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混业观察, 获得微信公号“双认证”(媒体认证及原创认证),
关注请点击图上方小字
金融混业观察
,
参加VIP计划请见文尾
。
观察者言:
MSCI在今年3月提出A股纳入“瘦身”方案,初期纳入的中国A股数量从原计划448支减少到169支。市场预期今年入摩可能性加大,预计短期潜在资金流入量为 115 亿美元左右,但短期利好有限,长期将利好A股国际化,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假设成功入摩,从初始纳入5%到最终全部纳入仍需较长时间。
财新记者 张榆/文
北京时间6月21日凌晨,A股第四次闯关MSCI结果就将公布。虽然前期市场关注度较去年相比下降,但分析均预计入摩可能性加大,一方面MSCI在今年3月提出更具可行性的纳入“瘦身”方案,另一方面过去一年A股市场在资本项目开放及与国际市场联通方面均有提升。
MSCI的全称为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美国著名的指数编制公司,简称明晟。
就在明晟宣布前夕,证监会也率先就即将到来的结果表态称,对A股纳入MSCI指数乐见其成,“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股票指数,无论是MSCI指数也好,还是其它的指数,假如没有中国的股票在里面是非常不完整的。”
6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张晓军还表示,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决定权在MSCI,这是MSCI的一个商业决策。
不管是否纳入MSCI指数,中国股票市场,包括整个资本市场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前进是不会改变的,改革开放的节奏也不会因为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而改变。
根据MSCI
2016年年报显示,全球超过10万亿美元的资产以MSCI指数为基准,超过900只ETF基金以MSCI为指数追踪标的。其在2013年宣布A股进入MSCI“潜在升级市场观察名单”,但过去三年均未将A股成功纳入新兴市场指数。
MSCI提出A股纳入“瘦身”方案
虽然今年A股闯关MSCI在前期所受关注远低去年,但市场预期增大。主要原因在于MSCI及中国市场均表达了很大的诚意。
今年3月,MSCI提出A股纳入“瘦身”方案,初期纳入的中国A股数量从原计划448支减少到169支,新方案只包括“互联互通”标的内的大市值股票,剔除原计划中非“互联互通”标
的内的中小市值股票,不再纳入 A+H 上市的 MSCI 中国指数成份股,同时还将停牌天数超过50天的股票排除在外。
根据新规计算,A
股入摩的初始纳入比例为5%,A股在MSCI中国指数的权重从原计划3.7%降为1.8%,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由1%降为0.5%。
这一方案的特点在于,借道“互联互通”避免了此前MSCI所担忧的QFII/RQFII每月汇出金额不得超过上一年资产净值
20%的限制可能造成的资本流动性问题。与原计划采用在岸人民币进行指数计算不同,新方案的指数计算采用离岸人民币,以减少因为在岸/离岸汇率不同造成的潜在跟踪误差。
去年6月,虽然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监管部门为进一步开放A股市场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表示肯定,但仍有三个问题阻碍了最终入摩,即QFII政策每月20%的赎回额度限制、停复牌制度规范及A股相关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限制。
天风证券指出,MSCI提出的新方案成功绕开了“QFII/RQFII 月赎回金额不得超过上年度资产净值总额的 20%”的问题。面对“QFII/RQFII
投资范围更广(包括沪深所有股票、债券、基金等),但资金进出不自由”和“沪/
深港通资金流动自由,但投资标的较少”的选择,新方案明显给出了“以广度换自由”的答案。
针对去年MSCI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国金证券策略团队统计,自去年5月证监会出台停牌新规后,对A股大面积停牌现象的确有遏制作用,实施三个月后停牌率即稳定在6%-7%,但这一水平在全球股市中仍属高位。
目前A股入摩的最大的障碍仍是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金融产品预审批制度。预审批制度规定是指,所有基于成分中包含中国A股的指数金融产品在上市交易前,即便在海外上市都须得到沪深交易所批准。该限制涵盖全部金融产品,范围之广在新兴市场中也是独一无二。
去年MSCI的顾虑就在于,若中国交易所不批准MSCI向现有 MSCI 新兴市场指数挂钩产品给予授权,该类产品将会受到交易中断的潜在威胁。
目前,MSCI 正与国内交易所磋商,努力就解除关于A股存量和增量金融产品预批准要求达成一致,但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市场预期入摩可能性加大
总体看,市场对此次A股入摩较去年更为乐观。
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近期表示,与去年相比,MSCI今年将A股纳入其国际指数的可能性大增,但初期权重可能较小。可能性增大的主要原因也如上述分析,相较去年的提案,今年MSCI把计算外资进入的框架从此前借道QFII或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或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变更为沪港通、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
高盛分析师Kinger Lau在本月初发布的报告中也预计, MSCI在6月决定纳入A股的概率为60%。
“一旦成功纳入,中国股市短期内将会受到投资者对增量外部资金的进入预期而展开新一轮升势。”谈及入摩后的A股表现,李晶表示乐观。
中银国际预计,A股入摩带来的短期增量资金近800亿人民币级别,预计短期潜在资金流入量为 115
亿美元,其中被动投资约5.28亿美元。中长期,A股全面纳入后带来的海外资金流入规模静态估计约1800亿美元,动态估计约2969亿美元。
但也有分析认为A股入摩短期内利好有限。国金证券策略团队表示,若MSCI在6月宣布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一般而言将在2018年5月中旬的MSCI半年度审核会议宣布执行,生效时间为2018年6月1日。粗略测算增量资金缩减至约117亿美元。
但短期而言,积极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增量资金的影响,A股纳入MSCI指数,短期更多的是对机构投资者情绪上的影响;长期看,将促进A股国际化,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
不过,A股入摩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中银国际表示,中长期将会带来较大规模的海外资金流入,推动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由此将提高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平衡资本流出,稳定人民币汇率;并且会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大,提升A股机构投资者比例,对中国金融改革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使得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更加顺畅。
假设成功入摩,从初始纳入5%到最终全部纳入仍需较长时间。回顾台湾和韩国入摩经验,前者在1996年9月入摩,初始纳入比例50%,2000年6月扩大至65%,同年12月又增至80%,至2005年5月全部纳入耗时9年;韩国在1992年1月入摩,初始纳入比例20%,1996年9月扩大至50%,至1998年9月全部纳入耗时6年。■
责任编辑:凌华薇
特别提示
公号繁似牛毛针,何不就此择精准?请即日加入本公号的VIP组。
可直接向“金融混业观察”后台回复:真实姓名+微信号+单位+职务+联系方式(邮箱/手机等,绝对保密)
加入VIP组计划后,您可以专享以下服务:
1、不定期收到VIP组专享特殊文章推荐,专题回复
2、VIP组成员可优先参加“金融混业观察”粉丝线下活动,与行业大佬面对面
3、优先享受财新的内容推广计划
未来还有更多惊喜~ 赶快加入VIP组吧!
金融混业大潮势不可挡,各类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金融混业观察(
caixin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