一样了。原本就具有一定价值基础、受众群体以及收藏意义的球鞋,在饥饿营销、明星效应和潮流文化的带动下,辐射范围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购买需求和市场,“炒鞋”这一概念也因此逐渐立体、复杂了起来。
饥饿营销这一手段,想必大家也数见不鲜了, “限量”、“联名”、“纪念”,无不是在饥饿营销的策略中时常出现的名词, NIKE、阿迪还有AJ等一众知名球鞋品牌都常常推出所谓的“限量款”或“联名款”球鞋,为球鞋带来超越其本身实物价值的话题性与稀缺性。
说到这一点,明星效应更是将话题性和稀缺性无限放大的绝佳手段。 吴亦凡在《中国有嘻哈》里穿过的AJ,贩卖价几乎都翻倍了,流量明星+热播节目的双重加持,其威力可见一斑,而近日被吴亦凡上脚的AJ1蜘蛛侠,更是在消息一经扩散后的五小时内翻了四倍价格。

这双被吴亦凡穿上节目的Royal Blue,后来被称作“起飞蓝”

- 02 -
规模全面升级的 “炒鞋”市场


当然,上述这些现象绝不是如今爆火的“炒鞋”的全部,更不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重点,毕竟限量、联名、明星带货这些抬价伎俩,别说是炒鞋,炒个衣服裤子甚至黄牛票啥的,也都能用得到,但真要和当下炒鞋的规模比起来,它们都弱爆了。
鞋市的野蛮生长,首先催生出了以毒、Nice和斗牛为代表的球鞋转卖平台,也就是人们所戏称的“球鞋二级市场交易所”。 据了解,毒App的月活跃用户总量现已高达800万,其球鞋转卖的二级市场规模也已达到数十亿美金;转卖平台StockX在18年时便收获了4400万美元的融资,并在当年就创下了7亿美元的营收,而到了今年,StockX的市场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这些斐然的成绩显著映射出了当下鞋市的热闹模样。
同为球鞋贩售平台头部的Nice则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描绘了如今球鞋二级市场的庞大,增长黑盒在年中时的抓取数据显示,Nice的所有订单当中,转卖订单超过80%,已然是球鞋交易流水的主要生力军。
除了这些“鞋交所”外,“炒鞋”也实实在在地养肥了一大批球鞋投资者。 部分投资者积极地参与到知名品牌的限量款、联名款球鞋发售当中,无论线上抽签也好、线下抢购也好,总之 极尽手段屯下这些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球鞋,再在官方渠道脱销后狠狠赚上一笔差价。
当然,这些挤破头皮才能入手的“稀罕宝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拿到的,因此也有一些投资者选择 囤积已经流入市场的球鞋,然后通过炒作手段与二次营销来哄抬价格,进而将其高价脱手。
那么这些炒鞋投资者究竟被养多肥了呢?日前,知名球鞋“倒爷”分享了自己的部分炒鞋经历,他在Yeezy 750 Boost发售时,通过各方渠道屯了127双,卖出时两天获利约150万人民币,此外,最近在网上更是流传着某25年青年依靠炒鞋月入百万的传说。
单单只是鞋子的价格,也实实在在地说明了问题。下面这双去年由安踏推出的 KT3-Rocco,目前的市场价格大约是其原始价格的10倍,尽管安踏只能算得上球鞋品牌的第二梯队。而前面所提到的Yeezy 750 Boost,原价为350美元,现在你想在二级市场上买到它,恐怕3500美元也没法儿拿下。不夸张地说,鞋市已经恐怖到了稍微有点故事,价格就可以起飞的地步。

安踏KT3-Rocco

- 03 -
鞋市电子盘现身,币圈势力入场


更加可怕的是,“炒鞋”市场已经悄然扩张到实物交易模式都没有办法完全容纳的地步,“炒鞋电子盘”便是佐证这一事实的产物。
眼见二级市场购买力惊人的Nice便基于其这一点开启了“闪购”这一玩法, 参与闪购的可以将买入的鞋子寄存于平台的线上仓库里,再经由平台渠道从线上仓库卖出,整个过程无须实物经过三番五次的经手,只需要在线上确认所有权和资金的转移,从而实现买卖周期的大幅缩短和数字化交易。
StockX作为一个经营范围更加广泛的转卖平台,事实上早就在许多网上热卖的潮品上试验过证券化交易并取得成功,如今StockX也加入到了“炒鞋电子盘”的混战之中,并较早地上线了炒鞋期货,玩家入手即可转让,到期直接进行实物交割, 其余平台亦纷纷效仿,接连推出诸如“预售券”、“现货券”一类的产品。
从目前斗牛、Nice等主流鞋市平台的数据来看,炒鞋电子盘的势头可谓星火燎原,而且这一势头在最近币圈势力入场后体现尤甚。

斗牛涨幅榜显示,8月22日涨幅最高的Air Foamposite Pro Purple Camo紫迷彩泡的预售券涨幅达到了101.14%,8月21日,该鞋子出售最低价为969元,购买最高价为2229元。

斗牛预售券龙虎榜则显示,今日日盈利最高的用户卖出数量为8,买入均价为2523,卖出均价为7117,总盈利(总盈利=总卖出的预售球鞋券价格-总买入的预售球鞋券价格)3.6万。

最近一周的盈利榜上,盈利最高的超过了11万。 这不光是实时的买卖报价,行情变化乃至走势和宏观分析都给安排上了, 更甚者,销售热度最高的三个品牌——乔丹、阿迪和Nike自成一派,衍生为球鞋界三大盘。
炒鞋都得会看K线图了
甚至有币圈玩家将鞋市的概念与币市概念结合对应,看起来竟然还的确是那么回事儿。

随着炒鞋热度的节节攀升,不少币圈人也开始说起了段子, “70后希望80后接盘股市,80后结果跑去炒房了;80后希望90后接盘房子,90后结果跑去炒币了;90后希望00后接盘比特币,00后结果跑去炒鞋了”,又或者“没想到国家金融普及的任务竟被鞋圈完成了。” 听起来似乎有点调侃的意味,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现状。

相关术语对应图
不过言归正传,相较于纯粹的炒鞋者,在数字货币界摸爬滚打已久的币圈老韭菜们,对于炒作和营销的套路还是更加轻车熟路得多。
首先P图,他们就没有币圈的人用得好。销量不怎么样的P成爆火的,满大街跑的P成限量的,总之消息现放出去,如果英文好的话再来个全英文的通告,这样会显得“官方”一点。
这些所谓的“销量”,通常都是一个人操作的
再者,买入、拉盘、抛售、砸盘这一套操作,通常也不及币圈人们熟练, 朋友圈炒过了,炒鞋群接着炒,潮鞋圈炒过了,还能和转卖平台 沆瀣一气 ”,玩一手交易信息的黑箱操作,特别是在以“闪购”为代表的平台寄售模式或期货交易模式推出后,这种操作方式便更加普遍,毕竟平台干预得多了,被隐藏的中间环节的信息也就更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