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防骗大数据
揭秘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揭露黑幕、谣言破解、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现已入驻企鹅四大平台,每天推送4篇精选内容,全平台同步更新。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社会秩序。官网:FPData.cc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头条  ·  春节严查!陕西一市最新通报 ·  昨天  
西安头条  ·  春节严查!陕西一市最新通报 ·  昨天  
警民直通车上海  ·  图说:这个春节“蛇”我其谁→ ·  昨天  
云南警方  ·  真暖!热带雨林有个“波懋阔扯” ·  3 天前  
云南警方  ·  真暖!热带雨林有个“波懋阔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防骗大数据

科普 | 警方撕开非法集资“画皮”,只需6招即可识破!

防骗大数据  · 公众号  · 社会安全  · 2017-07-09 19:29

正文




相关政府部门反复告诫广大投资者“珍惜一生血汗,远离非法集资”,说起来您或许也很纳闷。近年来,打击非法集资宣传这么猛、打击力度这么大,为何还总有人把真金白银投到“无底洞”里去?非法集资团伙究竟是怎样一撮人?该如何识破骗子的“画皮”?记者走访了公安经侦一线干警和非办相关人士,从他们经手的一桩桩案件中发现,骗子的非法集资伎俩,确实比你我想象的狡猾,但也并非无法防范!(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警惕身边这些花样

  • 以养老投资名义剑指中老年人

  •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名义专诓农民

  • 以钱币回购方式面向社会大众

  • 以教育培训名义搜刮学生家

  • 以旅游保证金形式瞄准旅游者

  • 以慈善名义绑架底层残疾人士

  • 假私募股权投资

  • P2P方式圈钱


骗子处处有,花招或不同。那么,咱们身边的非法集资活动又有哪些鬼花样呢?记者从公安局经侦总队了解到:


首先,线下投资理财类案件相对突出。

这类案件中,不法分子租赁高档商务楼宇,招聘大量业务员采用随机拨打电话、散发传单、召开发布会、答谢会等方式招揽投资人,承诺高额收益回报,销售理财产品非法募集资金。这类涉案价值巨大、涉及投资人数众多的新发案件犯罪主体多为线下投资理财类公司。


其次,非法集资犯罪主体较为复杂,集资手段类型多样。

有的以实体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或理财咨询公司的名义非法集资;有的是以实体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名义非法集资;甚至有的直接以个人的名义非法集资。


再有,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犯罪也不断显现。

多家所谓互联网金融企业设立授权分支机构,每家授权机构又下设业务、客服、技术、内勤等多部门,员工数十至上百名不等,迅速扩张业务,疯狂非法吸收社会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宣传中,一提到非法集资,各方给出的一个警示就是“那些动辄给出20%甚至30%、40%高收益率的投资理财产品,都要警惕”。这样的警示确实让很多大爷大妈脑子里多了一根弦,遇到高得离谱的收益率产品时第一反应“可能是骗人的”。


眼下,当“非法集资团伙”发现喊出“简单粗暴高收益”不灵了的时候,他们改变了策略,给出的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了,也就比银行理财产品高一点儿,比如,年化收益率12%—16%,听上去并不离谱,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讲起来似乎完全可以实现。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非法集资的欺骗性和隐蔽性更强了。(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六招识破非法集资骗局


1、看特征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有权批准从事金融投资业务的,一般是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它们的直属机构。特别强调的是,工商营业执照不是行业许可,只是登记。其实,工商营业执照就是企业的身份证。


就像有身份证并不能保证本人遵纪守法一样,拥有工商营业执照,只能反映企业的注册时间、注册地等基本信息,并不能说明它就一定是一家遵纪守法的企业,更不能说明它被批准可以集资。


2、看来源

街头传单、推介会、免费旅游、短信、电话、QQ、微信、上门推介、熟人介绍……如果你的理财信息来源是从这些渠道来的,切勿轻信。这种采用“一对多”形式、不是针对特定公众而是广而告之的理财宣传,极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3、看回报

如果声称保本保息、100%保本,您大可直接不予理睬。因为国家有规定,所有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息;许诺的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也请远离。


4、看舆情

“遇事不决问百度”。直接从权威搜索引擎那里搜索理财公司名称,如果发现查询到的内容有如下字眼:骗子、非法集资、风险、举报、处罚、诈骗、不诚信、跑路……那这些公司一定不能轻信,说明存在问题。


5、看主体

査询利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gsxt.saic.gov.cn/),登录这个系统,输入公司名称进行捜索,逐项加以判断。如果显示捜索的公司不存在,直接否掉,连公司都没有肯定是假的;如果公司登记存在,看它的经营期限、经营范围、股东信息、年报信息等进行判断。


骗子公司最常见的手法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和曲解经营范围,明明是“投资咨询”他就会说可以接受投资!总之,没有许可证、超范围经营、“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信息”“严重违法信息”项目下有记录或工商异常状态的公司不可轻信。


6、看资质

可以根据理财产品性质,给相关监管部门打电话,请专业人士指导分辨:P2P网络借贷、银行机构理财、信托产品信息,致电当地银监局;股权、期货、基金、券商理财等,致电当地证监局;支付、外汇等相关产品,致电当地人民银行;保险及相关产品,致电当地保监局;现货交易、典当等内容,致电当地商务部门;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信息,则致电当地政府金融办(局)。



内容来源:防骗大数据(FPData)综合天津日报、新华网,特此鸣谢!

编辑校对:白茂生、花魁、不知火煮

转载声明:请遵守CC协议,转载不注明来源上黑名单




🔥近期热点


揭秘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揭露黑幕、谣言破解、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责任心铸就公信力,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社会秩序。



防骗大数据仅此一家,
谨防山寨平台混淆视听!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提醒身边人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