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诗宋词欣赏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所在,学习唐诗宋词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光明网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之王! ·  昨天  
临沂新闻  ·  爆了!创历史新高!有人凌晨1点出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诗宋词欣赏

辛弃疾最热血的一首词,仅凭7字,冠绝千古

唐诗宋词欣赏  · 公众号  ·  · 2024-11-15 12:18

正文















































来源: 古典君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南宋绍兴十年, 一个新生男婴呱呱坠地。

那是北宋灭亡的第十三年, 大片国土已沦落金人之手,举国上下,屈辱难言。
祖父辛赞望着襁褓中的他, 含泪替他取名为“弃疾”,祈愿他能如汉时名将霍去病般,为国家带来振兴的希望。

也许,这冥冥中的一切, 早已注定他一生的命运。
正如霍去病的那句豪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赤胆忠心的辛弃疾, 亦用一生践行了这句壮语: “男儿到死心如铁”, 热血不凉,至死不休。


01
年轻时的辛弃疾, 热血初燃,奋起抗金,杀敌寇,擒叛徒,英雄事迹,天下皆闻。

凭借在起义军中的出色表现, 他得到了回南宋为官的机会。 那时的他,一心以为 这是实现报国理想的开始。
谁料,南宋朝廷意在偏安, 先后给他安排了一堆散活,唯独不曾采纳他的抗金建议。

日复一日,雄心壮志逐渐消磨, 直到他受朝中弹劾,被罢免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之职后,一腔热情,几乎被浇熄了。

此时,好友陈亮的一句话, 重燃了辛弃疾心底的热血。

那是淳熙十五年的寒冬, 陈亮跋涉800多里来拜访辛弃疾,向这位当时卧病在床的好友,畅言心中抗金报国的志向。

他说:“男儿到死心如铁。”

那份坚定,如一股滚烫热流, 一瞬间便击中了辛弃疾的心。
辛弃疾激动地从床上坐起, 拉着陈亮走出屋门之外,不顾四周风雪漫天,携手同游鹅湖,畅饮瓢泉,一齐商议抗金大业……

意气相投的两个人, 心中都怀有同样的抱负: 只要此身一息尚在, 热血便永远为报国而燃。


02
此次辛陈之晤, 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或称“第二次鹅湖之会”)。

十来天后,陈亮有事离去, 别后,二人互寄诗词唱和,其中一首,便是辛弃疾所写的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志同道合,高歌痛饮。 谈笑间,飞雪散,富贵轻。

可惜真知灼见,无人来听,唯有你我换着音乐, 喝尽一杯又一杯酒。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物是人非,山河破碎。

我最敬重的还是你 那闻鸡起舞的爱国情怀,以及你对我说的那句豪言:“男儿到死心如铁”。

我期待着你大显身手, 为恢复中原竭尽心力。

六年后,陈亮因长期 忧于国事而溘然病逝,而鹅湖之会后的那场离别,竟成了彼此间的永诀。

又过了十三年后, 86岁的辛弃疾与世长辞,临终仍高呼 “杀贼!杀贼!”

他永远记得陈亮那句 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那是彼此间共同的默契,更是终生恪守的坚定信念。

一生忠贞为国筹, 殷殷赤血,至死犹热。


03
至死心如铁的, 不止辛弃疾和陈亮。

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 亦有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用满腔热血和生命, 践行了自己的慷慨豪言。
1898年9月21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