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宣克炅
告诉你新闻背后的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惊艳!无锡分会场最新画面! ·  昨天  
央视新闻  ·  总台元宵晚会节目单来了! ·  昨天  
半岛晨报  ·  大连人,下班早点回家!今晚就来… ·  2 天前  
新华社  ·  2722户高风险加油站被查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宣克炅

【“偷”骑小黄车身亡 11岁男孩家人索赔866万】ofo拒绝接受所有诉讼请求

宣克炅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9-08 23:11

正文


有规则意识的小编


今年3月26日,本公众号“宣克炅”报道了一起令父母悲痛的意外, 一名年仅11岁的男孩骑共享单车时, 不慎被一辆转弯的大巴车撞击并碾压, 导致男孩不幸当场死亡。

👇 具体报道点下面 👇

【11岁男生骑黄色单车遭碾压】无论什么交通工具:安全第一


而当时 有媒体称:死者父母将ofo连同肇事方 诉至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索赔 878万元。 并要求ofo立即收回所有机械密码锁具, 更换为更安全的锁具。


而针对全国首例不满12岁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死亡赔偿案,今天上午在静安区法院进行庭前证据交换。

原告对索赔金额作出了调整,要求第一被告ofo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金额的比例由原先的60%下调为50%,总赔偿金额由878万元调整为866万余元。


此外,原告还追加保险公司作为第四被告,请求判令其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作为第一被告的ofo明确表示,不同意原告的 全部诉讼请求



ofo称,公司在注册、使用、宣传、推广等过程中都有尽到“12周岁以下儿童不准骑行”的提醒义务。


此外,ofo代理律师指出,事发当天是周末,原告作为小元家长,对孩子监管看护不力,应对该事故的发生承担相应的责任。


“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并没有认定ofo有任何事故责任。”此外,ofo提出,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王某没有确认安全通行,且小元未满12周岁违法骑行自行车上路,并逆向行驶。


同时,ofo当庭递交的相关司法鉴定书则显示,事发时,小元骑行的自行车速度达到18公里/小时。ofo认为,这一速度超过了相关规定的15公里/时,属超速行驶,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共享单车的出现方便了你我, 但不管是骑车、开车。 我们都必须要遵守交规。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 交通警察支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认定驾驶员王某驾驶机动车在通过, 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 向左转弯时,疏于观察路况,未确认安全通行, 负本起事故次要责任。

而小元及同伴是如何打开ofo单车的?原告向法庭提交一份证据,用以证明受害人小元及同伴是将路边已锁上但密码未打乱的ofo共享单车相继解锁成功。


在该份公安机关询问笔录中,当天与小元一同骑行共享单车的刘某(未成年)称:“我们四个人所骑的车都没有用手机扫描”,“ 直接用手按一下锁,锁就开了。


证明当时小元是在未经过手机扫描的情况下破解解锁骑行的。

在3月26日的新闻下有不少网友留言:

有些网友认为这是家长监管不力:教会了孩子骑车,却没有教会他们遵守交通规则:

对于ofo机械锁,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

不符合使用规定的人强开车锁

是否算是小偷小摸的一种?

平时停在路边的私人自行车也上锁

如果有人打开了私人自行车的锁骑车算盗窃

当然共享单车是公共租赁产品和私人的不同

对常人来说只要付钱使用并不加私锁就没问题

那私自打开共享单车的锁呢?

如果是未上锁的单车让不该骑的人使用

这又该是谁的责任呢?

但是家长方与一些网友认为: ofo车锁存隐患,上海未锁比例达22.9%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主因。


原告一方(家长)向法庭提交一份共享单车志愿者针对ofo车锁问题在腾讯上的调查经过视频及公证书。


原告代理律师张黔林表示,该份调查今年7月份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的一些共享单车志愿者发起,在针对ofo机械锁漏洞问题专项调查中,发现车辆未锁(包括未挂锁、未打乱密码)的比例普遍较高。“以上海为例,在所调查的240辆ofo车辆中,未锁的有55辆,占22.9%。”张黔林认为,未成年人风险防范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大量停放在公共场所没有锁好的共享单车对儿童的使用误导和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原告认为,ofo机械锁具本身存在缺陷,有安全隐患。张黔林还搜集了部分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发生事故的案件报道,并做了相关统计:仅2017年1月到2017年7月,媒体公开报道的23例未成年人骑乘共享单车安全事故的案例中,因车锁未锁及儿童自己解锁的有9例,占39.13%;开锁原因不详的有10例,占43.48%;涉及ofo品牌的有19例,占82.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