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系飞行员
一起学习空客机型知识,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酒业正从涨价狂欢转向控货觉醒? ·  4 小时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我被导师PUA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系飞行员

掌握寒冷天气运行(空客文档摘要部分翻译稿)

3系飞行员  · 公众号  ·  · 2020-11-27 21:05

正文

导读


朋友分享了空客官方关于寒冷天气运行的一份文档:Getting to Grips with Cold Weather Operations,2015年版。(应该是最新版了吧?读者如果有遇到更新的版本,期待来交流,感谢感谢!)整个文档有136页,目前没有中文译本。笔者整理和翻译了第5-9页《EXECUTIVE SUMMARY》这部分,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档的主要内容。这部分是整个文档的摘要,为求准确和避免歧义,一些地方附上了原始的英文,也附上原文图片供读者参考。翻译过程得到了几位飞行员和教员朋友的帮助,一并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这份文档涉及的飞行操作和系统知识较多,可能并不适合非专业读者、初入门的专业读者或英文基础较弱的读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先熟悉 任一空客机型的FCTM的“程序-正常操作-补充程序-补充程序-恶劣天气(ADVERSE WEATHER)”部分 ,以此作为先导读物。





1. 空中的污染



· 大气物理和气象学 告诉我们:结冰条件(icing condition)通常发生在略微高于0℃(slightly positive)到-40℃之间, 最可能发生在高度层FL100左右。

然而,在-12℃以下很少发生严重的结冰(icing),而略微高于0℃的外界温度(OAT)也不能防止积状云(cumulonimbus)的结冰。结冰条件在任何高度层都可能遇到。较高的积冰强度(ice accretion rate)与积状云没有必然的联系(systematically associated);层状云(stratiform cloud)也可能会有较高的积冰率。

· 结冰条件远比实际发生积冰要频繁得多 ,结冰条件并不必然导致实际积冰。

·如果飞行员在空中遇到结冰条件,空客有以下一些建议:

-除按照程序使用NAI(发动机防冰)和WAI(大翼防冰)外,还应密切关注结冰过程、积冰强度、云的类型。

-当层状云出现快速结冰时,高度的适当变化将大大降低积冰强度。空管有义务接受高度变更请求。

-如果进近通道以结冰条件为主(prevail on the approach),尽量保持速度,尽量延迟襟翼的伸出,着陆后不要收回襟翼。

·地面降水(precipitation)或过夜造成的冰雪,起飞前应完全清除,无论厚度如何。否则,该飞机就不能飞行。

·空客飞机上的结冰探测系统是咨询系统(advisory system,意指它只提供建议性质的信息——译注),不能取代AFM程序。



2. 地面阶段的除冰/防冰



·飞机污染危及起飞安全,必须避免。飞机必须是清洁的(cleaned)。

·为了确保飞机在清洁的状态下起飞,必须进行外部检查,同时要记住,透明冰(clear-ice)等现象是无法肉眼检测到的。需要严格的程序和检查。此外,接收航空器状态的责任也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飞机起飞前不清洁,必须除冰。除冰程序确保从飞机表面去除所有污染物。

·如果起飞前外部条件可能导致污染沉积物的累积(an accumulation of precipitation),飞机必须防冰。防冰程序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防止污染物的累积,此时间称为保持时间(holdover time)。

·防冰程序最重要的方面是保持时间。它表示飞机受保护的时间长度。保持时间取决于天气状况(降水和外界温度)以及用于防冰的液体类型。

·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流体(类型I、II、III和IV)。它们的化学成分、粘度(粘附于飞机蒙皮的能力)和厚度(吸收大量污染物的能力)不同,从而提供了不同的保持时间。

·任何公布的保持时间表都只能作为指导,因为许多参数可能会影响其效力——如恶劣的天气条件、高风速、喷射气流(jet blast)等等——会显著缩短保护时间。



3. 在受污染跑道上的性能



飞机的制动方式

·三个系统用于飞机减速:

主要是通过机轮刹车。 机轮刹车的制动性能取决于施加在机轮上的载荷和滑移率。刹车的效率可以通过增加机轮上的载荷和保持最佳的滑移率(防滞系统)来提高。

其次,地面扰流板 通过增加阻力来减速飞机,最重要的是,通过增加机轮载荷来提高刹车效率。

第三,反推装置 通过制造一个与飞机运动方向相反的力来减速飞机,这与跑道的状况无关。但是在受污染的跑道上,使用反推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制动性能

·跑道上的污染物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性能:

-减少轮胎和跑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μ),

-由于污染物喷射撞击、污染物位移和压缩而产生的额外阻力。

-滑水(打滑)现象。

·松散(流体)污染物和硬污染物的影响有明显区别:

-坚硬的污染物(压实的雪和冰)减少摩擦力。

-流体(松散的)污染物(水、泥浆和松散的雪)减少摩擦力,产生额外的阻力并可能导致滑水。



报告μ与制动性能的相关性

·机场报告了从测量车辆得到的摩擦系数。这个摩擦系数称为“报告μ”。被称为“有效μ”的实际摩擦系数,是轮胎与跑道相互作用的结果,取决于轮胎压力、轮胎磨损、飞机速度、飞机重量和防滞系统的效率。

到目前为止, 没有办法在“报告μ”和“有效μ”之间建立明确的相关性。

甚至在不同测量车辆的“报告μ”之间也没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很难将公布的污染跑道上性能与“报告μ”单独联系起来。

·跑道表面 液体(松散的)污染物 (水、泥浆和松散的雪)的存在 降低了摩擦系数 ,可能导致 滑水 (也称为打滑),并造成 额外的阻力

·这种额外的阻力是由于污染物在起落架和机身上的沉积,以及轮胎路径上的液体排空造成的。因此,制动和加速性能受到影响。对加速性能的影响导致需要限制起飞时的污染物厚度(depth)。

硬污染物 (压实的雪和冰)只会通过降低 摩擦系数 来影响飞机的制动性能。

·空客根据 污染物的类型 和液体污染物的 厚度 ,发布起飞和降落性能用于签派放行目的(for dispatch)。



飞机方向控制

·当机轮偏转时,出现侧摩擦力。总摩擦力被分为制动力(与飞机运动方向相反的分量)和转弯力(侧摩擦)。

当制动力为零时,得到最大的转弯力(即方向控制),而最大制动力则表示不转弯。

·转弯和刹车之间的关联取决于滑移率,也就是取决于防滞系统。

·在干燥的跑道上,转弯能力通常不是问题,但当总摩擦力因跑道上的污染物显著减少时,在侧风情况下,飞行员可能不得不在刹车或控制飞机之间做出选择。


侧风

·空客为干、湿跑道提供最大的示例侧风(demonstrated crosswind)。但是这个值不是一个操作限制(limitation)。它显示了飞机实际着陆时在飞行测试运动(test campaign)中获得的最大侧风。运营商只能使用这些信息来确定自己的操作限制。

·自动着陆的最大侧风是一个操作限制。

·空客也提供了一些关于受污染跑道的最大侧风的指导。这些保守的数值是根据计算和操作经验确定的。




性能优化和确定

·跑道上的污染物会导致加速-停止距离(accelerate-stop distance)增加,以及加速-前进距离(accelerate-go distance)增加(由于降水阻力)。这将导致较低的起飞重量,当跑道较短时,相对于干燥或潮湿的情况,起飞重量会受到显著影响。

·为了使损失最小化,应优化襟翼设置和起飞速度。 增加襟翼和缝翼的伸出量可以获得更好的跑道性能。 加速-停止和加速-前进的距离都缩短了。短而受污染的跑道自然需要高襟翼设置(high flap setting)。然而,如果在起飞路径上出现障碍,仍然要求一个较低的襟翼设置,因为它提供了更好的爬升性能。 应确定最佳方案。 最佳方案通常是通过人工快速比较不同的起飞图表来找到的。而FlySmart with Airbus Takeoff 这个应用程序,能实现最佳襟翼的自动计算和选择。

· 起飞速度,即V1、VR、V2对起飞性能也有显著影响。 高速产生良好的爬升性能。高速度的代价是需要跑道上更多的加速距离。因此,起飞距离增加,跑道性能下降。 因此,污染的跑道需要降低速度 。同样地,障碍物的存在可能限制减速, 必须找到正确的平衡。 用于生成起飞图表的空客性能程序,或FlySmart with Airbus,利用了所谓的“速度优化”, 该方法将始终提供最佳速度。 在跑道被污染的情况下,优化意味着尽可能低的速度。

· 当跑道被污染时,不允许使用灵活推力原则(FLEXIBLE THRUST principle) ,该原则通过将推力降低到必要的程度来节约发动机使用寿命。此时,操作者可以使用 减功率推力(DERATED THRUST) 。灵活推力与减功率推力的主要区别在于,灵活推力允许恢复最大推力(TOGA),而减功率推力在低速时不允许恢复最大推力。

· 此外,如果发动机失效,减少推力使飞机更容易控制(扭矩较小)。换句话说,当发动机减功率时,相关的VMC(最小控制速度)降低了。这种VMC的减少允许更低的运行速度(V1、VR和V2),因而允许更短的起飞距离。 在性能受限于VMC的情况下,通过发动机减功率可以获得更高的起飞重量。

·空客公司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受污染跑道上的性能。这些方法的媒介(纸质或电子)、所提供的稳健性(conservatism)或最优化水平有所不同。



最后进近、接地和着陆的管理


·由于建议15%安全边际的原则(rationale),最后进近、接地和减速的管理,看来是降落在受污染的跑道上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因素。下面的建议值得记住:

- 当出现影响着陆性能的故障,特别是反推或防滞系统故障,或出现的故障导致进近速度大幅增加时,考虑改降(diversion)到未污染跑道

- 使用FULL襟翼(CONF FULL)着陆,不增加不必要的速度,但情况要求(required by the conditions)并且已考虑了适当的空中着陆性能评估时除外

- 使用SOP推荐的自动制动模式(auto-brake mode)

- 监测最后的风变化(late wind changes),如果出现预期之外的顺风情况,则复飞(应避免在受污染的跑道上顺风降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