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眼局中人
做最专业的择时分析,追求最靠谱的阿尔法系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越女事务所  ·  打肿脸了 ·  3 天前  
EngineeringForLife  ·  硬币大小超mini“盐水瓶”让药物治疗更精准 ... ·  5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中国核电2025经管人才校园招聘公告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眼局中人

主动基金末日与再生,机构投资者如何转型?

冷眼局中人  · 公众号  · 金融 科技自媒体  · 2024-12-06 08:08

正文

(周二文章被举报删除了,大家都懂怎么回事的。不过周三就换来了某些人的号被封禁,我觉得也值了,总要有人出来做点什么。但最近老被删文,感觉有点危险,大家还是加下下面小号防止失联

最近和一些以前美国同事以及国内机构朋友交流,发现有几个现象越来越明显,值得所有投资者尤其是机构从业人员去关注:

1、主动性占比不断降低: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权益基金中,美国主动型基金占比大概在40多,日本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13%。

2、明星主动型基金经理消亡:股神就不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大牌主动性管理人还停留在霍华德、彼得林奇、达里奥这些人身上。近15年以来,在45-55岁当打之年的资金管理人中,明星基金经理几乎清一色都是量化或者对冲基金出身。

3、头部基金渠道将开始大转型:蚂蚁、招行作为最头部的两大基金销售渠道,在明年起都会大转型,将把绝大多数的资源转向ETF的销售和筛选,而主动型基金管理人将逐渐被边缘化。

先说一个结论,对于主动型基金管理人如果真的想彻底改行,最好的去处是去做教培类的视频博主,现在还不是特别卷,要做得赶早。对于还在留在业内做转型的,那就耐心看完文章。当然对于散户投资者,下面的文字也非常有用,大家可以了解世界基金届正在发生的变革,已经如何在这种变革中更好的投资。


主动型基金的衰败,其本质原因是经济增速放缓后,市场阿尔法机会必然减少导致的。因此如果转型去研究发展中国家做基金经理,或者发行这些国家的产品还是有机会跑赢市场的。

我们来看看美国这几十年来发生了什么:

截至2021年6月底,在所有美国共同基金中,75%的基金3年期业绩表现低于市场基准指数,而在10年期和20年期中则有90%的基金跑输了基准指数

在过去半个世界里,只有11年出现了50%主动基金跑赢市场的情况。更惨的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没有任何一年有50%主动基金跑赢市场。

如果再仔细看具体相对收益的话,则更加惨不忍睹:

上图中黑色柱状图是收益率完全随机的情况,理论上应该有21只基金跑赢标普500指数幅度大于3%,而实际上只有1只基金做到了。其实这还不是全部,所有共同基金的业绩比上图表现还要差的多,因为上图只统计了50年内存活下来的基金,事实上还有更多基金因为业绩糟糕而清盘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近50年美国表现最好的共同基金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近50年业绩最好的共同基金,前40年均跑赢了标普500指数,但是近10年内却有9只基金跑输了指数,股神巴菲特的情况也是一样的。1977-1990年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由著名的管理人彼得林奇掌管,这期间创造出了高达29%的惊人年化收益,这个收益率是标普500的2倍。然而在这十四年里,跑赢市场达到这个幅度的概率仅仅是50万分之一,彼得林奇也成为了主动性基金最后的辉煌。


在这种情境下,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个人给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就不按针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细分了,大家主要看思路吧。

1、投资品种的选择建议:

传统理念:寻找明星基金经理或者被低估的股票

未来理念:寻找特定策略的最佳ETF

未来投资者不再用去关注基金经理评级,蚂蚁等平台也将会大幅减少这类宣传。未来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成本、标的ETF流动性、跟踪指数误差以及目标策略的适切性等因素,而这些也将会是蚂蚁、招行基金app未来会大力研究并提供的数据方向。

2、资产配置理念的拓展

传统理念:只有机构投资者需要实施资产投资配置多元化

未来理念:真正资产多元化配置适合所有投资者

在ETF已经覆盖了全球几乎所有主流指数的今天,基金公司未来有责任承担为个人投资者资产配置给出多元化建议的义务

首先和10年前相比,使用不同资产类别和不同策略进行资产配置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无论是国外指数还是商品类etf,目前etf品种越来越多。而未来还可能出现数字货币etf、奇异类资产etf、特定因子ETF(低波、基本面加权)等等。如何为个人投资者按照合适比例,在全世界各类大资产中进行配置,基金公司其实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很多基金经理未来甚至可以转型成为资产配置及ETF管理顾问,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的资产配置建议。ETF不断丰富之后,投资者不必像以前一样侧重某些证券品种,而是可以关注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影响其资产配置,在这方面机构投资者相对个人投资者依然具有巨大的优势。

3、投资方法上的建议:

传统理念:被动vs主动

未来理念:可交易贝塔

早在2021年前和很多机构交流的时候,他们是看不上择时和贝塔的,大家都相信所谓阿尔法的长期力量。但是这几年的交流中,重视贝塔的机构数量明显增长。很多主动型的投资者也在其策略中加入了量化因素、择时因素,因此在未来不应该简单用被动或主动来划分基金经理的类型。这种边际会逐渐模糊,ETF会使投资者能得到明确针对特定细分市场的基于指数的贝塔敞口。

而针对一些没有ETF的指数,例如微盘股指数,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会想办法去通过量化手段去模拟。这种投资者把资产重新配置到多个细分市场并进行主动型管理的方法,被称为可交易贝塔。因此未来主动管理并不是真的消亡,而是将以一种的形式再生

  • 与之前相比投资者可以把投资领域划分得更细。这些细分部分可以是资本的任何一个部分或者维度(MLP、新兴市场债券)等或者风险因素(波动率、价值)。通过ETF起到了类似于期权对于所有期望策略的模拟的效果。

  • 投资者对其中每个细分部分的风险、业绩和相对强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他们在这些细分部分的资产配置。

  • 在这种场景下,基金管理人应该具备更好的宏观的视野,或者更加神乳研究其中某个更细分的领域。


4、投资执行层面的建议

传统理念:季度报告;收益NAV交易

未来理念:每日信息公开;日内或隔日交易

和主动型基金只有季报不同,国外投资者能够知道ETF每天的持仓情况,国内投资者也可以知道ETF每日场内场外的份额变化情况。而目前很多ETF还可以日内T0交易,例如纳指、恒生ETF等等。随着高透明度与高交易性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个人投资者不会再想回到过去只有季报的日子。

而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日内交易受到的最大阻碍是交易监管的要求即不得当日反向交易(我们曾多次和管理层建言,取消净卖出限制和当日反向交易限制)。我们相信在未来,随着量化交易和ETF规模的不断扩大,日内交易会逐渐成为常态。机构投资者必须提前为此做好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而不至于在规则某天突然放开后手忙脚乱。

那些能够适应这些新理念的投资者,将会在未来的交易中抢占先机。

关于指数的分析,我放在周末再写防止又有人卡先手去卷。简单的说,这里的收敛三角形已经必须选择方向了,但是任何的方向选择最后会被验证都是假突破,不论往上还是往下。最后这里会走出一个长达200-300交易日的大型宽幅震荡区间。就短线而言,个人倾向于三角形先向上假突破,再反手向下假突破,但大家都不用激动,这里不存在大的趋势机会。

PS:本文主框架及思路由老裴负责,文中部分数据与图片由小裴裴收集,为期5-8年的交接班计划正式启动。