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行囊,老顽童下周就要去西安了。对这座城市特别有感情,对传统文化执迷的人总希望在西安能找到根基。
但是到西安次数越多,越感觉到除了晚上钟楼的繁华之外,这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似乎在下降,而且与同处于西部地区的成都,以及相距不算太远的武汉差距在加大。
这是主观感觉。客观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以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实际利用外资为例,2016年西安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2个,比成都少196个;实际利用外商投资45.05亿美元,童鞋们,这种差距是几何级的啊,不是说少了10个8个,是整整少了近200个,西安全年的数据还不到人家零头。
我问西安居民,你们感受到这种差距么?好几个朋友说,该干嘛干嘛,歌照唱,舞照跳,没啥感觉。但遇到的公务员童鞋则的确说西安落后了,尤其在与成都比较后。
很多人认为成都比西安胜在环境好和美女多,房价不高。其他两个因素我们不评论,就环境而言,事实上,从个人角度来说,成都的空气不见得就比西安好很多(说白了,两个城市空气都不那么好)。说这话的人一定是没体验过成都那雾霾(当然,这与地理气候有关系)。
说了这么多,还是得承认一点:西安落后了。那么,西安为啥落后了? 西安市委书记亲自说出来的“十问”就很具有代表性。
其实吧,这 “十问”雏形多年来一直在西安体制内流传,但也仅仅是流传而已,但现在从书记嘴里说出来,情况就不同了。
“十问”内容如下:
⊙为什么我们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但多年来,工业不大不强,工业这块短板就是补不上?
⊙为什么历史上西商能发展壮大?曾经辉煌500年,成为中国十大商帮。现实中,同处内陆的成都民营经济也能发展起来,而我们的民营经济却发展不起来?我们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良好市场秩序、建设法治政府方面,有没有让企业满意、群众满意?行政服务效能究竟能打多少分?
⊙为什么西安军工资源优势全国第二,还承担了国家军民融合的试点任务,但军转民、民参军发展不够、产业不大,军工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足?
⊙为什么我们地处中国大地原点,区位优势明显,拥有航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但开放经济发展缓慢,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作用不强?
⊙为什么区县特别是远郊区县,发展空间大,要素成本低,但在区县域经济发展上却未能成为全市的重要支撑?
⊙为什么我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优势突出,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却不大不强?
⊙为什么我们拥有国家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红利,拥有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新起点等良好平台,理应成为国内外金融资本的汇集点,但丝路金融中心建设、金融产业却达不到省上要求?
⊙为什么我们科研院所林立,大专院校众多,重大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在我市转化能力不足,墙内开花墙外香?面对兄弟城市视为掌上明珠的高校、科研院所、两院院士、众多专家人才,我们有没有当好“店小二”,有没有在打破校地壁垒、发挥高端人才作用上积极努力服务?我们的户籍政策、人才政策有没有走心,能不能真正让人才引进来、留下来?
⊙为什么我们工业不大不强、发展得也不够快,可空气质量长期处于全国后十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尽如人意?兰州、京津冀等地区的空气质量都在变好,我们该怎么办?
⊙为什么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学校、医院等民生服务配套都有,但老百姓却一直在抱怨办事难、上学难、看病难?
这10问很多都说到点子上了,工业上比不上成都,文化上比不上成都,科技成果转化上也比不过成都。
至于解决方案,估计马上会出来很多文章提出建议,我们就不写了。
就长期和当地打交道的感受来说,还是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有破有立,不能不破不立。成都这么多年发展迅速,一方面是举全省之力的原因,二来的确就是有关部门解放思想的原因。
今天写这篇文章核心问题在于要讨论,国内还有哪些城市和西安差不多?来来,我们一起来列举:
1、南京:高校众多,文化底蕴丰厚,工业基础好。
哎呀,说得好像和西安差不多。是的,南京这几年发展比同地区的杭州等慢不少,关键是产业结构上比兄弟城市差距大。
如果大家看南京工业构成中,化工业居然占比如此之高,你就会感觉到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到现在都无法进行解决,而隔壁的杭州已经悄然转型相对成功。并不是说杭州就好,也不是说互联网化都是好事,而是你仔细看杭州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
2、武汉:高校众多,文化底蕴丰厚,工业基础好。
武汉现在为何老是提留在大学生,原因就是以前大量大学生外流,尤其是去深圳等地。武汉现在发展比较快,但仍然属于加速期的城市,和成都、杭州相比,仍要继续努力。
3、长春:工业基础以前太好了。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长春的汽车工业较大滑坡,其他主导产业又没有快速发展起来。吉林大学等一批国内知名高校虽然位于长春,但人才流失现象值得关注。
当然,还有不少其他城市可列举的,这里就不详述。
其实城市起起落落很正常,正如周期论那样,每个城市都会有失落期。
比如上海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甭提多失落了,一直很羡慕深圳,当时经济发展压力也大,但你看现在多风光?
比如天津曾经多么风光,但现在由于临近北京,很多资源被虹吸,发展得不快不慢,光环始终没以前那么耀眼?
比如无锡,曾经很是耀眼,但这几年因为各种事情影响,现在十分低调。
暂时的落后并不用害怕,问题在于要知耻而后勇。以杭州、成都为例,能够弯道超越并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改革,杭州和成都举全省之力建设省会(很多人只知道四川全省之力发展成都,却不知道浙江也是举全省之力发展杭州),同时成都是强政府推动产业发展,杭州则是弱政府尊重市场发展的做法。无论是强还是弱,这两个地方的政府都在自身改革上做了很多探索。
反观现在发展较慢的地区,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思路没有跟上。这种没跟上最显著体现在两点:1、对产业认知没跟上;2、政府服务意识没跟上。
希望西安能够再度崛起,重现丝路起点的辉煌。
您可以同步在新华网、搜狐、今日头条、腾讯网、天天快报、和讯等11个知名平台查阅和识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内容。
更多区域经济、园区经济、产业经济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吧!
我们是识局团队!
欢迎加入识局君的朋友圈——“识友会”。请先添加识局小秘书个人微信(pujianger),身份信息核实完毕后,小秘书会将符合条件的朋友请进识友会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